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陶笛走进音乐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如何让陶笛走进音乐课堂

孙丽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

摘要:近年来,在全面实施新课标改革和坚持素质教育方向的不断探索改革发展创新环境下,我国教育事业面貌发生出许多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乐器的教学成为了教师在今后教学的实践创新过程中所重点关注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设置多样化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们在体会到乐器的乐趣的同时还能掌握初中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基于此,本文就以陶笛为例展开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陶笛;初中;音乐课堂

初中音乐是一门基础的艺术学科,是学生们在初中学习阶段所必须具备的,它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一些艺术思维的初步启迪培养和艺术熏陶,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审美创造能力,同时课程还能使全面提高学生思维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力水平等得到质的飞跃。在陶笛的教学过程中,将乐理知识和趣味元素进行有机地结合,来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学习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实践主动性,锻炼音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创作的能力。

一、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1激发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人类学习的动力源泉,只要初中生对音乐课堂教学产生兴趣,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选编的内容实施“陶笛进课堂”演奏教学,来形成良性循环,通过“陶笛进课堂”演奏教学,学生能基本掌握C、F、G三个调的陶笛指法、陶笛的演奏口型和手型、演奏姿势、基本的吹奏气息运用等技巧。通过演奏练习,学生对教材中的乐曲关注度提高,识读乐谱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也会变高,能与其他的音乐实践表现形式相结合,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力大大提高,对于音乐作品的体验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音乐学科则是通过“双增”促“双减”。在减负政策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音乐学科的学习。针对陶笛演奏教学的学生进行课余演奏调查分析时发现,课余时间很多学生会演奏教师选编的陶笛吹奏作品或作品片段,也有学生用课堂学习的知识,演奏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还有一些音乐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会尝试自己去改编或创作音乐作品。这样的良性循环不仅缓解了学生学习文化课时的疲乏感,还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让陶笛走进音乐课堂的措施

2.1设立鼓励奖励,增进合作意识

升入了初中的孩子,有了独立的思想,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看待事情。如果在这个时候强制让孩子去进行对陶笛的学习,可以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课程开发以及设计的演奏教学形式,在演奏学习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演奏学习的某一方面进行肯定,纵向鼓励。评价可从这些方面进行,如演奏姿势正确、音准良好、节拍稳定、节奏准确、感情充沛、合作演绎默契等,评价方式可以是自评、互评、师评等。教师要让多维度的评价贯穿学习全过程,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进步,又能找出学生学习的不足以及改进方法。这样科学合理的评价过程正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例如:在进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陶笛G调指法来完成这首作品的演奏,在正式吹奏作品之前,教师首先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曲进行演奏铺垫教学,然后安排学生分小组针对曲子中出现的节奏难点进行练习。在进行陶笛吹奏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们注意气息的运用和控制,通过正确的力度表现,演奏出短音轻巧、长音饱满的效果。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到对陶笛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来增强乐器的学习,也能使能力较好的同学在进行教的过程中有加深了一遍记忆,使记忆更加深刻。最后教师在进行小组评估时,可以对进步比较大的小组同学进行一些奖励,对于其他小组也要采取鼓励式的教育。

2.2设计自主分析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维

现在这种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在我国初中音乐乐器课堂建设上逐步得以广泛应用许多初中教师开始创造学习的平台。所以在陶笛课堂上应用自主学习思维的模式,逐步增加学生做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环节,帮助培养学生自主发展与独立创造思维,培养出学生真正具有自主创造思考的能力,真正发挥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

例如:在进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沂蒙山小调》的课程学习时,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巧妙地在课堂教学中设疑问。教学在设计环节中应设置若干不宜太难的问题,引起学生自己的注意点及思考,比如:在欣赏完这首小调后,可以分析其每一段音乐的在乐调上的变换,思考从什么调变换到了什么调,来加强学生的韵律变换的敏感性,丰富学生的乐理知识,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

2.3利用短视频的方式布置作业,增加学习陶笛的乐趣

在陶笛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学习很重要,而课外作业的设计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在传统的家庭作业的设计中,大多数音乐老师都是按照教学内容来设计一些曲目练习,而曲目的练习形式都是比较单一且枯燥的。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意义的作业,来增添学习乐器的乐趣。

例如:在进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西风的话》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短视频录制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用陶笛所演绎出的曲目。使用这种方式,既不会降低学生对乐器学习的热情,也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还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展示自己对乐器掌握的熟练程度,还可以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使自己的乐器学习更加完美。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中陶笛通过这样的运用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陶笛的热情,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发现音乐课堂中陶笛的魅力,从而爱上陶笛。

参考文献:

[1]朱文静.陶笛进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0):76-77.

[2]张萍.陶笛进课堂提升音乐素养策略初探[J].启迪与智慧(中),2020(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