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康复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3

思维导图康复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

肖小玲

涟源市人民医院,湖南 娄底 417199

摘要: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康复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抽取100例2022年12月-2023年06月到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等量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思维导图作为康复引导。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患者视力改变、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不良情况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患者视力情况经调查,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视力改善情况、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实践结果表明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引导白内障术后患者进行科学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达成康复预期,提高恢复速度,促进护患关系健康发展,使临床工作也能够更为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康复护理;白内障手术;临床效果

前言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使用者整合发散性思维,使零碎的构想、步骤、设计等能够更为清晰、直观表达。在传统康复护理中加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为清晰地知晓、记忆康复护理的重点内容以及正确步骤,降低护理工作失误率,进而使患者的康复取得更为理想效果[1-3]

白内障在临床中,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发病较为复杂,病变部位主要为患者眼部晶状体。辐射、中毒等因素均可引发白内障[4]

白内障往往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使正常的工作与学习无法继续。针对白内障的治疗,目前主要但术后患者常会出现眼压异常、视物模糊等情况[5]。因此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持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目的。本文对思维导图康复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22年12月-2023年06月收治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共100例,等例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男:女=27:23,年龄51-71岁,平均年龄(56.71±1.42)岁。研究组,男:女=25:25,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57.65±1.29)岁。纳入标准:(1)白内障确诊且进行手术治疗患者;(2)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糖尿病患者;(3)存在凝血障碍患者;(3)存在认知等功能障碍患者。

1.2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传统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思维导图引导内容。

常规护理具体内容:(1)健康宣教。在正式开始护理干预前,相关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对白内障疾病知识进行基本了解,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掌握程度;(2)饮食指导。白内障术后患者,应避免食用海鲜以及辛辣刺激食物,需保证饮食清淡。可多食用富含蛋白质、钙、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食物,可适量食用鱼类,有利于保持视力的恢复;(3)为患者提供科学眼部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帮助患者保障眼部卫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高强度用眼,导致眼疲劳引发相关并发症,使手术治疗效果下降。患者应在用眼60min-120min进行需10min-15min的休息,可通过进行日常眼保健操缓解眼疲劳。同时,在生活中需保障自身得到充足睡眠,能够有效帮助眼睛放松休息,保持、提高治疗效果。

思维导图相关内容:(1)创建专业小组,进行思维导图模式护理讨论会议。小组内通过思维发散与整合,将白内障护理内容设计成思维导图,并依照手术前后护理分为两个模块,并选择简单、生动的图片与线条进行绘制展示。帮助患者能够更为直观、清晰地理解相关内容,提高患者对临床工作的配合度与满意度,为工作质量提供保障;(2)相关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需结合思维导图进行。通过思维导图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及各项检查流程,康复护理工作各项意义。同时,还需将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术后药物应用等重点内容进行讲解。(3)总结反思与改善。在思维导图康复护理模式进行中,相关护理人员要积极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讨论会各组员需针对问题进行思维发散、头脑风暴,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不断提升该护理模式的实施质量。且在讨论会中,护士长需根据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有错则改,无则加勉。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后视力情况,进行对比。

生活质量采用GQOL-74量表进行,包括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关系与功能四个方面,各项满分均为100分。本次研究护理满意度调查,通过本院自行拟定的问卷进行调查展开,将患者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之和。

临床患者不适症状统计,主要包括眼压异常、结膜充血、疼痛。总发生率为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metapro添加图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视力情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视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护理后(±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护理后

t

P

研究组

50

0.22±0.03

0.80±0.16

14.037

0.000

对照组

50

0.21±0.02

0.59±0.19

7.703

0.000

t

1.074

3.274

P

0.292

0.003

2.2 护理干预后两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50

24(48.00)

25(50.00)

1(2.00)

49(98.00)

对照组

50

16(32.00)

27(54.00)

7(14.00)

44(86.00)

X2

4.8991

P值

0.027

2.3 护理后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不良情况发生统计对比[n(%)]

