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于冬梅

中共博野县委党校,河北省保定市,071300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特有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意义,对于维护国家记忆、弘扬民族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红色文化资源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本文将从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和功能入手,探讨其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原则;对策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1.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历史遗存、实物和精神产品。它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不同地域的历史遗迹、文物、文献、故事、传统、象征物等。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代表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

2.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首先,它们富有象征意义,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勇敢斗争和无私奉献,具有浓厚的革命文化氛围。其次,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它们来源广泛,包括了党的早期历史、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重要时期的遗产。此外,红色文化资源还具有千姿百态的形式,包括遗址、建筑物、文物、纪念碑、图片、文献资料等多种表现形式。

3.红色文化资源的功能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功能。首先,它们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党的历史,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通过宣传和解读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此外,红色文化资源还具有旅游、教育、研究等多重功能,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丰富文化生活。总之,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增强国家凝聚力、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大意义。

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1.意识与认知原则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广泛宣传和普及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水平,激发社会对于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2.保护优先原则

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应以保护为首要任务。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确保其原始意义和历史价值得以传承。对于受到破坏或濒临失传的红色文化资源,应采取紧急保护措施,修复和修缮受损的遗址、建筑物和文物,确保其能够永久保存下来。

3.可持续利用原则

在保护的前提下,红色文化资源应得到合理的利用。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城市建设、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实现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注重保护与利用的平衡,防止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对红色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确保红色文化资源的长期传承和可持续利用。

4.协作与共享原则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共享。政府、学术界、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协同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只有通过协作与共享,才能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目标和效果。

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和党的先进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采取有效对策。

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首先,要制定专门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法规,并明确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此外,应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责任机制和监管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确保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此外,还应加强文物保护的立法,并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视和认识。

例如,可以借鉴我国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法,明确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原则、目标和措施,保障红色文化资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可以设立专门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并建立长效机制。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经费投入,确保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得到有力的支持。其次,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引入外部投资和开展公私合作,提高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还可以探索建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确保相关项目的持续运行和资金来源。

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基金,用于支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修复和展示工作。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向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单位提供经费支持,帮助其开展相关保护工作。同时,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捐赠和赞助红色文化资源保护项目,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确保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首先,应加强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可以建立相关学科或专业,开设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和研究团队。同时,要加强对已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此外,还可以引进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相关的国际专家和学者,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整个领域的水平。

例如,可以在高等院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专业设置包括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修复技术、博物馆管理与展陈、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另外,可以邀请知名的国内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专家担任课程顾问或特聘教授,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学术资源。

4.创新保护方式,拓宽利用渠道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创新保护方式,拓宽利用渠道。首先,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数字化、虚拟展馆等,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同时,可以探索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将红色文化资源推广和传播到更多的人群中去。此外,还可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文化节庆等,提升公众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和参与度,使其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文化品牌。

例如,可以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将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展示。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公众可以通过在线浏览、互动学习等方式,近距离了解红色文化资源。同时,还可以组织线上线下的文化活动,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形式,例如举办主题展览、演讲讲座等,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这样无形中也推动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燕.凉山州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开发路径探索——基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视域[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02):31-35+39.

[2]彭贵平.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以四川地区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08):100-103.

[3]刘子豪.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探析——以对芜湖市繁昌区板子矶的实地调研为例[J].焦作大学学报,2022,36(04):37-41.

[4]王军.文旅融合视域下宜昌市红色文献保护与利用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2,(07):24-29.

作者简介:于冬梅,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本科,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