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在脂肪肝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在脂肪肝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刁明玉

新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郫都611730

【摘要】目的:进行脂肪肝患者护理中应用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监测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脂肪肝的患者56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护理前后均开展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监测操作,分析检验结果。结果:采取护理干预后各项肝功能指低于护理前(P<0.05)。采取护理干预后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护理前,其余各项血脂指标低于护理前(P<0.05)。采取护理干预后各项血糖指标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于脂肪肝患者护理中开展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操作,可发现临床各项指标异常情况,为脂肪肝临床护理效果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护理;脂肪肝

在脂肪肝患者实际治疗过程中,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合理评估,适当调整护理方案,增强整体治疗效果[1]。有研究发现,在脂肪肝患者护理中应用肝功能血脂血糖检测,能够为护理效果评估提供重要参考[2]。为此,文中对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在脂肪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主要为脂肪肝的患者56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年龄项目:32-78岁内;均龄项目:(53.23±3.44)岁。性别(男/女)项目:构成为33/23。试验两项要求:伦理通过要求、参与自愿要求。入选条件:①临床检查结果与脂肪肝诊断标准一致。排除条件:①资料缺失;②精神障碍。

1.2方法

在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均开展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监测操作。

(1)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提前告知受检人员检查前3d调整饮食,保持素食;检查当天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ml),完成血清分离操作后,借助相应型号的全自动生化分析设备以及对应配套试剂完成肝功能各项指标(谷丙转氨酶检测试剂盒)、血糖各项指标(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脂各项指标(直接法)检验操作。

(2)护理干预措施:①强化生活与饮食指导,要求患者戒烟酒,对饮食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形成清淡、健康饮食习惯,对每日饮食中脂肪、热量、糖分等进行严格控制;鼓励患者坚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形成规律作息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②强化药物指导,对患者强调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对病情控制重要影响,避免随意增减、停用药物情况出现。③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健康宣教,丰富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个人护理管理技巧;鼓励患者利用音乐疗法、深呼吸训练、冥想等多种方式管理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1.3判断标准

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与记录,比较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基转肽酶)、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使用t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肝功能指标异常率比较

见表1:采取护理干预后各项肝功能指标低于护理前(P<0.05)。

护理前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异常率比较(n,%

时间

例数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

γ-谷氨酰基转肽酶(U/L)

护理前

56

49.86±5.64

48.74±8.49

58.46±9.49

护理后

56

29.03±2.79

26.02±3.44

23.74±5.41

t

24.772

18.560

23.784

P

0.001

0.001

0.001

2.2血脂指标异常率

见表2:采取护理干预后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护理前,其余各项血脂指标低于护理前(P<0.05)。

2  2组各项血脂指标异常率比较(n,%

时间

例数

总胆固醇异常(mmol/L)

甘油三酯异常(mmol/L)

高密度脂蛋白(mmol/L)

低密度脂蛋白(mmol/L)

护理前

56

3.03±0.62

5.71±0.66

0.80±0.04

4.21±0.70

护理后

56

1.51±0.42

3.74±0.49

1.12±0.19

3.33±0.45

t

15.189

17.934

12.333

7.913

P

0.001

0.001

0.001

0.001

2.1血糖指标异常率

见表3:采取护理干预后各项血糖指标低于护理前(P<0.05)。

3  2组血糖指标异常率比较(n,%

时间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护理前

56

6.55±0.90

8.96±0.96

8.13±1.11

护理后

56

5.01±0.31

6.41±0.12

6.99±0.35

t

12.106

19.724

7.329

P

0.001

0.001

0.001

讨论

长期饮酒、内分泌代谢异常、药物使用不当、营养不良等情况均容易引起脂肪肝。脂肪肝患者会由于机体高脂状态,肝脏代谢能力无法有效处理过多脂肪,导致身体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标发生异常。当发生脂肪肝时沉积在肝脏部位的脂肪很有可能会对胆管造成挤压,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以及排出障碍;肝外胆道的腔隙变小,导致肝外胆道的腔隙梗死;由于肝脏内出现大量脂肪,影响肝脏正常运转,损伤肝细胞,引起机体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基转肽酶等各项肝功能指标发生异常增加变化。肝脏为合成糖原主要场所,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受到损伤后,导致身体中过多糖分无法顺利转化为糖原,引起血糖升高变化。因此,在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时,会将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血糖指标等控制作为重点,以避免病情恶化[3]

临床研究发现,在给予脂肪肝患者治疗时,还需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将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强化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药物指导、运动指导等护理干预,让整体治疗效果得到增强,以改善血糖、血脂、肝功能各项指标,减轻临床症状[4]。同时给予患者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将检测结果作为依据,了解患者机体血脂、肝功能与血糖控制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准确判断,证实护理有效性,为临床护理研究、患者病情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5]。结合文中研究结果,采取护理干预后各项肝功能指低于护理前(P<0.05)。采取护理干预后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护理前,其余各项血脂指标低于护理前(P<0.05)。采取护理干预后各项血糖指标低于护理前(P<0.05)。

综上所述,于脂肪肝患者护理中开展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操作,可发现临床各项指标异常情况,为脂肪肝临床护理效果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孙智华. 血脂、血糖、肝功能联合血尿酸检测对诊断老年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意义[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5):740-742.

[2] 吴广忠,苏建友. 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在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2021,28(7):899-901.

[3] 毛爱芳. 分析血脂和血糖与肝功能联合检测在脂肪肝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0,45(17):239.

[4] 吴艳梅. 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对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血糖检验的影响[J]. 药店周刊,2021,30(31):13,20.

[5] 康艳. 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J]. 临床医学,2023,43(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