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3

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闻安发

浙江富米丽家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为发展经济需要结合国内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引进稀缺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由此开拓国际市场,而贸易全球化也让各国面临巨大挑战。中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一直是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先从中欧纺织品贸易发展现状入手,再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政策的变化、经济增长水平和技术进步是中欧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中国纺织品出口商来说,应关注贸易政策的变化,积极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中欧纺织品贸易的竞争力。

关键词: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不过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处于劣势地位。2005年开始世界纺织品贸易配额体制取消,开启了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发展,然而在后配额时代并未消除国际贸易壁垒,美欧等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制定贸易壁垒,阻碍我国纺织品国际贸易发展,使得我国纺织企业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和获得利益。中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一直是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欧洲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增加,中欧纺织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然而纺织品贸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商至关重要。因此,分析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贸易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欧纺织品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欧纺织品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据统计2019年中欧纺织品贸易金额达到200亿元。中欧双方的纺织品贸易开展主要体现在中国是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方,并且出口额远超进口额。我国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欧洲则是纺织品主要的供应目标,不过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双方的纺织品贸易发展也对世界纺织品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发展现状如下:

(一)中欧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2013年欧盟向美国出口金额161亿欧元,向瑞士出口830亿欧元,向中国出口320亿元。分别占欧盟总出口额的23%、12%、5%,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在欧盟出口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2013年中欧贸易进口总额达到210亿欧元,中欧贸易总额达到530亿欧元,成为美国、瑞士后欧盟第三大贸易服务进出口国。据欧盟网站信息显示,2015年1月至3月欧盟对中国出口额达345亿元,在欧盟主要贸易伙伴中增速最大,并且欧盟从中国进口总额达到489亿欧元,欧盟主要从我国进口纺织品、家电玩具、机电产品[1]

(二)双边贸易互补性增强

从我国角度讲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发展过程中这是优势也是负担,我国有着巨大的劳动力优势。在纺织品工业发展中通过廉价劳动力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条件,凭借自身优势能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价格优势和成本优势。相比而言,欧盟的贸易具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征。我国和欧盟贸易往来过程中主要引进欧盟先进的技术和资本,而欧盟则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并在我国投资,由此实现双方共赢。贸易双方的互助性特征使得中欧在经济层面加强交流,成为合作伙伴。尽管双方始终存在贸易摩擦,而互惠互利又让中欧双方贸易竞争中寻求共赢[2]

二、中欧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应对做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分析中欧贸易往来情况,双方贸易所受影响因素较多,具体如下:

(一)国内因素

1缺乏自主品牌和技术专利

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是一个系统的环节,其中设计属于技术阶段,也是获取利润最多的阶段,而生产和销售主要依靠劳动力所获取的利益变少。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情况来看,脑力劳动为高级劳动和高收益劳动。我国纺织品工业发展应用了国外先进的设计技术并加以生产,而所引进的专利技术花费资金巨大。当前我国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生产理念,不过照抄照搬不利于核心技术的发展,导致自主品牌难以发展。在贸易发展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影响我国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纺织品贸易角度讲,缺乏自主品牌将导致我国特色纺织品产品不足,降低国际竞争力,当前包括欧盟在内的诸多组织也将我国视为原料供应地和产品加工地,有损我国贸易大国的形象,也将影响和欧盟国家的纺织品贸易往来。

2市场存在质量不达标产品

高质量的产品是确保贸易合作的关键,然而我国纺织品市场中存在质量不达标产品,部分厂家和企业在选择原材料方面甚至以次充好或者冒充知名品牌,所生产的纺织产品未达到质量要求,尤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家纺用品、服饰用品冒牌产品较多,一旦向欧盟出口不仅损害了国外消费者利益,更损害我国贸易形象。尽管国内对假冒伪劣产品加大打击力度,然而在纺织品领域依旧存在质量问题,更难以通过欧洲的技术鉴定,整体上影响了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3]

3行业间处于恶性竞争状态

纺织品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并且在持续扩张,使得诸多行业涌入其中。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纺织品企业和厂家制定了多样化的发展战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部分企业为自身效益采用不合理的竞争手段,以期垄断行业市场,比如不合理地压低产品价格,进而通过价格优势吸引客户。在大企业压制下诸多资金实力不强、生产规模较小的纺织品企业出现经营危机,甚至倒闭。纺织品企业如果缺乏广阔的胸襟将难以实现事业发展壮大,并导致企业畸形发展,整体影响了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中欧纺织品贸易中自身也将处于不利地位,容易丧失国际市场。

