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探究

孙国强

131102198812020272

  摘要:在进行污染场地调查时,取样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准确性,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采样点,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设定目标。样品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将为我们的改进计划提供基础。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有害气体。污染土壤直接影响作物产量,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关键词:土壤现状;污染修复;解决措施

  前言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是土壤修复的关键,为了获得正确的土壤环境状况,必须对污染区进行采样,并制定适当的采样方法和布设方案,对各方面进行严密监测。由于不同污染物的特性不同,特定的土壤环境,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的改良技术,不同的改良技术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这不是单一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改良技术能够单独解决的,单一的改良技术也不能降解所有的土壤污染物,所以需要根据土壤的特定环境,选择不同改良技术的综合应用,使污染土壤环境具有特异性。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新型修复技术,完全完成了修复污染土壤的任务。

  1.污染土壤环境状况

  1.1污染物种类相对较多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环境保护已成为发展的重点,污染治理则是工作中较为特殊的阶段之一,在历史上产生了艰巨而深远的影响。只有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如果治理不能及时到位,解决固有污染等问题,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重大污染挑战,超出科技能力的范围。在修复阶段,污染场地的土壤环境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无机物、肥料、有机废弃物等种类比较多的污染物,可以说已经覆盖了目前已知的大部分污染物。仅仅解决个别污染物并不能实现补救目标。在处理阶段,一些污染物被密集掩埋,但溶解后,发生了物理、生物和化学变化,增加了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破坏程度。

  1.2工业污染增加。

  在工业污染场地层面,特别是在大城市转移搬迁过程中,部分场地被化工、冶金和机械等工业企业占用。在许多城市工业区向公共场所、居住区、绿化等用地改造的过程中,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增加了潜在风险。

  1.3水污染增加

  这种污染问题并非偶然,而是无处不在。这种环境不仅限于土壤污染,还会对水源产生巨大影响、安全威胁等问题,因此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土壤本身与水源高度接触,水源不断滋润土壤,土壤对水源有很强的维持作用。但一旦污染场地土壤环境发生,势必对两者的平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污染物不断渗透,也会对水源产生影响。例如,雨季雨水冲刷的影响,会促使污染流速不断增大,污染物进入水源地会产生新的反应,如杀死水源地的微生物和动物,造成水土结构破坏,甚至引起元素失衡、变色等问题。随着水污染问题的不断深化,在污染的情况下,会慢慢延伸到其他地区的土地上,最终导致受污染地区的不断改善。

  2.土壤污染危害

  2.1土壤污染导致生物品质持续下降

  我国大部分城郊土壤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少地方在食品、蔬菜、水果等食品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接近临界值。土壤污染除影响食品卫生质量外,还明显影响其他农作物的质量。在一些地区,污水灌溉使蔬菜口感变差,容易腐烂,甚至产生难闻的气味;农产品的贮藏质量和加工质量不能满足深加工的要求。

  2.2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作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累积到人畜体内,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等疾病。

  2.3威胁生态环境安全

  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土壤动物(如苜蓿)和微生物(如根瘤菌)的生长繁殖,危害正常的土壤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不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肥力维持,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土壤中的污染物可以发生变化和迁移,进而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影响其他环境介质,从而可能污染饮用水源。

  3.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3.1化学肥料和农药污染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肥料和农药,不仅对农产品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对土壤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如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会提高作物产量,但如果使用过多或长期使用,不仅会影响土壤本身的肥力,而且会降低作物的安全性。

  3.2放射性元素污染

  随着核技术的迅速发展,核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会增加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来自于含有地核实验后产生的气体的大气。气体中所含的碎屑会通过自然降雨或风吹落进入土壤,并被土壤吸附。这样,土壤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就会随着增加而增加。因此,土壤中所含放射性元素的残留时间越长,土壤中放射性元素的残留时间也就越长。对生物链和食物链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3固体废物污染

  土壤固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弃物和人类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人们会将未经处理的废物随机堆放在土壤中,经过长时间的天气和阳光照射,土壤中的重金属活性会增加。同时,为了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如果用覆盖物覆盖,使用后不能及时回收利用,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

  4.土壤修复技术

  4.1固化稳定技术

  固化主要是将受污染的土壤转化为固体形态,并将污染物包装在结构完整的固体材料中的过程。通过降低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来实现稳定。该技术成本相对较低,所需设备易于转移,凝结在固体中的微生物难以生长。处理周期一般为6-12个月,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0%。

  4.2热脱附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加热将土壤中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污染物蒸发或分离到气体处理系统中,再通过焚烧、吸附等进一步处理。处理周期一般为1-12个月,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0%。

  4.3生物堆技术

  该技术适应性强,可在污染场地进行处理,也可在污染土壤转运后进行集中处理。本发明修复效果显著,成本低,劳动力少,操作方便。经生物堆处理后的土壤可以通过植物修复进一步进化,以满足农业土壤的使用标准要求。治理周期一般为1-12个月,污染物去除率可达75%。

  4.4植物修复技术

  该技术成本低,不会引入新的污染物,可以绿化周围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但是,与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的过程一般要慢24个月,效率相对较低,污染物去除率一般不超过75%。

  4.5超声、微波加热技术

  该技术利用超声波空化现象引起的机械、热和化学效应,对污染物进行物理解吸、絮凝沉淀和化学氧化处理,将污染物从土壤颗粒中分离出来,在液相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容易分解的低分子化合物。在一些研究中,使用微波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物理解吸,然后使用化学氧化去除污染物进行土壤净化。超声波也可以应用在被油污染的土壤上。实验表明,微波技术也是土壤修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结语

  总之,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公众对土壤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更加关注土壤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因素,认真开展相关调查工作,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土壤环境修复管理的发展,将更多新的、创新的土壤修复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污染土壤修复项目中。促进土壤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叶兆木.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2):25.

[2]范丽逢.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

[3]郝秀昆.土壤环境污染及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J].居业,2021.

[4]于俊博;周传芳;梁中恺;孙彦峰;姜平;胡宸.重要生态功能区土壤化学元素的空间分布模式——以大兴安岭松岭区为例[J].我国地质调查,2021.

[5]皇改革;程雪刚;田俊俊;冯丽;牛金同.土壤环境污染及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