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图设计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建筑施工图设计浅析

1邵光波,2尚腾

(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现阶段,在对建筑施工图纸进行设计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各单位、各部门应当对其中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改良,革新设计流程和方法,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本文对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一般要求进行论证分析,对其中的总平面设计进行优化改进。在当前施工建设过程中,设计师需对建筑施工图的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进行综合把控,提高设计水平。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设计;策略

引言: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包含较为多元化的内容,设计单位以及各机构须汇聚整理多项信息,对其中的设计交叉重叠以及不符合设计规范、施工现场实际状况的要素进行管控,联系多方机构,加强信息控制,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

一、建筑施工图纸设计重点

(一)一般要求

在建筑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须开展有效交流合作,根据施工图纸设计文件,结合合同中所囊括的专业内容完成综合设计管控。在图纸中包含目录说明以及必要装备、材料表等,同时还需要配合相应的图纸、封面,设计出完整的结构。其次在设计规划过程中,相关设计师也需要参照合同要求以及工程总预算书等条款完成设计规划。因此在整个图纸中应当包含基础结构单元部分,如项目名称、编制单位、项目标号、法人代表,在设计规划过程中,设计部门须将基础性的资料信息汇聚整理在一起,从而才能够找到设计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二)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设计应当参照专业设计文件得到优化改进,设计师须根据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来完成总体管控。在该环节,工程人员应当在图纸上对其中细节部分进行优化设置,包含单位名称、工程状况、设计编号的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在总平面图纸中应当保留地形和地物,同时也应当展示出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另外还包含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尺寸大小、道路红线、建筑红线等;在总平面图中,设计师也需要对建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进行科学合理标识,对建筑物的名称、编号、定位进行管控;在总平面图层中可能还会涉及广场、停车场、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以及消防设施等结构和尺寸大小;在总平面设计过程中,工程师还需要重点对竖向布置图进行设置,对其中的坐标网、坐标值进行严格规划管控。

在总平面设计期间,管理人员还应当对土方进行合理标识,在土方图中应当汇聚完整全面的信息,如场地四界的施工坐标、建筑物的位置构造以及土方工程平衡表。之后在总平面设计环节,工程师还需要对管道综合图进行设置,对各管道坐标、尺寸大小、交叉点以及建筑物与管线之间的距离、地下管线状况进行合理标识注明。最后,在总平面图纸中还应当出具相应的计算书,包含对整个项目设计依据、设计图、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将相关文本数据信息归纳为文件资料,打包在相应的设计图纸中,从而展现出更加完整全面的建筑信息。

二、建筑施工图设计策略

(一)开展前期勘察评估计算

建筑设计图纸需要与现场实际工作环境以及现场工况条件紧密关联,从而才可保证后续建筑施工具备针对性和侧重性。在建筑施工设计管理过程中,工程单位、技术部门应当完成前期的实地调研、勘探分析,在该过程中,各单位、各机构须做到紧密高效调研,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指标、参数信息进行汇聚整理,从而帮助设计师在设计规划过程中找对出发点和方向,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在前期勘查环节,工程单位也需要汇聚整理多方机构的建议,同时做出综合全面的计算分析,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联系技术部门、环境影响评估部门,对项目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编制。总体来说,进行前期实地调研,完成工程现场测绘、测量,对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形状大小进行综合管控,对其中施工技术、方法、施工过程进行优化改良是必不可少的,可降低施工风险。

(二)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指由多方机构参与合作探究,提高建筑图纸的设计水平和效率。一般情况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联系建筑师、给排水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甚至造价部门、财会部门、环境影响评价部门、装饰部门,共同完善设计。在该环节,相关部门机构应当做到信息互享、信息流通互动,在设计规划过程中能够整合多方面的信息要素来开展共同协商管控工作,以此来提高设计水平。在协同设计期间,各专业部门应当提出各项专业设计方案;而设计部门则需要将相关方案进行融合互动,保证各专业设计方案具备协调性、一致性。其次,在设计环节可能会存在不同专业方案相互冲突的情况,此时可利用BIM系统中的revit软件进行碰撞检测、冲突检测,从而保证各专业设计方案具备相应的兼容性、互通性,提高设计水平。除此之外,在协同设计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借助相应的可视化技术,如三维模型、虚拟现实增强技术,更加全面、高效地展现出工程项目设计方案,通过可视化模拟和展现功能,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减少施工变更以及施工纠纷。因此加强协同设计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三)加强设计审计

设计审查需要在多方机构部门的协同下进行,主要是评估设计方案的合规性、准确性以及可行性指标,在此过程中,相关单位须在完成建筑设计之后联系多个部门,对建筑设计的法律风险、制度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做到全面、细致地风险管控。其次,在设计方案中也应当包含技术指标,设计人员应当仔细审查施工图纸中的技术说明,对设计方案中的技术可行性要素进行论证探讨。除此之外,审计人员也需要在该环节对图纸中的详细资料、技术说明以及必要信息进行综合汇聚整理,进行综合全面论证探讨,对其中的可操纵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在审计管理过程中,相关设计部门须联系多个单位,进行综合、全面交际沟通,在经过层层上报审批之后,方可将其归档整理,传递给各单位,要求其稳步高效执行施工建设方案。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对建筑施工图纸进行设计规划期间,各单位须优化现有的设计程序和方法,革新设计内容,建立起成熟完善的施工设计模型结构,优化施工方案,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设计水平和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此期间,各单位须开展联合协作,明确各项指标,开展精细化设计管控,提高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俊霖.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浅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12):3.

[2]陶敏英.浅析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审查的相关问题[J].  2021.DOI:10.12254/j.2096-6539.2021.09.244.

[3]程昱.浅谈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建筑专业)[J].江西化工, 2010, 000(004):149-150.DOI:10.3969/j.issn.1008-3103.2010.0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