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山采矿技术不安全因素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浅析矿山采矿技术不安全因素应对措施

樊继栋

622822198504141911

摘要:矿山采矿技术不安全因素较多,为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在现场管理下还要重视采矿技术的安全管理。鉴于此,下面文章对矿山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分析,探讨矿山采矿技术不安全因素与采矿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矿山采矿;采矿技术;不安全;安全因素

引言

近几年,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煤炭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然而,由于矿山行业中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如何在矿井中实施科学的技术管理,是影响矿井安全的关键因素。

1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内涵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就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矿山管理人员针对采掘作业流程、设备、人员等进行科学规划与统筹安排,全力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一系列管理事务。在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中,始终都要将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努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矿山安全生产事故产生的诱发因素是多样化的,比如地形地貌、瓦斯含量、开采技术、采掘设备等方面的不利因素都可能引发矿山安全事故。矿山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可能给周围的人员带来较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于出现多人伤亡的情况。所以,矿山安全事故基本上都是较大、重大事故,完全有别于普通生产企业的安全事故。这主要是受矿山生产作业环境影响决定,一般都是在井下作业,环境危险性极强,规避事故伤害很难。要想减轻矿山安全事故损失,就必须加强矿山安全管理,通过采用高科技采掘设备及无人化操作技术等有效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佩戴防护装备、设置逃生通道等形式增强事故应对能力。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首先是减少事故发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人身安全,促进矿山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然后是进一步保障我国矿山产业继续蓬勃发展,完善我国经济结构,为能源产业升级创造前提条件;最后是提高煤炭开采效率,为国家减少因不良开发技术导致的一次能源浪费,为国家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2矿山采矿技术不安全因素分析

2.1采矿工作面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坡度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必然会影响到运输安全。同时,如果在明挖斜井施工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也会增设安全隐患。此外,对实践中的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发现部分施工作业采取双向开采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时也存在着劣势:巷道的底板会承受更高的压力,由此会增加安全隐患。上述因素的存在都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2.2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不足

矿山安全管理中,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不足严重制约着矿山安全生产活动的顺利实施,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处理矿山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从业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的观念和方法,容易受到伤害,这使得矿山生产面临诸多安全隐患,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2.3安全管理技术问题

矿山采掘工作一般是在地下进行,环境恶劣且危险系数大,地压地热挑战难度大,普遍存在瓦斯问题、坍塌问题、渗水问题等发生的可能性,工作人员在掌握较强的采掘技术的同时,必须掌握相应的事故风险预测与自我防范能力。我国也对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提出要求,强调必须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积极引入高科技采掘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全力确保矿山生产安全进行,努力做到零安全事故目标。实际上,部分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技术较落后,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达不到预测风险和灵活处理突发意外情况的技术要求,为矿山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矿山企业逐渐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不仅要靠产量,还要靠安全。为此,必须继续推进矿山安全技术管理,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督,从以前的“软指标”逐渐转变为“硬指标”,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从源头上保证了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个人都能承担起责任。把安全生产的思想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建立起一种安全技术管理的责任制环境,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3.2加强工作队伍素质管理

应当加强工作队伍的素质管理,通过各项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所有的工作人员在采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都应当以安全作为施工的准则,保证安全第一。可以通过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工作结束之后,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当要求其重新参与培训;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部分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背景,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准。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那么必然会影响到采矿工程的安全。为了避免由此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应当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管理,对于不符合技术岗位要求的员工不予录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通过各项培训活动不断的武装工作人员的头脑,学习最先进的技术理论,掌握最核心的前沿技术;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同采矿工程整体安全之间联系密切,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利于降低安全隐患的出现几率,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提高整个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等级。

3.3引入先进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矿山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理念、生产方式都需要升级转变。积极引入先进的采掘技术、采掘设备、控制系统等,提升煤炭采掘机械化水平,争取实现智能化、少人化、无人化采掘工作面。在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情况下,提升矿山安全生产质量与矿山采掘效率。另外,矿山企业在引入先进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引进精通该技术的专业人才,确保先进技术能力可以有效发挥,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矿山安全生产;并且,矿山企业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矿采安全技术、防灾减灾技术、事故应急响应等方面的科学创新研究,将科研成果有效应用到实际矿山生产过程中,通过安全评价与事故预测等方式,定期开展隐患排查与整改,全面改善矿山安全本质。

3.4投入资金创新安全管理方式

投入资金创新安全管理方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等来改善矿山的设备和设施,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例如,采用先进的矿山安全检测设备可以有效地检测瓦斯、煤尘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及时预警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采用高效的通风设备和灭火系统,有效地防止矿山内的火灾和瓦斯爆炸事故,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和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风险。投入资金,用于矿山设施的改善,例如,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修建牢固的支护结构,加强巷道、井筒、矿山等安全防护措施,有效预防矿山事故,用于加强矿山安全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因此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同时各种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缺陷,对此还要重视我国矿山产业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投入与技术创新,保证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靳成青.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2,(05):27-29.

[2]高斌,袁绍国,王东旺.中国采矿工程安全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能源与节能,2021,(06):178-181.

[3]刘继平.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及控制方法[J].世界有色金属,2021,(0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