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施工中的海事法规与环境监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船舶与海洋工程施工中的海事法规与环境监测研究

姚华冬

盐城市如航船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200

摘要:海洋作为一个巨大的自然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它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利用海洋构筑物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研究,其中以海洋建筑平台最具代表性。海洋建筑平台不仅可以提供人类居住、休闲娱乐场所,还能够用于气象观测、灾害预警、科学研究等多种用途。但由于长期受到人为干扰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海洋建筑平台也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和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海事法规;环境监测

引言

海洋工程蓬勃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海洋工程事故污染了海洋环境。由于我国防止海洋机械污染的法律制度还存在缺陷,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这样一个大型建设项目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促进中国海洋经济的稳定发展。一方面,这将有助于填补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立法方面的空白,完善与海洋环境有关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落实“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依法防治污染,协调治理污染,提高我国海洋设施建设防污染工作的效率和系统性。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推动海洋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实施。

1.监测系统的构成

海上设施监测系统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监测系统一般分为传感层、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等3个层次。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监测系统增加了孪生层,从而实现监测系统对结构监测、仿真、预警和决策支持等功能。信号和电源传输的缆线,将各个设备、仪器连接,形成海上设施结构监测系统。传感层由基本的感应器件(例如各类传感器、摄像头、GPS、流量计等)等部件组成,测量所需要监测的物理量,为监测系统提供基础的监测数据。需要根据使用环境、位置以及被测物的结构形式选择不同形式的传感器。

2. 船舶与海洋工程施工中的海事法规与环境监测研究

2.1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针对海洋工程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使得各项规定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是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环保标准进行监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并严惩不贷;最后是要提高公众参与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环境污染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此外,为了保障海洋建筑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开展,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范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合理处置。例如:要求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需佩戴防护口罩等必要的安全装备;对于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有害物质,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到外界环境中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也能够提升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如美国《海岸带管理法》等。此外,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和平台,导致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该系统不仅包括国家级的监测网络,也应当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多元化的监测力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保证数据质量,又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2.2建立统一的船舶试航管理规定,明确海事监管职责

目前,只有上海、江苏等地制定了船舶飞行试验安全管理规则,并根据其区域特点制定。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船舶测试是跨区域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海事管理部门必须制定统一的测试安全管理规则。制定关于船舶飞行试验的统一规范标准,首先,避免引入适当的规则,不一致和管理措施的差异;其次,可以对海事部门的监督责任进行更高级别的监管,并采用统一的执法标准。第三,它可以引起人们对更广泛的造船厂,船东,测试组织和船员飞行测试安全的关注。

2.3临时施工场地管理

施工时尽量租用附近居民房屋作为施工营地。如有临时施工场地,设置旱厕,生活污水经过收集后定期送附近农田用作农肥。工程临时施工基地尽量利用已有的场地。预制件生产和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生产废水,收集后进入沉淀池,上清液回用预制件养护水。施工机械维修产生的含油废水收集后经过沉砂隔油和消毒处理后回用洒水和预制件养护水。

2.4提高可靠性

智能船舶的研究涉及控制、机械、电气、动力、推进等多个复杂系统,需要可靠的系统作为支撑,因此船舶可靠性至关重要,将影响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船舶的安全运行。智能船舶的可靠性与智能应用、适用场景、时间、规定功能等多个因素有关,应进行大量实验,对实验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进一步判断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此外,智能船舶的可靠性还需要从研制、实施直到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评估。

2.5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动试航服务机构专业化

在飞行测试期间,由飞行测试服务机构派出的机组人员对飞行测试的安全性负有重大责任。现实情况是,许多试飞机组人员都是临时组建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航运公司的活动涉及船员管理,船员招聘,工作分配,新船测试,造船等。栋船舶测试只是大多数航运公司的活动之一,飞行测试的专业化是不够的。要提高船舶试飞准入门槛,不断提高试飞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内部飞行试验组织应高度重视飞行试验服务,建立系统的流程和相对固定的飞行试验团队,不断提高团队的专业水平,避免一系列因暂时失败、人员合作不便等问题。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试验服务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实行诚信管理机制,为试验服务机构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6 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

为了有效地治理海洋工程的环境污染,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监督过程,并形成一个长期的监督机制。首先,在监管领域,一个部门的工作无法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应建立一个协调机构,协调各部门防止海洋设备污染的职能。在有效的法规和监管机制的框架内,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充分协调与合作,从而带头努力防止海洋工程设施在该国海域的污染。在监管问题上,只有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才能有效打击海洋工程污染。二是从源头控制海洋工程污染,可以考虑组织有施工知识的监督人员作为观察员定期到施工现场,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动态监控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施工活动和垃圾处理程序。其次,在检验内容时,对海洋工程建设中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全面检测,特别是易分解、易氧化的特殊材料,应高度重视。所有排放物、临时排放物、垫片和施工现场施工方自己的检验记录,应长时间检查,记录内容是否符合现场条件,严重处理不符合不按规定管理的行为。为了进一步提高船舶设备污染防治的效率,必须在施工中抽取污染物样品,登记,及时报告监测结果,特别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中的有毒、有害和易氧化物质;建筑工人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否故意将有害物质排入海水;建筑机械工作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开展海洋污染防治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洋建筑平台作为海上施工作业的主要场所,其产生的废气、废水等会对周边海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通过开展海洋建筑平台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及时掌握和了解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或防治,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与稳定。总之,海洋建筑平台环境监测还是评估工程项目环保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客观反映出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效果以及存在问题,海洋建筑平台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马也.大气污染中环境监测治理技术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3):68-69.

[2]杨国兰郭坤.大气污染原因和环境监测治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7):42-43.

[3]张世乾.环境监测治理技术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7):71-72.

[4]张天载.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与对策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12):29-30.

[5]周金凤.环境监测及其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应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1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