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实验室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化工实验室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赵楠

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化工实验室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或者手段,检测产品内部各元素的含量,进而科学判断其质量是否达到行业标准需求。整个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是试验工作开展的前提,要加强实验室工作的内部管理,圆满完成产品和原料的检测任务。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壮大企业的整体实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的稳步增长。实验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以根据现有产品的特性,及时发现其不足。根据检测结果,不断优化设计理念和生产工艺,为社会输出更多优质产品。综合以往试验结果来看,检测的操作工艺,选用材料和周边的环境变化都直接影响着结果的准确性。有关部门要提高重视,注重人员能力培养,科学选择应用试剂及检测工具,提高实验室检测的整体水平,为企业生产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化工实验室;检测;质量监督;措施分析

1 化工实验室检测过程的影响因素

1.1 检测方法的影响

针对固定的检测对象,检测工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着最终输出报告。因此,选择科学的检测办法非常重要。工作正式开始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首先根据送检样品的特征,选择常规技术展开试验。随后再经过认真分析,完成科学的测评和检验。随后对两种方案的最终结果比对分析,评估误差原因,确定最终的可行性检测技术,保证最终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1.2 检测材料的影响

试验材料的选择也和检测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目前的实验室检测材料除了常规样品外,还有各种气体试剂。在试验原料选购的环节,要认真评判原料的各个性能是否满足试验需求。此外,整个采购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开展,不断提升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所用材料按照固定比例混合配置完成后,要按照名称做好标记,同时要写明具体的时间,主要物质含量等。同时要严格测试混合试剂的实际性能,做好实验保障工作。

1.3 检测环境的影响

实验室的内部环境也对试验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严格控制实验室内部的温度变化,为了保证检测对象和试剂的性能不受损,通风设施充足,及时排除废弃空气,保持内部空气自然流通。应该配备专门的保险冰箱存放待检测物品,相关物品做好标记,避免混淆。实验室管理要分区开展,不同功能的一起要分开放置,减少磁感应干扰。要用门禁等隔开,避免交叉作业,给结果带来不利影响。试验工作正式开始前,要严格检查基础内容,及时排除干扰因素。

1.4 检测人员的影响

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也是试验开展的必备因素,整个团队的专业程度越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更有保障。试验检测本身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岗位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不仅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还要熟练运用各种分析评价模式。个人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工作中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有效性。此外,实验室的内部管理体系也要不断优化和调整,对于各工艺的操作规范要制定明确的标准。对现有工作人员要定期考核,严格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获取专业的资质证书文件后方可开始作业。还要根据现有人员的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内部交流,提高管理效率,推动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如何进行化工实验室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工作质量控制

2.1 加强实验方法的质量控制

2.1.1加标实验

一般来讲,在试验工作中,选用试剂浓度要适中,避免试剂本身掩盖待检对象的性能特征。有时需要将特定数量的标准材料掺杂到检测样品中,根据试验结果来判断分析,得出最终的加标回收率。这种试验可以用来判断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同时还可以得出损失比例。

2.1.2重复检测

由于实验室检测工作需要化学方法辅助完成,操作相对繁琐,专业化较强。最终试验结果的确定通常需要多次重复论证确定,工作人员方可获取更加精确的检测数据。当前期的试验结果变化在合理范围内时,可以适当减少试验数量。

2.1.3空白分析

在空白试验操作阶段,如果操作人员未按要求操作。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常见的有检测样品性能被破坏,结构缺失,噪声影响环境,较为常见的是样品被污染。在样品质量检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选择性能适宜的辅助试剂,做好工器具的清理工作,试验工作按照规范开展,将误差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空白实验结果受到基体干扰,相关人员要及时找出事故偏差原因,合理控制干扰项,保证结果的科学准确。

2.1.4对样品分析工作实施严格把控

在实验室样品性能分析测验中,常需要对样品进行控制。要想获取科学有效的检测数据,就要从样品分析入手,严格控制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样品试验中,相关参与人员要按照预期的要求完成标准介质的测试,保证参考源的性能完好,结果可参考价值高。第二,实验工作者要掌握相关数据分析原理,完成控制图的编制,同时能够对结果作出准确地判断。第三,有关工作人员要对标准介质的外观认真检查,确保无损伤,性能良好,为实验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存储环境。

2.2 强化实验材料的控制

第一,加强原料采购管控。实验用材选购阶段,要从原料的型号规格、主要成分含量、特性、质保期限等多项内容认真校对,保证所选的材料满足检测工艺需求,最终输出的试验结果真实性更有保障。第二,根据试剂的存储需求,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存储环境,并加强管理。化学试剂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存储标准和性能差异,因此存储环境要结合试剂本身的特点认真匹配。为了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将性能相同的试剂分类保管,同时将这类试剂存储在一起。此外,还要将所有检测试剂贴上标记和使用期限。如果超出有效期或者性能受损的试剂要定期清理,坚决不允许使用。

2.3 加强对检测人员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最终结果的准确性,要加强管控,主要从以下几点加强管理:首先,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提升行业准入标准。工作人员的学历不仅要符合要求,同时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考察。综合考察多方能力,选择创新和应变能力较强的人员。其次,要根据现有人员的情况,制定科学的培训机制。外聘行业内部经验丰富的人员定期来企业指导,提高现有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最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管控要注重全面性,细节工作落实到位,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程度。

2.4 加强对化学试剂的质量控制

检测过程中选择的试剂性能直接决定着试验结果,因此必须要加强管控,具体要求如下:首先,原材料购买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在材料选择过程中,要从多方面查看其性能是否满足使用需求,避免因为人为疏忽而出现材料规格型号出现偏差,导致检测结果失真。其次,随时关注实验室的环境变化,保证试剂在存储过程中性能不发生变化。化学试剂对周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存储环境。定期检查试剂的标记是否合规,是否在有效期内。对于性能改变,过期的试剂要及时清理。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化工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生产体系逐渐完善,化工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对于化工产品开展的质量检测工作更加重要,检测的技术体系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现如今针对于化工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有必要对影响化工产品质量检测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索,这样才能够使检测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和保障,助力化工产业进步。

参考文献

[1]高爱美,郭婷婷,高翠宁,等.质量分析与质量管理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及策略[J].化工管理,2021(31):5-6.

[2]高翠宁,吴丹,高爱美,等.医药化工生产中质量分析与质量管理的路径[J].化工管理,2021(31):7-8.

[3]韩学琴.当好安全生产的“眼睛”——记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中心中间产品分析组[J].班组天地,2021(0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