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绿化养护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绿化养护要点分析

余宵

荆门市天秀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荆门市 448000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生态风景园林的数量不断增多,生态风景园林与普通的园林不一样,普通园林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虽然也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但主要就是让居民进行观赏。但生态风景园林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的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完毕后,还要做好养护工作,确保园林内的植物顺利生长。基于此,文章对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要点;养护管理

1园林绿化的意义

社会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却又使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包括空气质量降低,水体污染等、城市绿地面积减少等等。推行生态景观规划,对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景观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以环境效益为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园林内绿色植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新陈代谢与能量流动,由此带来环境效益;景观建筑给人一种抛开种种包袱的感觉、休闲娱乐休憩之地。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1合理地选择绿化植物

在当代社会发展建设风景园林艺术是一个极为有价值的活动,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过程当中,为了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除了以上两点措施,对于风景园林当中的花卉、绿植等品种的选择也极为重要,这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使得许多时候,工程上选用的花卉绿植会出现随即枯萎或者与主体景观不相称的情况。对于花卉绿植的选择,必须提前观察工程建设的周围环境及所在地区的风俗人情、气候等特点进行筛选,选择生命力顽强且适合当地生长的花卉绿植,还必须进行配比筛选,考虑到花卉绿植之间的匹配度高低问题,如一棵枫树,树根周围就不适宜种植向阳的绿植。土壤的品质与花卉绿植的生产状态也出现了较大关系,必须选择和当地土壤匹配度最高的花卉绿植。除此之外,可以结合当代先进的技术设备,各大高校可以加强相关技术和领域的研究,增加相关专业学生的数量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花卉绿植等新品种的培育和创新。

2.2挖穴

在确定栽植坑的具体位置后,以树种根系特点为参考依据,并结合土壤情况确定挖坑规格,通常情况下,栽植坑尺寸应比根幅范围略大,宽度略大40~100cm,深度略大20~40cm。按照要求的直径画圆,然后沿圆边逐渐向下开挖,分别放置表土和底土,期间不断修整坑壁,直到要求的深度,确保栽植坑的上口始终和底边保持垂直,并做到大小一致,注意不能开挖成上大下小的形式或形成锅底形,否则在之后的栽植过程中会导致根发生上翘、劈裂,导致不舒展,对树木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当土体较为坚硬或有建筑垃圾存在时,需将坑底适当挖松;当土质较差时,需进行过筛或换土。在建筑道路的附近或粘重土上进行挖坑时,可开挖成下部宽度比上部略大的形状;在自然沉降没有完成的土体上进行挖坑时,应先将坑点周围的土体夯实,并在开挖完成后将坑底踩实,避免栽植后灌水导致土体沉陷,一般需要在土体自然沉降完成后再进行栽植;当需要在斜坡表面挖坑时,开挖深度以与斜坡下沿保持齐平为准确定和控制。现场施工人员在进行挖坑的过程中,当发现有管道和电缆存在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和设计人员及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处理。挖坑结束后,安排专人按照要求的规格进行检查验收,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应予以返工处理。

2.3植物培植

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苗木类型有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与草坪,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苗木的类型及具体的规格,从而进行合理布局与栽植,确保栽植效果。(1)乔木类苗木在栽植时要确保苗木与周围建筑物等的安全距离,合理把控苗木的株行距。栽植时应根据苗木的实际途径开挖树穴,土方回填后,及时进行修剪、浇水与搭设扶木等工作,以减少苗木水分蒸发,确保水分供应,提高苗木成活率。(2)灌木类苗木在栽植时需根据图纸进行具体的施工定位,确保栽植位置准确性,及时做好表土清理等工作,进行栽植施工前需对种植土进行松土处理,栽植后及时做好修剪与浇水工作。(3)地被类苗木在进行栽植施工时,要将图纸与实际地形相结合,根据地形及林缘线等选择合理的弧度,在栽植时尽量保证线条的流畅度,遵循前矮后高的原则,栽植后及时浇水以保证成活率。(4)草坪作为园林绿化中的重要苗木组成,常用的施工方式以草皮铺设与草籽撒播为主。在进行草籽撒播前,要对种植土壤进行适当处理,确保适合草籽撒播后进行播种,同时确保铺设平面的平整度与衔接性,保证后期景观效果。

3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措施

3.1除草、松土、培土

在园林植物的苗木管理中,除草、松土、培土等都能为苗木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条件,增加苗木的存活率,确保苗木的长势。在进行除草时,工人要清除土壤中的野草,以免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等养料。在除杂草的过程中,还要对土壤进行松土,这样可以在土壤中形成大量的空穴,有利于苗木的根系吸收氧,促进植株、根系的呼吸,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在育苗期间,施工人员要随时注意天气的改变,在苗木完成种植后,出现的第一次降雨,工作人员应当对苗木进行检验,并在检验期间进行培土。土壤的基本作用是对苗木进行强化,避免苗木发生倒伏等现象。

3.2水分管理

不同苗木气候灌、排水要求不同,春季无雨水时多灌水;梅雨时节排水;夏季温度高,早晚多灌水;秋季一般不灌水,根据雨水情况适当灌水;冬季常规中午灌水。不同树种对水分要求不一样,刚栽植的树木正常情况连续灌溉3 次,并及时排水。排水常采用地表径流、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并根据土壤情况调整排水方式。管理人员也需要根据绿化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进行灌溉,在绿化植物植株未成型时,仍处于苗木的状态中,此时需要大量的水分,例如,养护人员需要根据苗木的生长时期严格控制灌溉水量,避免影响花芽的形成;还有部分绿化植物在开花阶段需要大量的水分,此时在灌溉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肥料;苗木生长的6~7 个月属于生长的旺盛期,管理人员需要关注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灌溉水量,从而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3合理施肥

施肥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为植被生长提供能量,进而有效提高植被存活率,施肥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自然环境、植被生长需求做出适当调节,明确施肥的种类以及施肥量,在施肥管理调节的过程当中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展开分析。首先,需要做好自然环境分析,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则是加强对自然气候环境、降雨降水规律以及土壤环境的分析,明确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以及植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素,在此基础之上合理的调整施肥方案,确定施肥类型和施肥量以及施肥周期。其次,需要做好植被分析,不同植被在生长过程当中对于肥料的需求是有所区别的,同时同一类型的植被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微量元素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时则需要加强植被的生长周期分析确定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数量,以此为中心更好的提高施肥效果,提升植被存活率,让植物可以茁壮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工程,其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休憩场所。因此,为推动城市发展,保证风景园林建设的合理性,施工单位应不断探索提高园林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并且通过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等方式来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保证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促进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项玉芬.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性[J].中外企业家,2020,1:201-202.

[2]赵伟.简述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性[J].现代园艺,2020,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