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电故障紧急抢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电力配电故障紧急抢修研究

陈茜

文山供电局 云南省 文山市 663000

    摘要:随着社会大众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气设备被广泛应用,电能依赖度也在不断提高。首先,应该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以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其次,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抢修效率和质量。同时,优化调度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配电故障抢修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关键词:电力配电故障;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管理措施

1电力配电故障紧急抢修工作内容

  1.1建立配电故障紧急抢修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的可行性,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于不同的危险源,需要制定不同的预案,以保证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应急预案中,需要包括故障处置和转供电方案。故障处置是指在出现故障时,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转供电方案则是指在电力供应出现问题时,如何通过其他渠道实现电力供应,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最后,为了充分保证故障紧急抢修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应急预案中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抢修和电力供应。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需要根据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预案,包括故障处置和转供电方案,并结合优化完善的接线图与单线图调整转供电方案。各个部门需要明确责任,制定标准操作程序,以保证故障紧急抢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建立配电故障紧急抢修联动机制

   在电力配电中,紧急抢修班组的工作责任是至关重要的。在遇到故障时,需要快速决定是否能够由抢修人员解决。这需要根据故障工序的简便程度以及工程量大小来确定。如果故障工序复杂,或者工程量大,抢修人员可能无法解决。这时,需要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处理。为了确保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该创建和外委施工单位之间的联动机制。采取配合性值班的模式,可以增强外委施工单位的积极性,提升抢修率。在抢修过程中,严格监督人员及物资的跨区域调拨。这需要在统一的协调指挥下进行,以确保物资的合理调配。为了提高抢修效率和效果,需要重视和政府机关及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这样可以确保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出现意外事件。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才能确保抢修工作的安全、顺利和高效。

2电力配电故障紧急抢修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2.1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对设备和线路造成严重的危害。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电位导体短接或绝缘层破损引起的。当电路中出现短路时,电流会瞬间增加,导致设备过载、烧毁,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中,施工工艺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施工工艺不当,会导致接头发热,出现相间短路。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会沿着短路通路流动,导致设备过载、烧毁,同样也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为了避免短路故障对设备和线路造成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我们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每个接头连接牢固,绝缘层完好无损。其次,我们要定期检查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故障问题。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安装短路保护器等设备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2.2接地故障

2.2.1外力破坏

   外力破坏是指由于外界自然因素引起的配电线路故障,比如冰雪长时间覆盖、雷击、树木压塌等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线路的绝缘材料受损或损坏,从而引起接地故障。而人为故障则是指由于管理工作失误、配电线路质量问题、设备老化等因素引起的故障。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配电线路的绝缘材料老化、损坏或者设备失效,从而引起接地故障。

    2.2.2人为故障工作人员在检修配电线路时操作不规范也可能导致接地故障。例如,在检修时没有正确地切断电源,或者操作不当导致线路发生短路等,都可能严重损伤线路。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接地故障的发生,给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不良影响。为了避免接地故障的发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清理配电线路周边的树木等破坏因素。同时,对于人为故障,需要加强配电线路的管理和监管,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此外,在检修配电线路时,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避免产生额外的损伤。

3电力配电故障紧急抢修的管理措施

3.1提升故障定位速度和准确率

   配电网故障分为显性故障和隐性故障,显性故障通常是断路器跳闸、短路和接地等,而隐性故障则难以被发现,例如局部电压下降和线路阻抗变化等。显性故障一般可以通过手动检查和维修来解决,但隐性故障需要通过故障定位设备来定位和修复。为了提高定位速度和准确率,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使用故障定位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准确地找到故障点,从而提高抢修速度。此外,还可以配备故障定位设备,并在架空线路中安装分段器、重合器等设备,以实现更精准的定位。另外,将配变计量终端和负控终端接入监控设备,可以记录电流、电压等数值,并结合数据判别故障类型。这样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快地找到故障点,并更准确地判断故障类型。这些措施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配电网故障的定位和抢修速度,从而保障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运用故障隔离措施缩小停电范围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隔离措施来缩小停电范围,减少配电网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我们可以通过隔离措施将故障隔离,只影响到故障区域内的用户,从而减小停电范围,降低影响程度。其次,我们需要注意到用户设备故障不需要进行隔离,但配电网故障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配电网建设中,我们应该采用配电环路环网技术,定期维护开关,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配电网故障的发生,减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另外,在高用电需求的密集用电区域,我们还应该预留转供电接口以便及时恢复供电。这样,在出现配电网故障时,我们可以通过转供电接口来提供备用电源,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减少影响。通过采用隔离措施、配电环路环网技术以及预留转供电接口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停电范围,降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3.3强化现场监督管理

   在电力设施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抢修,这就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具备清醒头脑,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现场安全。在开展抢修之前,必须明确四个清楚,操作过程中明确四个到位。这四个清楚包括:故障部位清楚、故障性质清楚、设备类型清楚、维修方案清楚;四个到位包括:人员到位、材料到位、工具到位、设备到位。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了明确到位,才能更好地开展抢修工作。对工作任务进行交代,对人员进行分工,确定职责范围,核实所需车辆、器具、材料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在充分的准备工作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抢修工作。抵达抢修现场后,必须进行严格把控,对抢修单进行宣读,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在抢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到安全第一,才能更好地维护设施,保障人民的生活用电。

结论

   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多个方面的工作。要充分结合各种规定,创建应急预案和物资供应方案,采用故障隔离策略,应用新兴技术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点,及时排除故障,这些都是保障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喜行,黄纯,申亚涛,等.基于损失功率匹配的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J].中国电力,2022,55(8):113-120.

[2]张卫红,陈小龙,万顺,等.基于边缘计算的分布式配电故障处理系统[J].供用电,2021,36(9):28-33,58.

[3]谢桦,陈昊,张沛.配电线路多源数据挖掘时变故障概率计算[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21,32(9):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