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对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多元化护理对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李若婷

成都市公卫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结核六病区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对难治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多元化护理干预,探究干预后对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感受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干预后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以及自我感受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参考组70.00%的依从率与研究组的相比较低,P<0.05。干预前两组的自我负担均较高且未见明显区别情况(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负担情况较参考组更低,P<0.05。结论:给与难治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多元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显著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关键词多元化护理;肺结核;自我感受负担

肺结核也被称为“肺痨”,是一种具有高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会导致肺部组织、气管、支气管以及腹膜等位置出现病灶。患有肺结核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盗汗以及胸痛等症状,并且咳嗽、咳痰等症状会出现并持续超过2周。临床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但部分患者会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或依赖性,继而会导致疾病发展为难治性肺结核[1]。难治性肺结核具有病情反复、久治不愈、治疗时间长等特点,同时患者由于长时间的服用抗结核的药物,会对肝脏造成负担,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肝脏的功能。因此由于长时间的治疗以及身体的病痛影响,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例如担心对家庭造成较大负担、害怕拖累加入、害怕无法治愈等,从而会影响后续的治疗及预后。常规的护理方法无法针对患者情况进行有效干预,本文将多元化护理于此类患者中应用,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参考组,另30例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为研究组。参考组男女比例17:13;年龄21-57岁,平均(39.88±1.63)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22-55岁,平均(38.68±2.13)岁,P>0.05。

纳入标准:(1)均经检查、诊断确患有肺结核;(2)患者和家属都对实验进行了详细了解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的脏器炎症情况;(2)存在精神疾病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有效配合实验的。

1.2方法

参考组进行常规护理,确保病房环境卫生、整洁,按照医院要求对病房进行每日消毒工作;给予患者进行各项身体护理,对患者的基本指标情况进行每日监测;叮嘱患者用药和休息,给予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

研究组:制定多元化护理小组,由科室内的护士长、资深护士以及普通护士组成。小组对每位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状况以及护理需求进行了解,并与患者进行交流,根据患者的制定出具有针对的多元化护理方案。措施主要有:(1)采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介绍肺结核疾病的相关情况。定期开展宣讲会,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提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情况的了解程度。(2)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针对患者的身体情况,为不同体型的患者制定营养丰富且较为清淡的饮食。每日监督患者进行服药,提醒患者每日按时按量服药,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与家属一同进行监督。(3)护理小组应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尤其是日常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更需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及时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排解。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干预后的依从性。对比两组干预后的依从性。完全依从:能够完全遵守医嘱进行服药;部分依从:偶尔出现拒绝服药或出现忘记服药情况。不依从:时常拒绝服药甚至不服药。依从率的值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

(2)对比干预前后两组自我负担状况。采用自我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对干预前后两组的自我负担情况进行观测[2]。SPBS量表的分值总分为45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х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干预后的依从性

参考组70.00%的依从率与研究组的相比较低,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干预后的依从性(n=30,例)

组别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研究组

10

18

2

28(93.33)

参考组

9

12

9

21(70.00)

X2

-

-

-

5.455

P

-

-

-

0.020

2.2对比干预前后的自我负担状况

干预前两组的自我负担均较高且未见明显区别情况(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负担情况较参考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对比干预前后的自我负担状况(n=30,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32.28±5.63

17.89±4.86

参考组

32.31±5.71

24.56±5.12

t

0.020

5.175

P

0.984

0.001

3 结果

难治性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抗结核的药物,会对肝脏造成较大的负担,影响肝功能健康。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损伤,还会损伤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身体进一步的虚弱症状。患者常常还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和预后。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决定采用多元化护理进行干预,探究临床应用的效果。

研究表明,干预前两组的自我负担均较高且未见明显区别情况(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负担情况较参考组更低,P<0.05。这是因为护理小组对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对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的患者进行及时沟通,纾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感受,从而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自我感受的负担。干预后,参考组70.00%的依从率与研究组的相比较低,P<0.05。这是由于在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心理的干预之后,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度。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情况。

综上,给与难治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多元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显著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参考文献

[1]章淑君,曹维宁,陈华昕.多元化护理干预对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3):119-121.

[2]陈荣娇,庄荣珍,何燕,等.多元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