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温亚文

身份证号:441721198711042012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凸显,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建筑师,如何在设计中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成为当前热门话题。绿色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绿色建筑是一种在建筑设计中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的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建筑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分析

引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特定的时间里,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环保、降低环境污染,给人们创造安全、适用、舒适的居住空间,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高质量住宅。如今,城镇化步伐日益加速,城市化对资源的要求日益提高,造成自然资源过量开采、资源匮乏、污染的现象,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正常生产与生活。所以,唯有坚持绿色建筑的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合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指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能源与资源,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充分遵循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环保、节能、低碳等设计原则,积极运用绿色材料、环保技术,降低建筑运行能耗。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打造的建筑有以下两个特点:①节能性。由于采用可循环使用的环保材料,其有害物质散发量小,且能够实现就地取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造价成本。同时,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架构简单,有利于资源调控,增加活动空间。②便捷性。绿色建筑使用的新兴技术较多,设计人员应站在居民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例如,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发电解决住宅的应急用电问题,使绿色建筑新兴技术真正融入居民的生活起居中,解决实际问题。

2当前建筑设计领域存在的问题

2.1建筑设计方案信息化程度不足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来临,信息化巨大的变革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模式。在建筑行业也是这样,但部分从业人员仅仅把信息技术当成了一个简单的绘图手段,这些思想严重的束缚着建筑的现代化建设。(1)建筑行业内的信息交流不完善,建筑是多领域、多周期的行业,现在不同领域间(如暖通和电器)和不同周期间(如设计和施工)的信息数据交换不健全,造成了许多的信息不正确甚至遗漏。BIM技术对提升建筑行业智能化水平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不过尚有待探索。(2)建筑设计行业重要数据的缺失,由于建筑在设计时往往没有考虑维护和监控需要的数据,导致虽然现在智能建筑数据很多,但经常出现重要数据缺失(如中央空调的各种数据等)现象。(3)因为在建筑行业中缺乏正确的数据结构,使得一些技术应用在具体使用上效果不理想。

2.2建筑成本难以控制

施工流程中生产成本一般分为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管理成本、税费等。其中材料费主要是指建筑材料的采购和运送过程的成本费用,而随着我国碳中和措施的实施,一般建筑材料的购买成本将会提高,而在建筑行业的管理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机械建筑费用的增加也将不利企业的顺利经营。而常用的预应力砼浇筑方法也常常因为设计方案的特殊性而使得其核算成本增加,而且因为不同配比的预应力砼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的强度和建筑难度等方面都各种多样,不同的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生产成本往往无法控制。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3.1建筑平面布局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平面布局设计中最常体现,且应用最为广泛。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可参考当地的地质环境、光照条件等对建筑进行采光设计,对建筑平面布局核心部分加以设计。对于建筑物而言,采光情况、对自然光的利用能力,直接决定了建筑的生态状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自然光,使得建筑物本身能够从自然光中获取更多的热量,对室内进行除潮、杀菌等,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以西北地区的建筑设计为例,由于该地区的降水量一般较少,日照充足,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征,作好相应的保暖和散热设计,可采取房间朝南设计方法,保证冬日的充足光照,并确保夏日阳光直射情况有控制。在个别地区,夏日温度过高,可在保证房间朝南设计的基础上,适当朝风向偏移,提高房间散热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对于北方地区,由于冬日光照有限,温度较低,因此便需要加强对供暖系统的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供暖系统设计应尽量降低热损耗,通过建筑布局优化,降低热量散失,尽量将热量集中在建筑中央,提高局部温度的条件下降低能源消耗。

3.2完善外观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落实期间也要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外观特点,不仅要提高美观性,还要符合绿色设计需求,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其中,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的居住感受。在设计外观形态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体型系数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工程的散热问题,进而提升建筑物的节能效果,更加符合绿色建筑思想的根本要求,如实现节能环保等目的。为此,设计人员应该尽可能选择标准的几何体形态作为建筑物的外观选择,每个工程部位都要具备规则的形状,避免使用异形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建筑工程的实施难度,进而提升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价值。同时,外观形态较为规则的绿色建筑具备更好的土地资源节约效果,改善设计不当问题,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完善外观设计可以实现更加理想的节能效果,还有助于运用更多的绿色植物,尤其可以在建筑物的顶部选择适合类型的绿色植物进行种植和栽培,制造更多氧气,增强建筑物散热能力。

3.3优化屋顶绿化

想要切实发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效果,设计人员还需要从屋顶结构出发,做好相应的绿化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设计手段,进一步强化绿色建筑的呈现效果。屋顶绿化是一种脱离土地的种植技术,充分提高了建筑物的绿化率,发挥出更理想住的生态维护效果,逐步成为提高绿色建筑质量的重要途径,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在众多的绿色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从屋顶绿化设计方式上来看,设计人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灵活应用草坪式、花园式等设计方案,让建筑物的屋顶具备更高的使用效率。同时,还需要重点考虑选择的植物种类,不仅要具备更高的成活率,还要避免对屋顶结果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协调各方面力量提高绿化效果。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在屋顶平铺种植草本植物,既能够提高绿化率,又不会对屋顶造成较大压力,也能够呈现出更好的绿化效果。

3.4给排水设计

设置高效、环保的给排水系统,满足不同用户的用水需求,收集、输送与处理其排放的废水,达到消除废水内污染物质的目的,有利于环境保护。在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时,要优化生活给排水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市政管网的供水要求,保证城市居民在用水高峰仍可正常用水,合理把控水质与水量,减少不合理用水的现象,消除供水噪声。同时,还要基于给排水系统设计最大限度提高雨水利用率,引入海绵生态体系,设置雨水收集池,布置雨水疏导管道,将雨水引至雨水沉沙池,使雨水在沉淀处理后,排入蓄水池完成消毒作业,最终将净化后的水用于道路清洗或植物浇灌,达到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目的,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结语

在建筑设计中,整合和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至关重要,其对于满足用户对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并保证建筑绿色性、生态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行业的绿色理念,不仅能够促使该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瑞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分析[J].佛山陶瓷,2022,32(8):105-107.

[2] 蒋福才.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探讨[J].居舍,2022(2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