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分析

刘媛媛

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中学

摘要:现如今,科技发达、社会快速发展,人类在享受新时代发展所带来的便捷与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人类心理需要承受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与困扰也逐渐增多。越老越多的实证调查表明,高中学生面临的心理方面的困扰也随之与日俱增。我们发现,积极心理学可以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取向要积极乐观,倡导心理学的取向应该是积极乐观的。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可以使高中生有效建立乐观的心态,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中心理;教育对策

引言: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所有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的心态,从而改善负面情绪。

一、从思想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认知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优秀品质、积极体验和心理资源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点和需求,并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在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他们不仅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其他问题也在困扰着高中生,比如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处问题,情感交流的问题,毕业前的择业、人生规划等问题。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很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生活。所以,通过积极心理学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抗击挫折压力的能力,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确有必要。

二、从观念上,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首先,若要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就要先学会理解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要义。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成功和幸福,强调个体优点和资产的心理学,并促进积极情感、积极思维和积极行为的发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引导学生使用积极心理学的实用工具和洞察力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行为和思维,激发学生自我调节和寻求支持的积极动机,构建积极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

其次,灵活运用不同的心理教育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并建立师生之间和校内外资源的有效联结。高中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需要教师和校外心理专业团队的密切合作。通过正式的课堂教学、卫生间壁报、劝说者小组、家庭访问和网络交流等方式,提供普及性的、专项化的、个体化的心理诊断、咨询、干预和支持服务。

最后,教师、家长、同学和社会资源应该共同合作,共同为心理健康教育贡献力量。建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主题日、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和心理健康俱乐部等全员参与的平台和机制,让师生及家长等参与其中,形成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关注、关心和支持的文化氛围。综上所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正确心理教育观念需要建立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不同心理教育策略的有效联结的基础上。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文化的建立能帮助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共创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从措施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3.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专门的心理课,课程中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生积极的心理观念,培养其面对心理困扰、解决心理困扰的能力,并不断探索自我调节的方式。此外,我们应该增加开展集体辅导、个体辅导和心理咨询等实践课程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自我治疗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有效的预防机制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3.2 加强高中生自我监管机制的建立

高中生,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善于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自我监管能力,且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正确行使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和个人隐私权,通过个人的全面调节,达到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此外,我们应该建立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心理咨询室等机构并认真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辅导资料的记录与归档。

3.3强化高中生家校合作的联结

家长和教师应该了解人类心理健康的基本科学知识,掌握早期预防的基本技能、方法和手段。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应该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来源,并且根据不同情况给出不同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3.4健全心理卫生服务体系

作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极为关键的部分——心理咨询室,对于有心理问题的高中生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心理咨询室的存在,对于帮助高中生解决其一般心理问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心理咨询室,这时需要心理专业人员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借助网络平台和科技手段,加强校内和校外资源的整合,开展心理健康热线、线上咨询等方式,优化服务模式和效果。

总之,通过以上建议,可以使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机制的建设更加完善。建立全员心理健康文化和心理咨询体系,加强学生的心理预防意识与行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持续的支持与保障。

4结束语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重要的举措,亟待我们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给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唯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家校及社会携手努力,才可能为高中生创设更为健康的环境,才能更好的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春环,魏秀超,李宁.积极心理学为视角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1):176-177.

[2]顾银.积极心理学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学子(理论版),2015,(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