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5
/ 2

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王强

身份证号:370725197705280227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推动了建设行业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建设行业发展较快,而施工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会对整个建设结构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策略

引言

国民经济的提升为建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建设工程项目数量及规模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重视,对建设工程管理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已难以契合于高速发展的建设行业,亟须创新管理理念,为建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1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中,核心就是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这是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工程项目管理主要由“三控、两管、一协调”这三个环节构成。其中,“三控”主要指的是工程的质量、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的投资控制;“两管”主要是指建筑单位的合同的管理和信息的管理;“一协调”则是指全方位全面的进行组织协调,协调的范围主要包括对内和对外协调。此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关注。首先是成本管理。在建筑企业中,成本管理能高效提升企业的经济能力。在我国当前建筑行业施工中,部分地区存在着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单位在施工时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以及管理,从而造成了资金浪费的情况发生。同时,这一问题的产生,也会影响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建筑企业中,管理人员要注重对成本管理的关注,当发现问题和隐患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来保证成本管理的最终效果。其次是安全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也在逐步提高。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施工工地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就会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建筑企业内部要紧绷安全这根弦,坚决杜绝高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问题作为建筑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建筑企业要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过程的质量,就必须将安全管理问题放在首要,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最后是质量管理。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的质量效果,它对建筑企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但就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一部分建筑企业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这就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质量出现了问题,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建筑企业人员就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策略

2.1强化对施工投资管理力度

一般来说,在建设项目设计时期,应该对成本投资展开合理预测,但是因为建设项目存有复杂性较强与变化性较高的特点,因此在工程建设进程中,在科学控制成本预测值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项目建设资金费用的科学管控。在项目建设中,必须打造完备全面的投资管控体系,明确掌握投资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在这一前提下进行重点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严格依据合同之中的规范内容进行资金费用流通,规避出现不必要的索赔问题。除此以外,监理工作的进行也通常应该在合同价款比对、隐蔽工程分析、验收与费用计算等方面对投资展开合理控制。

2.2加强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时,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管理方针,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使得施工人员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另外,还需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定期组织管理工作者开展相关培训。与此同时,对不同类型建筑结构中的存在的全新问题,需应用新材料、新工艺等方式进行处理,并聘请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可让管理工作者更好地熟悉新材料、新设施的操作方式,为施工现场所有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2.3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

在建设企业开始施工前,应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和学习,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与健全。建设企业在进行招聘时,首先,面试官需对所有应聘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评价,以此来保证管理人员可以胜任此项工作。其次,各部门负责人需要对已应聘的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让其熟悉建筑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使其在培训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具体来说,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目前“企业挂靠经营”的情况层出不穷,以致于一部分年轻人为了薪资待遇而考取相应的证书。同时,“人员与证书不匹配”的问题也经常出现。而以上问题给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和政府严厉打击“企业挂靠经营”和“人证不匹配”等行为,严格审核上岗人员的相关证件,在审查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对此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其次,开展绩效考核。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各部门在严格审查证书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相关部门可以不定期地进行调查,了解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当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素质要求时,相关部门应取消其资格证书,以此来促进管理人员持续提升自身的素质。最后,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句名言一直在告诫每一个人,要坚持努力的进行学习和工作,要在学习中去工作,在工作中去提高。因此,管理人员应认清自身的定位,将“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和思想始终刻在自己的心里,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将被动变为主动,将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并以坚持不懈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能力。

2.4创新管理制度,使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

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当以制度为有力后盾,做好管理制度创新,案例工程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落实。首先,明确参建各方的主体责任,确保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加强合作,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其次,完善不同企业间的合作机制,通过合作发展、互帮互助,推动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最后,结合自身发展现状,积极构建企业管理架构,使工程管理工作的落实更加规范化,为提高管理效率,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管理制度创新为施工和管理形成了有利约束,使项目开展更加规范,更利于综合效益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逐渐展现出来,管理质效无法满足项目建设需求,探索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可从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制度创新入手,优化管理路径,发挥出工程管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美灿.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4):116-118.

[2]林志.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经济风险及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1):94-96.

[3]蔡方亮.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2(16):91-93.

[4]杨翔.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1):162-163.

[5]李合兴,王远宏.风险防控在外包工程管理中的创新应用[J].电力设备管理,2020(08):107-108.

[6]王晓明.建设项目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财经界,2018,No.484(21):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