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变质岩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以竹山县城关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鄂西变质岩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以竹山县城关镇为例)

华骐 ,华骥 ,邵山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湖北 武汉 430034

要: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是我省鄂西变质岩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为全面掌握竹山县城关镇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依据“竹山县城关镇地质灾害调(勘)查”项目的开展实施,运用统计方法和系统分析,全面总结区内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为后续地质灾害有针对性进行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鄂西;变质岩;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1.地理位置和交通

研究区主要位于十堰市竹山县下属城关镇和潘口乡的交界区域,沿堵河干流两岸展布,区内交通以公路为主,主要公路干线为谷竹高速、G242国道(原S236)、G346国道(原S305)及省道公路,在城关镇形成东进西出、南上北下的交通枢纽。

2.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2.1内在因素分析

(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特征是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在低山丘陵地貌区,沟谷发育,斜坡多为陡坡地形,一般坡度在25~30°之间,斜坡前缘多为切割较深的沟谷地带,具有良好的临空面,斜坡局部修路建房,切坡形成人工高陡边坡,改变斜坡平衡应力条件。以上地貌不利因素都不利于斜坡的稳定性,为地质灾害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区内地质灾害均发育于低山丘陵地貌区(见图1)。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竹山县城关镇成果报告及图件编制2121.10.30——\成果报告插图\竹山插图\地灾地貌插图.JPG

图1  工作区各地貌单元地质灾害点分布图

1、河谷区 2、丘陵区 3、低山区 4、滑坡 5、崩塌 6、一般调查区范围 7、重点勘查区

2)斜坡坡形

斜坡坡形影响坡体内应力状态,进而影响坡体的稳定状态发生地质灾害。斜坡坡形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凹形、凸形、直线、阶形、复合。其中凸形和直线形属于正向类型斜坡,凹形和阶形属于负向类型斜坡。对滑坡地质灾害与斜坡坡形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区内62处滑坡中有13处发生与正向坡型,其中凸形坡8处,占滑坡总数的12.90%,直线坡5处,占总数的8.06%;49处发生与负向坡型,其中凹形坡43处,占总数的69.36%,阶形坡6处,占总数的9.68%。

3)斜坡坡度

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地形坡度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斜坡变形要具备良好的临空条件,特别是地质灾害更是基于斜坡环境的变形,不同坡度形成地质灾害的类型也不尽相同。将地质灾害所处斜坡坡度分为5个级别:<10°为微坡,10°~20°为缓坡,20°~40°为陡坡,40°~60°为急陡坡,>60°为陡崖。一般大于60°以上的陡崖地带多形成崩塌,而20°~50°之间坡度通常形成滑坡。区内灾害体所处斜坡坡度统计情况见图2。

图2  地质灾害按地形坡度分布统计柱状图

经统计分析表明区内滑坡多发育在斜坡坡度为20°~40°的区间内,原因在于该坡度范围内岩石风化物易堆积,且堆积较厚,而该坡度范围一般位于坡体中下部靠近坡脚,是降雨与坡面径流的汇集处,是坡体内外水交换最强烈的地区,不但劣化岩土体性质,而且对表部岩土体产生较高的动、静水压力,该坡度区间为最易形成滑坡的坡度。

区内崩塌均发生于坡度≥60°陡崖地带,沿断裂构造发育的陡崖、高陡人工边坡、孤立山嘴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4)斜坡结构类型

区内发生岩质滑坡数量最多的斜坡结构是顺向坡,占岩质滑坡总数的40%,主要是由于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面往往成为边坡岩体滑动的优势结构面,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失稳;相反,逆向坡岩层倾向斜坡内侧,斜坡稳定性主要受节理、裂隙的控制,稳定性较好。

区内崩塌主要发育于横向坡和逆向坡,主要是由于碎块难以沿着层面滑动,多以危岩体形式存在。

5)地质构造

从灾害点分布于断裂构造的距离关系来看,在0~200m范围内地质灾害最为发育,共发育地质灾害27处,占灾害总数的40.30%;在200~500m范围内地质灾害发育次之,共发育地质灾害24处,占总数的35.82%;在500~1000m范围的地质灾害发育较少,共发育地质灾害16处,占总数的23.88%;>1000m范围内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内断层构造较为发育,致使区内岩体破碎,岩体完整性较差降低了岩体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质,在其他不利因素作用下有利于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发育。

2.2外在因素分析

(1)水与地质灾害

在诸多形成地质灾害的不利因素中,水是最重要的诱发因子。水对滑坡中的作用主要降雨诱发滑坡,主要是通过促进滑移面剪应力增大、促使滑坡体抗剪强度降低来实现的。根据区内地质灾害资料分析,绝大多数地质灾害发生在雨季,以5~9月份为主,其次为4月和10月。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软化、潜蚀岩土,降低软弱结构面的强度,增大孔隙水压力,使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滑坡产生滑动;同时,多次的干湿状态交替变化使得岩土体开裂,产生了大量的裂隙,为地表水的入渗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使滑坡变形加速。于是,在滑坡已具备地形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水就成了重要的诱导和触发因素。

(2)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

区内地质灾害的形成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明显。随着城关镇、潘口乡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日渐增强,主要表现为城镇迁建、公路建设及居民建房等。大量的人类工程活动破坏了斜坡原始平衡状态,诱发了地质灾害的产生。区内地质灾害均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其中因公路建设切坡引发地质灾害34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50.75%;因城乡建设切坡引发的32处,占总数的47.76%;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1处,占总数的1.49%。因人类工程活动形式不同,诱发地质灾害的类型也存在差异。

区内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区,岩性软弱,原本沿着河谷或交通线路就分布有较多滑坡。因修建公路、城乡建设、采矿等不规范切坡后,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临空条件,加速了坡体变形,使得斜坡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一旦遭遇强降雨,在风化的共同作用下就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结论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类型、降雨、地震、河流侵蚀、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形地貌、斜坡坡度、斜坡结构类型、地质构造等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基础条件(内在因素),降雨、人类工程活动(外部因素)等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触发因素。据对区内地质灾害的统计分析,表明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除开基础条件外,关键的触发因素为人类工程活动,其次为降雨和风化等外营力作用。许多地质灾害都是在具备了内在因素的条件下,受到触发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

参考文献:

[1]华骐,邵山,秦超. 竹山县城关镇地质灾害调(勘)查成果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2021.

[2]华骐,王芳,杨涛,俎全磊.湖北省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集成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2020.

[3]华骐,廖媛,蒋卫萍.汉江流域(湖北段)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综合研究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2017.

[4]王占岐,刘超.堵河流域河谷地貌演化与斜坡变化分析[R].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2015.

[5]徐光黎,李雪平.堵河流域变质岩工程特性与地质灾害成生关系分析项目结题报告[R].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