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李永康

保康县公路事业服务中心  441600

摘要:公路桥梁作为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其质量问题关乎民众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值得被社会重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桥梁建设的规模也在扩大,安全和质量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其次分析了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若想保障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就需重视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否则将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安全问题。而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且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体的施工难度较高。因此,施工单位应详细勘探实地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并合理采用先进技术,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使公路桥梁工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公路桥梁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技术人员在进行公路桥梁设计时,应秉持着安全原则,保证施工设计的安全性。在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路面承担着大部分的功能,更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而从公路桥梁工程的应用情况来看,承载的车辆压力较大,且土壤和山岩结构也会影响应用的稳定性。因此,设计人员需在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探,综合分析施工条件,才能提高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为此,设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路基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在进行路基设计时,应综合分析施工现场的环境,针对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路基设计方案,从而降低不合理路堤设计对公路的损坏,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第二,在路基沉降技术的应用方面。由于我国公路需按照等级进行划分,所以施工单位在应用路基沉降技术时,也应依据公路的等级和具体的施工条件,采取相应的路基沉降技术,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1]

第三,在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方面。工作人员在应用污水处理技术时,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地下水的情况等,才能使污水处理技术发挥出应有的效果,降低工程施工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二、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易出现的问题

(一)孔结构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孔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气孔位置问题。导致气孔位置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井筒间的缝隙较宽或者振动棒的振动不规则,都会影响到气孔位置的精确性。鉴于此,工作人员应重视气孔位置的确定工作,在进行井架施工之前,需通过具体措施,推测出井架的位置,并使井架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此外,工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注工作时,为保证芯管位置的精确性,应使用起拱构件,确保工程的有序进展。

第二,气孔坍塌问题。在混凝土浇注工作完成后,若施工人员出于某些原因,早于规定的时间,进行抽芯工作,就会导致气孔坍塌的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应严格把控抽管时间,并按照规定定时旋转管道,而且在抽管时,也要秉持着匀速的原则,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气孔坍塌的问题。

第三,工作人员的预应力不足。在施工过程中,若工作人员的预应力不足,就会桎梏工程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施工开展前,工作人员就应落实好构件的隔离工作,从而降低因预应力不足而发生事故的概率,从而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2]

(二)路面下沉

路面下沉是公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路面坍塌。在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若部分砂土没有被充分压实,就会对承载能力造成负面影响。而在桥头填土工作中,由于桥头填土机的应用效果不佳及回填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就会影响施工效果,从而提高造成路面坍塌情况的概率。

第二,刚性差异。对于路面下沉问题来讲,刚性差异也是导致该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虽然桥面结构与路面结构存在相似性,但是桥面与路面存在着刚性差异,简而言之,就是与公路相比,桥面的承载力更高一些。因此,由于刚性差异,在某些路桥的过渡阶段,路基路面容易出现下沉的情况。

三、公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一)软土处理方法

设计人员在进行路堤和路堑的设计时,应结合理论和实际,综合分析施工过程的重难点[3]。为保证路面的平整性,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路堤填筑材料,避免因材料问题,造成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此外,对于不同等级的公路,设计人员应制定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

若要将路堤作为软土地基,就要注意路堤的变形与稳定。为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路堤的设计工作时,应考虑到路堤的变形问题,在设计方案中,需注重保证路堤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后续施工的有序进行。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若仅是提高路堤的平整与稳定,则难度并不是很高。但公路桥梁工程在保证路堤平整和稳定的同时,还需有效降低路堤的沉降量,这就对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公路桥梁工程的基础结构,工作人员需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刚度的目的。为此,可以从材料方面入手,通过采取砂、石灰等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条件,提高抗侵蚀能力,从而保障工程质量

[4]。鉴于此,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砂浆搅拌式工作桩,都是利用此原理,实现土壤综合胶质含量的提高,从而保证土壤的强度。

此外,对于软土的处理的方法,挤压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固土灌注桩,挤压混凝土层,有效减少固态颗粒与固态混凝土之间的承载力间隙,从而达到增强承载能力的目的。

(二)基础斜坡排水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在基础斜坡排水设计中,多数会选择以下设计方法。为保证排水效果,设计人员应先根据具体施工环境,计算出边坡和中间隔离带的总排水量,再推算出排水沟的深度及宽度。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在进行路基的排水设计时,应重视中间分区的隔离带的排水设计工作,并对隔离区部分加入防渗层,提高防水效果。此外,在防渗层施工结束后,还应落实好防渗层的积水处理工作,从而保证施工效果。

(三)强化基础的设计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填石方法和挤压法是常用的施工方法。填石方法,就是通过加入碎石,增强软土地基的抗压和防护等功能[5]。为保证填石方法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工作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才能保证路面的平整性。而挤压方法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施工类型,简单来讲,就是软土填筑法和填筑法的综合运用,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挤压法的工作流程是通过挤压施工振动装置,实现对软土地基的振捣,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通常情况下,公路桥梁工程会选择振动器作为振捣装置,实现软土粉尘颗粒和地基的组合,并利用挤压施工装置,加强施工效果,从而提高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

(四)路面地基强夯法

简而言之,强夯施工技术是通过动力达到加固路基效果的一种施工技术。通常来讲,为保证该技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工作人员会根据工程状况,灵活调整施工工艺。一般情况下,粉质土和砂质土都可以应用这种工艺。而强夯施工法是利用重锤对软土地基的缝隙进行挤压,从而对原有土体进行改善。而且该施工法还可以挤压土壤中的水分和气体,从而达到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的路基路面施工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工程。因此,施工单位应意识到该工程的重要性,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并在实践中总结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简析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大众标准化,2022(09):89-91.

[2]何昆,杨柳俊杰.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05):121-123.

[3]刘德辉.公路桥梁工程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21(10):211-212.

[4]杨卓伟.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7):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