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疫情后酒店行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浅析疫情后酒店行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康燕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38 

摘要: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步结束,经济开始复苏。迎来了服务业的春天,特别是酒店行业,之前的惨痛时期将过去。新的时期,对酒店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酒店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其次关于内部控制原则在酒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再次对酒店管理过程中选择的控制方法就行分析,最后做出一个有效的评价工作来检验所做出的内部控制效果对其进行总结,顺着时代的浪潮,打造出高品质高效益的酒店。

关键词:疫情后 酒店管理 内部控制 应用 内部评价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大规模疫情非常多,如鼠疫、安东尼瘟疫、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等。大规模的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供应链断裂、失业率上升、消费下降、全球经济萎缩,每一个环节不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个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旅游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疫情过后,旅游业几乎重新洗牌,那么从困境中走出来的企业应该怎么应对接下来的发展问题呢?以及劫后重生后的内部控制应该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COSO于2013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个由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实现运营、报告和合规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在借鉴国际现今做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比COSO框架,我国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建立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

一、疫情后酒店业制定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进入新时期,目前已不再是高发高死亡率的时期。因此国内外经济纷纷开始复苏。但是酒店行业此刻存活下来的企业已是满目疮痍,人员流失、资金链几乎断裂、负债情况严重、成本控制疏于管理、卫生问题、安全问题等诸多问题接踵而至。企业需要树立新的目标、更新新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新的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解决资金问题、硬件设施更新问题、人员服务意识等等问题来迎接经济复苏下的企业持续向上的发展。每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小点,但是所有的点连接起来就能成为一个面。重视企业运营中的每一个细节,才有可能掌控好一个面。所以,一个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获取更好的信息资源,为企业运行好假护航。

二、内部控制原则在酒店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遵循五个原则:1、全面性原则;2、重要性原则;3、制衡性原则;4适应性原则;5、成本效益原则。

首先全面性原则即所涉及的制度、要求,要贯彻的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诸如打卡上下班,不能仅仅的中层及普通员工在执行,企业高层领导疏于执行,或者常态的特殊化管理,这样会拉开领导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不利于良好企业文化的建立。

第二是关于重要性原则,这个原则的执行主要在于当企业面临举足轻重的事项或者重大资金流出事项时,不得以一人的单方决策来直接定夺,比如“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等。比如在疫情期间,酒店经营状况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因此企业的资金来源面临巨大挑战。那么此时企业就负责经营、大面积裁员、闭门歇业等这样的重大问题需要集体决策。

第三制衡性原则在企业中的体现,主要在于酒店前台收银及审计之间的,也体现在前台收银与客房服务员、前台收银与销售人员、前台收银与财务人员、销售人员与财务审核人员等。在制定工作流程时,要制定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监督的人员及岗位具有良好独立性。

第四是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具有前瞻性,随着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传统酒店管理已经不再使用于现代酒店经营,本着与时俱进的事态,酒店行业也应运用各种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为酒店的运营提供服务。

第五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几乎能称得上每个企业的灵魂。没有效益的企业是不可存活的。效益的体现不单单指经济流入,还包括客户满意度,企业价值提升等。每一个关于成本效益的决策都需要综合考虑,做出适合当时情况的决策。

三、酒店业内部控制方法

内部控制的方法是在企业遇到风险时刻运营的策略或者措施。这样的措施有很多,比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出来机制等。但是在运用方法之前,我们要清楚弄清楚企业的内部环境情况。内部的环境又包含了企业的治理机构,即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分别的构成;其次是企业内部部门的设立及权责分配;然后内部审计机制;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在弄清楚企业的这一系列构成以后再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信息系统需要将业务和管理相相结合,可以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有了好的信息系统还需要建立反舞弊机制,重在预防舞弊行为。当我们对内部环境、信息系统建立等都做好的时候,风险和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便运用我们的内部控制的措施,来应对所以遇到的问题。当然内部控制措施不是万能,我们只能尽可能的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控制,而不是完全消除企业运行中遇到的风险及管理上的各种问题。最后,为了保证我们的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到两个监督,一个是日常监督,一个是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一个持续进行且常规的监督检查工作。专项监督是在企业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的情况下设立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需有机的结合,以日常监督为基础,专项监督作为补充,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控制措施有效的实施。

四、关于酒店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

酒店经营到一定时期,需要对前期内控控制整体工作的有效性作一个全面评价,并形成结论。这个结论包含对整个内控制的设计有效和运行有效。开展这项工作的程序一般需要设置内部控制的评价部门、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汇总评价结果、编报评价报告等。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个别访谈、专题讨论、调查问卷、穿行测试、比较分析和实地查验等。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是内部控制外部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外部评价。这里的评价主体与之前的评价主体不同,其次评价的目标不同,再来评价的结论也是不同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是董事会实施,对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发表意见,外部审计评价工作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在年末或者其他的一些特定时期,比如合并,转股等重大问题,都需要进行外部审计评价。

五、结束语

依据时代发展的新形势,酒店业的内部管理工作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酒店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内部控制工作需围绕着酒店良好发展为核心,良好的发展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息息相关。我们要重视内部控制,重视控制中的各个细节,因为被忽视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让你的竞争对手告诉你。我们不要做后知后觉的管理者,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在酒店管理中掌握管理者应具备的本领,通过实践不断将酒店管理工作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毋剑彬.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经营风险[J].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10.

[2]齐林霞.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 吉林大学, 2012.

[3]许长捷. 健全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内控制度的探讨[J].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8.

[4]陈燕滨. 现代酒店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 财经界, 2010.

[5]蔡咏平. 企业建立经济本质安全体系方法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