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3

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于大红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  内分泌科  北京市  102200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T2DM)合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3年,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63例)。收集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糖相关指标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研究组分为三组:低Hcy组(≤10μmol/L)、中Hcy组(>10~15μmol/L)、高Hcy组(>15μmol/L),比较不同Hcy水平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年龄更大,T2DM病程更长,血脂异常、既往心梗史比例更高,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T2DM病程、血脂异常、既往心梗史、SCr及BUN是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高Hcy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低Hcy组与中Hcy组(P<0.05)。结论:年龄、T2DM病程、血脂异常、既往心梗史、SCr及BUN是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μmol/L者更应警惕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血管并发症影响因素

大规模观察性研究表明,T2M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1]。心血管疾病是世界性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除了年龄、性别、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被认为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3]。由于社会老龄化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T2MD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在临床越来越常见,该类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明确其危险因素并进行及时干预,对其临床结局改善有重要意义[45]。据我们所知,目前尚无关于T2MD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100例T2DM合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为临床识别高危患者及进行及时干预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T2DM)合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63例)。纳入标准:(1)符合T2MD诊断标准;(2)符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断标准[6];(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原发性心血管疾病;(2)合并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3)合并恶性肿瘤、凝血障碍、全身感染等;(4)认知障碍或精神疾患。平均随访3年。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T2DM病程、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及既往疾病史等)]、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生化指标[尿酸(S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究2型糖尿病合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Hcy水平将研究组分为三组:低Hcy组(≤10μmol/L)、中Hcy组(>10~15μmol/L)、高Hcy组(>15μmol/L),比较不同Hcy水平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

1.3观察指标

(1)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T2DM病程、BMI、吸烟史、饮酒史及既往疾病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血糖相关指标(FBG、2hPBG、HbA1c)及生化指标(SUA、SCr、BUN、TC、TG、HDL-C、LDL-C);(2)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心血管病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计量资料(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行χ2检验;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one way ANOVA;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年龄更大,T2DM病程更长,血脂异常及心梗病史比例更高,SCr、BUN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x±s)/(n,%)]

变量

研究组(n=37)

对照组(n=63)

t/X2

P值

性别(男/女)

19/18

33/30

0.010

0.921

年龄(岁)

68.52±5.23

54.93±6.17

13.255

<0.001

BMI(kg/m2

24.21±2.24

23.87±2.18

0.365

0.716

T2MD病程(年)

7.82±2.13

3.18±1.05

8.903

<0.001

吸烟史(有/无)

12/25

22/41

0.064

0.800

饮酒史(有/无)

15/22

25/38

0.007

0.933

高血压病史(有/无)

14/23

20/43

0.386

0.535

血脂异常病史(有/无)

16/21

25/38

0.122

0.723

心肌梗死病史(有/无)

12/25

8/55

5.674

0.017

FBG(mmol·L-1

7.13±1.39

6.89±1.21

1.210

0.229

2hPBG(mmol·L-1

15.62±3.21

14.54±3.08

0.974

0.333

HbA1c(%)

8.19±1.30

8.17±1.28

1.719

0.089

SUA(umol·L-1

355.72±50.92

334.67±48.73

1.822

0.072

SCr(umol·L-1

89.64±8.92

76.50±8.42

8.735

<0.001

BUN(mmol·L-1

7.87±2.32

5.11±1.02

6.933

<0.001

TC(mmol·L-1

4.62±1.12

4.51±1.15

0.566

0.573

TG(mmol·L-1

2.31±0.37

2.29±0.35

0.370

0.712

HDL-C(mmol·L-1

1.13±0.47

1.32±0.51

1.314

0.192

LDL-C(mmol·L-1

2.71±0.78

2.53±0.69

0.952

0.343

2.2 T2DM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T2DM病程、血脂异常、既往心梗史、SCr及BUN是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2。

表2 T2DM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变量

B

S.E.

Wals

OR值

95%CI

P值

年龄

0.513

0.072

5.264

1.433

1.102-1.973

0.023

T2DM病程

0.522

0.079

5.299

1.485

1.096-1.984

0.020

血脂异常

0.608

0.100

5.715

1.890

1.319-2.297

0.004

心梗病史

0.832

0.093

8.049

2.722

1.855-3.216

0.001

SCr

0.567

0.080

5.353

1.528

1.087-2.052

0.012

BUN

0.599

0.086

5.490

1.677

1.217-2.118

0.008

2.3 不同Hcy水平T2DM患者血相关心血管并发症情况比较

高Hcy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低Hcy组与中Hcy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Hcy水平T2DM患者血相关心血管并发症情况比较(n,%)

变量

低Hcy组(n=28)

中Hcy组(n=35)

高Hcy组(n=37)

F值

P值

心血管病死亡率

1(3.57)

3(8.57)

5(13.51)

25.698

<0.001

非致死性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4(14.29)

6(17.14)

8(21.62)

17.622

<0.001

3讨论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发生心脏代谢紊乱(包括中风、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深静脉血栓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具有强相关性[78]。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不能形成蛋白质的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可由于编码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酶的基因缺陷或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所需的重要辅因子的缺失可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6]。目前,广泛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有关,且有研究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T2MD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而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T2DM患者具有更高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910]。通过文献阅读及临床经验,我们发现T2MD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具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然而其影响因素尚未有报道。因此我们对T2MD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1)本研究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普遍年龄较大、T2DM病程更长,伴血脂异常及心梗病史者更多,且SCr及BUN水平较高;(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血脂异常、既往心梗史、SCr及BUN是T2DM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说明年龄大、T2DM病程长、伴血脂异常及心梗病史、SCr及BUN水平高的患者更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研究表明T2DM病程、SCr及BUN水平也是T2MD患者发生其他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4],这可能与本研究研究对象较少且为全年龄段患者有关;(3)高Hcy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低Hcy组与中Hcy组(P<0.05),这说明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心血光并发症及相关死亡率也会增加,有研究者发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增加5μmol/L,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死亡风险会增加32%[10]。维持正常的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至关重要,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因素的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T2MD伴高高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更应应尽早优化其生活方式。未来应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对年龄等因素进行分层研究,以更好探究T2MD、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心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综上,年龄、血脂异常、既往心梗史、SCr及BUN是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μmol/L者更应警惕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郑天圣,佟雪巍,张伊桐,等.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2,42(05):814-817.

[2]邹瀚墨,李兴升.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03):500-505.

[3]李红娟,金海淼.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2,34(09):1188-1189.

[4]张子月,王璋,钟大鹏.12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48(02):177-181+187.

[5]黄秋菊,吴军,林双,赖璐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医学,2022,28(09):1502-1506.

[6]李东晓,张尧,张宏武,王琳,王晓建,杨艳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06):1-4.

[7]田野,何亚军.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及其相关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10):1223-1226+1239.

[8]李娜,杨爽,林卫红.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2,39(08):731-735.

[9]王越,张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相互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12):1498-1502.

[10]梁丽君,张改改,冯新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22,22(06):5027-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