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报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浅谈财务报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刘松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1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将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作为基础和依据,然后再与相关表外信息相结合,来进行全面整合与加工,并据此展开比较及分析,以此来切实总结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基于此,就可以在企业进行自身未来经营方向与规划的制定时给出较为合理的预期,对于企业而言,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由于市场的活跃度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中,因此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探索出更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也能够更有效地来抵御市场竞争。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管理;应用

引言

企业在市场中的经营发展,需要依赖对市场经营情况的了解和预测分析,才能够制订经营发展的计划。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将财务信息作用于经营发展的主要载体和依据。对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的资金运行安全。对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能够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建议。

1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实际作用

1.1是评估企业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的依据

第一,财务报表是对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的总结,可以在报表使用人员想要深入了解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时提供有效助力,并帮助其对企业参与当前市场竞争的优势与劣势展开逐一剖析,切实践行取长补短的原则,确保企业所制定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规划是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第二,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较为直观的反映,同时将企业在短期或长期内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进行充分体现,从而给各投资者以及债权人提供主要的分析依据用以他们对是否继续进行投资或合作而做出的决定。第三,在分析财务报表的过程中,能够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客观性评价,通过数据与事实的参考来更好地对管理人员形成激励与监督。

1.2财务内部控制

围绕财务工作建立内部控制模式,方可确保企业财务的安全运转。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与企业经营质量关系密切。一套成熟完善的财务体系,离不开财务报表内容。借助财务报表,监管企业全部工作,帮助企业更好地定位经营风险,及时规避风险的影响,为控制企业损失奠定良好基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意味着企业经营风险的加大。在风险预防意识支撑下,企业必须大力开展内部控制改革,发挥财务报表的作用,有效预防潜在的风险。从把握市场的角度出发,财务报表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报表相当于为管理者掌握企业的综合情况提供了多种分析角度,清晰定位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例如企业良性运转需要部门人员之间的有效协同,同时保证全部工作人员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上述要素的最终效果都会在财务报表中有所体现。换言之,财务报表也为管理层掌握员工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一面镜子,为管理层做出最合适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间接帮助管理层定位员工办公环境,同样服务于内部控制体系的运作。

1.3能帮助经营者防范各种风险,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判断并规避自身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时主要是根据对各类指标的分析。比如,对自身内部的应收账款以及存货的周转率进行有效分析,能够大幅度降低由于坏账损失与存货跌价损失而引发的风险;还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负债率、速动比率等进行的分析,也能够降低其出现现金流断裂风险的几率,这样不但可以平衡企业的资产与债务,还可以加强对企业现有资金的充分利用,继而给企业创造出更为丰厚的收益。

2强化财务报表分析的措施

2.1完善细化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第一,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流程进行进一步的规范。现代企业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首先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的财务情况确定好需要进行分析的标准和目标。其次依据收集的企业各个部门财务数据信息情况来制定出具体的分析方案,并对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与核实。其中,需要整理核实的信息是企业的产品销售记录。在整理核实之后,还需要依据得到的结果来做好信息的反馈和及时传递共享。同时,也需要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动态和静态的综合分析,让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合这一分析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流程的优化和调整可以重点关注对于财务报表信息的整理与核实环节,以保证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准确性为主要目标,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之前,由第三方机构和专业的会计师来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鉴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之后,再由企业的会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核实。而对于财务报表中的评价标准,则可以将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结合起来。例如,定量标准包括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历史计划指标、行业标准等内容,定性指标可以包括企业文化、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内容。第二,对财务报表分析体系进行细化,还需要能够从企业的内部控制入手,一方面,对企业现有的财务奖惩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以更优惠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激发财务人员开展相关分析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员工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企业规定的相关制度,企业可以通过监督来衡量员工的工作效果,对于符合相关制度规定的,企业可以给予员工一些奖励,而对于未按照规定操作或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则需要对相应的员工进行处罚;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企业容易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问题,建立风险预警和处理制度,在依据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评估之后,建立与这些风险问题相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从而减少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

2.2加强风险防控意识

企业经营活动与风险随时相伴,也对财务管理提出较高要求。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定位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金融风险,并在财务管理机制中建立配套的预防机制。关于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可能覆盖方方面面,对财务管理的构建是极大的考验。企业秉承“未雨绸缪”的原则,尽可能全面地分析风险因素的影响,为拟定财务风险防控体系指明具体的方向。与此同时,注重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融合,充分发挥财务报表的关键作用,将财务报表真正融合在风险控制之中,也为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重要支撑。财务管理理应是企业运营体系的关键环节,设计财务管理系统,与企业的实际运营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出发,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确保企业始终处于良性循环。

2.3完善财务指标,改善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要想进一步强化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就必须要将具体的财务指标加以完善,并将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改善。首先,企业需要强化内部控制工作在财务管理方面能够发挥的实际作用,促使财务数据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准确。其次,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于财务信息的披露工作,然后结合非财务指标来实现对固有财务指标的深入分析。再次,对于可能会被用于粉饰财务报表的各类经济行为,应当加强监督与管理,比如,对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要保证清楚,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关联方的有效识别,这主要是因为关联方之间的定价如果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将会造成企业利润被转移、粉饰财务报表等严重的后果。而且还需要详细掌握企业各项融资业务的实际现状,比如融资金额、估值等等,这在判断企业的实际价值、经营及发展状况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语

合理科学的企业运营模式,必然不能缺少财务报表的参与。只有构建优质可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多角度、全方位发掘财务报表的价值,使其真正为企业财务工作服务,企业财务工作质量可以明显提升,对企业经营、决策等工作的正面效应都是非常可观的。企业从长久良性经营的角度出发,也应重视并利用财务报表内容。

参考文献

[1]罗永华.浅析财务报表分析在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9):132-134.

[2]姜芳.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落地模式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22(8):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