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工成本对管理效益产生影响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企业人工成本对管理效益产生影响的思考

李丽君

承德热力集团公司(承德环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其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自身的能力建设。积极寻找自身与同行业之间的差距,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引导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投入与产出是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人工成本  管理效益影响  思考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垃圾发电行业环保设施投入加大,而燃料价格持续上涨,燃料质量下降及供应量不足等因素使企业普遍存在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的状况,人工成本利润率波动较大。我通过对所在企业抽取的相邻两个年度数据人工成本变化比较,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设置岗位、配备人员、制定薪酬考核、加强人员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企业发展不断变化,以绩效优先、多劳多得为原则,将职工薪资、福利与企业效益产出紧密结合,形成能增能减的分配机制,使企业经营风险和效益能够被充分的分担和共享,达到有效控制人本成本实现企业稳步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 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及效益变化分析

企业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均利润率是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营业收入;

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工业增加值;

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工成本;

人均利润率=利润总额/企业职工平均人数。

1.人事费用率,表示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

人事费用率较上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公司虽然以多种方式降低各项成本,但是垃圾量仍然不能满足生产负荷,造成公司成本增幅较大。

2.劳动分配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占企业新创造价值的比例。

劳动分配率较上年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国家政策对环保指标大气污染排放物要求更加严格,环保投入加大,全年发电量较上年偏低,社会保险费增长,人工成本上涨,利润下滑,是导致劳动分配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3.人工成本利润率,表示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与人工成本的比例。

人工成本利润率较上年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由于国家政策原因,我公司与集团沟通确定降低发电量及上网电量,因此收入比上年减少,利润也相应减少。

  4. 人均利润率,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润总额与企业职工平均人数之间的比率。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实现的利润额。

人均利润率较上年减少的主要原因为:除国家政策原因,发电量较上年度降低,燃料供应不足等因素外,采购成本也随之上涨,人均利润率较上年度有所减少。

人工成本各项构成单位:万元

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人工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推行属地管理模式的有效监督,减少无效的人工成本消耗。

2.对标科学规范的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同行业还存在差距

3.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还未在公司各级员工中形成共识。

4.还应加强工资总量控制,充分发挥其约束、调控和激励作用

5.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生产岗位男工45岁以上人占生产岗位男缘员工总人数的24.36%;生产岗位女职工40岁以上人占生产岗位女员工总人数的58.82缺少新技术年轻人才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相应措施:

1.根据公司直线管理模式,在人工成本投入的过程中,自上而下、人对人、岗位对岗位的推行属地管理和职能管理,进一步减少无效的人工成本消耗。以绩效优先、多劳多得为原则,将职工薪资与企业效益产出紧密结合。注意坚持公平性原则,做到分配数量与职工的劳动贡献相结合,实行按企业经营指标月度考核确定奖金基数,实行百分考核体系,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有关人工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薪酬向高贡献、高技能、工作复杂等关键岗位倾斜,使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

2.制定科学规范的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相关管理制度,做好人工成本的预测和分析,结合企业本身情况,以经济性为原则,薪酬水平须与公司的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保持一致。进行工资总额全面预算及人工成本分析。按照年度的工作安排,对年度内的工资、奖金、福利、社保等人工成本支出情况进行认真统计分析优化人工成本结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人工成本的统计、核算与分析,把人工成本管理同预算管理结合起来,推行对标管理制度,将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融于日常工作管理之中,在预算人工费支出的基础上,制订标准人工成本。

3.提高企业对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认识,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的控制体系,即从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进行弹性控制,从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进行比率控制;同时加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对策,寻求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有效途径,使总体生产效率上升幅度大于工资增长、总人工成本相对总产值的比例下降。并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水平,以保证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实现双赢。公司各相关部门严格审核人工成本中的每一项支出,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开支和无效投入,以减少人工成本费用

将人工成本管理理念组织宣贯,每名员工对各项费用的使用统筹规划,细化分析,做到上下贯通,管理者及时掌握,及时控制,及时调整。。

4.控制工资总量,充分发挥其约束、调控和激励的作用,提高企业的人工效率。工资总额水平的控制以及各类人员工资水平合理拉开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在增加职工收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同时,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

5.建立合理的企业组织架构,制定人员聘用、培训计划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及生产操作水平针对员工年龄偏大的实际,结合岗位设置和关爱员工多重考量进行合理调整加强内部培训体系建设,实现多种培训方式,帮助员工实现自我需要,使工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以岗位和技能做为定薪的基础标准员工岗位和技能发生变动时,其薪酬同时进行相应调整形成工资能增能减的分配机制,使企业经营风险和效益能够被充分的分担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