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城市设计中智慧城市设计思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新时代城市设计中智慧城市设计思路探讨

赵锋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310023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下,带动了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目前,智能信息技术的成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也给城市设计工作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即以智能技术为支撑,赋予城市空间智慧,进而创造智能化、共享化的空间环境。文章通过对智慧城市理念的解读,明确了智慧城市设计的意义,以期为新时代的智慧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设计;智慧社区

引言

如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受到公众认可并逐步在实践中持续进步。在此基础上,城市建筑在设计方面开始逐步与智慧城市理念相结合,不断向着建筑的智能化及实用化方向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日常生活服务,加速促进宜居城市的科学建设。本文基于此现状,对城市建筑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具体设计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全面细致地掌握城市建筑的设计环节,用以有效促进现代城市发展及智慧城市建设。

1应用智慧城市理念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始终围绕着人、自然环境、信息内容等核心要素,不断地进行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智慧城市是一种新模式,不仅包含了诸多信息技术下的感知层、分析层,还将其融合与作用于城市运行的关键信息中,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治理的成本。智能系统有利于满足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信息安全、城市服务工程、工业生产和商务服务的实际需求,达到预期效果。

2城市设计中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

2.1 智慧社区设计

2.1.1智能安防

出于保证居民安全和方便社区治理的考虑,智能安防应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点。这是一种依托城市社区的数字平台,以大数据为技术基础,利用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综合应用形成一种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由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等子系统组成。其中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小区大门的开闸系统,入口大门处业主直接刷脸进入小区内部,将陌生人阻挡在外。同时对收集到的不属于小区居民的异常身份信息反馈给系统,提示管理人员及时登记有关身份信息。在小区主干道、主要游憩空间等重点区域处安装室外视频监控器,监测社区内空间的使用情况,将异常使用空间,如生活垃圾未清理的相关视频数据传至管理平台,提醒清洁人员进行整理。室外视频监控也可以实现记录人群的行为轨迹,车位车辆的监控,快递外卖人员的监督等,从而保证社区人员的安全。

2.1.2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线上远程监控和线下实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搭建智慧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养老服务。借助于大数据,通过养老服务平台对社区内老年人的身体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社区、医院、养老机构等多方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从而为老年人预防疾病、接受快速治疗提供精准的资料支撑。同时在线上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居家生活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方面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到电子数据库中,完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如果有紧急情况出现,可以快速确定其所在位置和状态,及时通知附近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措施。线下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设备,如健康手环、智能互动机器,使老人可轻松享受到医疗服务、健康提醒、文娱服务等内容。

2.2重视智慧城市技术融合,强化建筑家居设计

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社会整体逐渐向着网络化环境进步,基于网络环境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也日渐被人们普遍的认可及应用。物联网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提升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内容,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智慧城市理念开展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实际开展设计时,合理采用物联网技术,使建筑内的居民可通过物联网环境来观察并掌握家中的基本状况。例如门铃系统可及时传递信息并通过调用摄像设备来识别来访人员,还可开展远程的语音对话,与来访人员沟通交流。另外,还可凭借物联网技术,在室内空间设计相应的感应装置,建立感温或感光等不同的智能系统,并根据居住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具体的设计及调整,来自动调节室内的空调开关及温度、窗帘的开合状态等。

2.3运用智慧城市理念使建筑设计更加环保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建筑业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这一进程中也存在诸多阻碍。因此,需根据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借鉴创造性的设计思想,并依照科学合理的建筑理念,以节约能源为设计核心,在合理的设计下降低不必要的建材消耗。第一,行业服务与居民服务是建设的重点与核心。在智慧城市核心理念下,城市建筑设计应按照绿色生态理念进行。第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必须对市情、市况、城市特有的人文、历史及生活、商业等方面深入了解与调查,明确新资源、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数据基础架构的重要性以及创新空间发展的规则,制订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建筑设计方案。

结语

智慧社区、智慧交通和智慧公园的建设不仅使城市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在一定程度也解决了人们居住体验差、出行困难、游憩不便的问题,对于城市空间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通过智慧城市理念的引入,可以弥补传统城市设计工作中的一些缺陷,并使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积极的改变。因此在进行城市设计时,需要充分吸收智慧城市的理念,满足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力争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参考文献

[1]甄峰,孔宇.“人—技术—空间”一体的智慧城市规划框架[J].城市规划学刊,2021(6):45-52.

[2]邵疆疆,周海宁.基于智慧城市设计理念的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北方建筑,2019,4(2):27-31.

[3]杨慧.关于城市建筑设计中智慧城市理念的渗透[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2(6):3.

[4]刘鹏跃,文丽丽.城市建筑设计中智慧城市理念的渗透[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