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透析患者临时导管感染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如何降低透析患者临时导管感染风险

王春玲

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患者透析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血管通路,首选是自体动静脉内瘘,然而,如若患者不具备条件,则血液透析患者最佳的通路方式是中心静脉导管。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导管很容易发生感染的风险,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文章就如何降低透析患者临时导管感染风险进行综述。

关键词:透析患者;临时导管;感染风险 

可靠且稳定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保障。中心静脉导管被认为是紧急或短期血透析最经济和有效的血管通路。在广泛使用之后,难免会有各种并发症发生,比如,感染、血流不足等。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除了降低透析效果、被迫拔出导管之外,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降低临时导管发生感染风险的措施,现做如下阐述。

1 简介透析导管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透析导管分为两种,临时导管、长期导管。对于临时导管而言,位置决定使用时间存在很大差异,颈内静脉临时导管一般使用2-3周,股静脉临时导管建议应用1-2周。临时导管容易出血,形成血栓,导致置管处出现感染。长时间使用导管之后,固定临时导管的缝线也会有所脱落,进而造成导管自行脱出出血,随着导管时间的增加,由于是异物,导管尖端会形成血栓,大大增加栓塞机会。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也会提高导管口发生感染的风险,因此,在能够使用静脉内瘘后,应当立刻拔除临时导管,尽量保持在三周内[1]

2 导管感染部位
2.1 出口部感染
    与导管出口相距2厘米,在此范围内发生的感染。通常不会有全身症状出现,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消毒、涂抹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
2.2 隧道感染
    在距离出口2厘米以上的导管皮下隧道内出现的感染。以涤纶套以上的向心性感染居多。如果导管出现涤纶套以上近心端感染,经过72小时的积极抗感染后,仍然不能将其有效控制,应当将管子拔出。
2.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主要因素是导管腔内或血管内部分感染扩散到血液内, 致使菌血症或败血症出现,导管隧道感染特别严重时,也会诱发血流感染,不仅要全身应用抗生素,还要配合使用抗生素进行封管[2]

3 导管感染危险因素
3.1 局部危险因素
    涵盖内容比较多,主要有皮肤遭到破坏,缺少完整性,个人不注重卫生习惯,应用的敷料不透气,伤口出汗,有葡萄球菌定植于鼻腔和皮肤等。
3.2 全身危险因素
    不合理使用导管,不能科学管理导管。
3.3 其他危险因素
    出口周边严重渗血、血流量不通畅或者处理血流量不通畅过程中多次开放导管,或者过长时间留置导管、取栓等[3]
    除此之外,其他诱发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还有年龄、透析时间、留置时间、糖尿病。

4 降低感染风险的措施
4.1 无菌操作,及时换药
    想要避免发生临时导管感染,实施置管手术和透析操作时,就要全面落实无菌操作要求,透析前后应当对导管口的感染情况进行认真观察;透析之后,使用碘伏,换药处置;然后选择无菌纱布覆盖;日常生活中,不能随意暴露管腔,使之接触外部环境;操作人员佩戴好手套和口罩后,再将管路接通或者断开,每日更换导管口的药物[4]

4.2 抑制葡萄球菌生长

感染发生的重要菌群是葡萄球菌,所以,应当对患者鼻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制。具体措施包括:口服利福平、鼻滴莫皮罗星,从而达到快速抑制鼻腔葡萄球菌增殖的目标。

4.3 使用全身抗生素

当患者有感染症状出现时,如果无法将病菌种类确定,最好选用常见致病菌抗生素治疗,主要有格兰阳性菌、阴性杆菌。通过细菌培养方法,将菌群确定下来后,有针对性的选用抗生素,同时开展长期治疗工作。通常情况下,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至少需要四周时间,其他病菌的治疗也需要三周时间。

4.4 更换临时导管

开展全身抗生素治疗时,可以配合更换导管和部位的方法,促进抗感染效果的提升。更换导管法首选导丝换管法,能够将导管和感染区域表面蛋白膜上的病菌全面清除,最大程度减少发生病菌感染的情况。
4.5 抗生素封管与拔管
    若全身性抗生素治疗无法有效清除致病菌,或不能达到预期的杀菌浓度,应当采取抗生素封管术。在患者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实施拔管操作,从而使患者的病死率降至最低;应用抗生素治疗后,若患者仍然是发热不退,足量长期进行治疗之后,依然有复发情况出现;感染区不断扩大,最终到达隧道,伴随严重脓肿产生;导致大静脉脓毒血栓的生成;合并中枢神经症状[5]

4.6 保持个人卫生

局部应当处于清洁与干燥状态,防止发生污染和潮湿,穿着整洁干净的衣服,若要淋浴,应用无菌敷贴封闭导管和局部皮肤出口处,防止淋湿后出现感染,降低出汗概率,防止汗液进入置管口。
4.7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禁止搔抓置管局部,防止发生感染,如果是颈静脉留置导管,睡觉时最好保持仰卧姿势,也可以侧卧于置管对侧,尽量不大幅度活动,也不要对导管进行压迫,否则会对血液流动造成影响。


    养成规律排便习惯,确保通畅的大便,如厕过程中,不可以用力,防止血液回流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对于股静脉置管患者而言,尽量减少活动时间,不可以长期站立和行走,严禁坐轮椅时间过长,坐位时,身体不适合向前倾,避免导管打折,发生堵塞情况。

5 小结

总而言之,透析患者的临时导管很容易发生感染,这就需要提高重视程度,明确感染风险,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郭晓燕,冯晓楠,王革,等.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临时导管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8,40(3):280-282. 

[2]叶敏慧.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J]. 心理医生,2018,24(34):261-262.

[3]陈美凤,萧远英,王立平,等. 血液透析患者临时导管的常见感染因素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436-436,437.

[4]周姣艳. 连续性血液净化中临时性血液透析双腔导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J]. 全科护理,2021,19(14):1959-1961. 

[5]杨丽华. 血液透析患者两种部位临时性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比较[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