组别

例数

眼压异常

疼痛

结膜充血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研究组

50

0(0.00)

1(2.00)

0(0.00)

1(2.00)

对照组

50

2(4.00)

4(8.00)

1(2.00)

7(14.00)

X2

4.891

P值

0.027

2.4 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经对比,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层面

身体健康层面

心理精神层面

社会功能层面

研究组

50

81.21±2.11

77.89±6.35

75.37±4.62

73.07±4.58

对照组

50

76.03±2.01

68.97±6.32

69.09±3.86

65.42±4.46

t值

6.884

3.856

4.040

4.63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临床中通常将晶状体浑浊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称为白内障,白内障分类可根据病因、发生年龄、混浊部位、混浊程度、混浊形态以及病情是否进展等进行[6-7]

随着身体机能的老化,白内障发生率不断提升。目前临床中,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1)双侧性眼前黑影和视力下降;(2)单眼复视或多视;(3)因吸收水分,晶状体纤维肿胀,可导致视力加深、老花减轻,有时还可出现眩光或畏光情况[8-9]

老年性白内障可分为皮质性、核性、后囊下三种类型。皮质性白内障在初发期,混浊首先出现在皮质周边部,其尖端指向中心。散瞳可见楔形混浊,羽毛状纤维板层分离,早期较周边混浊并不影响视力,一般发展缓慢经数年才进入、发展至下一阶段[10]。进入膨胀期后,晶状体皮质将出现肿胀,虹膜可出现前移,且前房变浅。当病情发展至成熟或过熟期时,患者视力将出现严重下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身心健康[11-12]

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的有效手段,其主要目的为增加患者视力。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近年来较为新型的手术治疗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超声波将患者晶状体核粉碎连同皮质吸出,术后保留患者晶状体后囊膜,同时可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具有创伤性低、手术时长较短、患者视力恢复较快等优势,因此已经逐渐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但在手术治疗后患者常会出现相应并发症,导致手术治疗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易导致患者再次出现视力下降等情况。因此,术后进行科学有效地护理尤为重要[13]。思维导图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的思维工具,其能够将复杂的工作进行清晰地整合简化,通过图形、符号和简单的文字,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综合情况,使患者充分理解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加强对白内障相关知识的掌握,促使双方能够更好地进行配合,提高临床康复效果,达到理想治疗预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患者在出院后的日常保养中因注意:(1)避免视疲劳的产生。注重用眼姿势、距离、环境,勿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用眼;(2)避免长期接近辐射,如紫外线。当患者需在户外阳光下进行工作劳动等活动时,应注意遮阳,可采用遮阳镜、遮阳帽等,避免眼睛长时间受到紫外线刺激;(3)健康饮食;(4)定期进行眼部按摩,加速眼部血液循环,提高眼部免疫力;(4)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过激等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白内障术后患者中实施思维导图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增强眼部卫生意识,增加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配合度,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各方面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白内障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引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文娟. 思维导图康复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6):92-94.

[2] 郑菲,薛妮妮.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8):177-179.

[3] 赵志玲,王雅丽.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9):151-152,155.

[4] 马恒,姜少琴,王露,等.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1):155-158.

[5] 李婷*,闫宝锏,张秀丽.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 现代护理医学杂志,2022,1(11).

[6] 张锫锫.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妇幼护理,2023,3(7):1747-1749,1753.

[7] 龚佳音,吴敏俊,王蓓. 思维导图引导渐进性康复护理对SLE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3):56-59.

[8] 吴月. 基于思维导图的康复护理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2023,30(6):63-66.

[9] 晁储玲,焦祥玲. 基于MDT协助下的快速康复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1):120-122,144.

[10] 杜林,陶晶梅. 基于思维导图的康复护理模式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4):52-55.

[11] 邹艳春,张肇林. 康复护理联合按摩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眼压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2023(6):229-230.

[12] 关凤影.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20):123-125.

[13] 肖鸿猷. 对接受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其视力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6):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