4缺乏市场预警意识

行业要想不断发展必须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把握市场动向和发展趋势,分析潜在风险,由此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避免供过于求或者供大于求的情况。我国纺织品行业目前还缺乏市场分析和预警能力,尽管保证了纺织品生产能力,不过未能把握国内和国外市场需求,在国际竞争加剧的今天纺织品行业扩大、企业数量增多,使得客户面临更多选择,集中于知名品牌的消费也将导致其他品牌企业发展缓慢,这些都是纺织品企业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国和欧盟纺织品贸易开展期间缺乏对欧盟纺织品市场的关注,纺织品匹配额制度终止的情况下如果我国纺织品企业依旧大量生产将加大纺织品出口贸易风险,并影响国内纺织品企业的健康发展[4]

5国内企业维权意识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纷纷关注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其中部分行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采用低价倾销商品的方法,对其他国家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为保护本国利益、防止资金大量外流诸多国家实施了反倾销政策,也就是针对本国市场中的外国商品制定抵制措施,主要手段包括针对国外商品增加税费,避免国外商品低价销售。而反倾销政策的实施也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效果,其中纺织品出口受到了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国内纺织品企业未能深入了解世贸组织颁布的反倾销协议规定,导致针对国外恶意反倾销政策缺乏维权意识,支付大量反倾销税,使得我国纺织品企业在贸易中利润下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规定,成员国向他国实施反倾销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在出口国贸易往来被针对以及威胁出口的情况下实施,而部分国内纺织品企业对此了解不足,该问题需要重视起来。

(二)欧盟因素

欧盟并非经济实体,而是25个主权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而该组织中的成员国都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在对待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中成员国存在意见不同情况,其中法国、意大利等纺织品大国坚决反对中国向欧盟出口纺织品,原因在于引进中国纺织品将损害其利益,尤其是中国纺织品出口价格偏低,会影响法国、意大利等纺织品工业发展,而德国、英国、荷兰等国纺织业发展不发达,拥有先进技术与产品,期望通过引进中国廉价的纺织品继续生产,由于欧盟成员国内部意见不统一,使得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巨大挑战,并且欧盟法案的制定也限制了我国纺织品出口,要想实现我国纺织品在欧盟稳步发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5]

(三)国际因素

其一,国际竞争激烈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与商品在全世界流通而国际竞争也更为激烈。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纺织品贸易竞争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欧盟等国家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专利等优势参与竞争,而我国主要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最终由于技术和品牌缺乏导致在国际竞争中面临巨大挑战;其二,反倾销政策为保护我国纺织行业发展,避免其他国家对我国纺织业造成冲击,需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相关规则,合理实施反倾销政策。当前国外针对我国出口产品制定了反倾销税,该政策严重影响了我国商品的销售。而反倾销税的制定也让其他出口国望而却步,由此保护国内市场。针对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面对的关税壁垒需要国内纺织品企业全面解读反倾销协议,由此维护自身权益。

三、中欧纺织品贸易未来可能出现的宏观影响因素及建议

(一)贸易政策的影响

贸易政策是中欧纺织品贸易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和欧洲的贸易政策对纺织品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关税政策、进出口限制和贸易壁垒等措施都会影响纺织品贸易的规模和结构。我国和欧洲的贸易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纺织品出口商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因此,了解中欧贸易政策的变化对于纺织品出口商来说至关重要[6]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经济因素也是中欧纺织品贸易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和欧洲的经济增长水平、人均收入和消费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纺织品贸易的规模和需求。当中欧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较高时,纺织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因此,纺织品出口商需要密切关注我国和欧洲的经济状况,以调整出口策略和市场定位。

(三)技术因素的影响

技术因素是未来中欧纺织品贸易开展中亟需关注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纺织品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纺织品出口商应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7]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欧纺织品贸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贸易政策、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纺织品出口商应密切关注贸易政策的变化,积极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提高技术水平。此外,需要合理制定环境标志制度、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监督管理职能,进而提升中欧纺织品贸易的竞争力,整体来说只有了解和应对这些影响因素纺织品出口商才能在中欧纺织品贸易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宏,许益恒.中国对RCEP国家纺织品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基于SFA模型的实证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23,39(1):23-32.

[2]闫舒捷.中国对RCEP成员国纺织品出口潜力分析——基于扩展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23,11(4):21-25.

[3]王晶.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纺织报告,2022,41(2):36-38.

[4]陈龙涛,周书航.RCEP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22,13(6):20-23.

[5]李静.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1,23(27):1-2.

[6]高捡平.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4):1-2,21.

[7]蔡一墨,孙江岳,禹建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南亚纺织品贸易研究[J].纺织导报,2021,23(2):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