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化工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究

刘玉才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211

摘要: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化工企业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化工企业的落地,经过在企业不断地摸索、实践,同时结合企业现有的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以现运行的制度、体系为基础,参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设备管理体系、制度标准,依据“先进、适用、持续”的原则,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制定了以风险管控为中心的设备安全管理、以运营为中心的设备保障管理、以可靠性保证为中心的检维修管理等一整套的化工企业设备管理体系。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能够统一思想,指导化工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1化工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的意义

设备是物质技术基础,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化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以设备为研究对象,以风险管控为中心,追求设备的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管理。

化工设备管理作为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中,设备安全管理搞好了,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秩序正常。做好相关的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从根本上保障设备安全、高效、长周期、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生产管理更加规范、企业良性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化工企业以现运行的制度、体系为基础,参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设备管理体系、制度标准,依据“先进、适用、持续”的原则,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不断建立并完善以风险管控为中心的设备安全管理、以运营为中心的设备保障管理、以可靠性保证为中心的检维修管理的化工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化工企业还应围绕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即设备决策与形成阶段、设备使用与维护阶段、设备闲置、报废阶段。明确设备管理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队伍保障、资源保障、信息平台保障。

2化工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

2.1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初始阶段管理:设备决策与形成阶段

2.1.1设备与备件的设计选型:

设备设计选型应根据生产系统需求选择,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修方便、环保节能、生产适用”等原则。在可行性研究、基础设计、详细设计、设备选型阶段制定相应的过程控制措施,明确所需的设计单位资质和设计选型所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设备制造、安装的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确保设计文件的规范签署、设计变更管理有效执行、潜在的重大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等。

在设备选型论证(评估)时,应优先评估安全性。选型评估应包括设备的安全性、合规性、环保性、节能性、经济性、技术先进性、操作维护维修便利性、质量风险等因素;应充分考虑设备使用过程中安全防护、保护措施,包括报警、联锁设施及设置等,综合考虑,择优选择。

技术指标评估,通常需评估设备的安全性、环境危害性、工艺适应性、性能或参数比较、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维修性、通用互换性、节能降耗性、可循环性、易安装性、设备使用寿命、备件供应、售后服务、法规符合性、用户信誉度等主要事项。例如:在设备装置、仪器仪表及管线选型与施工安装时,应考虑在工艺生产和输送过程中,以及夏季、冬季对设备、管道、仪表等进行绝热及防冻(伴热)、防晒要求。

总之,设备设计选型应考虑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应优先考虑目前运行成熟稳定的同类型设备,同时备件供货便利、周期适当等方面的内容。

2.1.2设备、备件质量源头控制

通过精准申报、过程控制、严格验收,确保使用效果和生产系统安全。物资备件需求计划需经过评审。备件物资评审计划应当考虑以下内容:申报原因、本次使用周期、是否达到周期、单价及总价费用,原则上必须附带图纸、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包括:材质、尺寸、热处理及其它特殊要求)、执行标准等。根据备件重要程度,选择性的开展供应商的考察,确保备件源头采购质量。

严把备件物资验收质量关,依据合同要求、标准规范,严格落实备件物资验收环节。根据设备招标或采购文件、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度规范等相关要求实施验收过程,主要包括:查看合同、报检单等报检资料技术条款,确认验收依据,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开展验证工作。对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提供的强检报告等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收集验证。同时外观应完好,无缺陷,无污染,规格型号相符,标识齐全,尺寸精度、相对位置精度测量。还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开展成份分析、机械性能检测等多手段全方面的检测工作。

完成备件的验收工作后,应当形成验货记录,主要包括:参与人员、验货地点、验货时间,验货内容、验货方式、验货标准、验货记录等内容,验收不合格的物资应当做退换货处理。

2.1.3设置关键观察点,落实设备监造管理

专业人员开展监督制作,以确保制造的设备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需要。新制作的设备必须经专业人员进行评审确认,对以往出现的故障问题在本次监造过程中要提出建议并且进行优化调整。开展制作全过程的监造工作并指定专人对过程关键控制点进行管理和记录。监造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监造能力,根据设备设计、制作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核查确认所有设备图纸、制作加工工艺,确认所有优化项目已进行相应调整。另外,根据设备全过程制作工艺辨识过程关键点、质量保证重要控制点,评审制定设备监造记录,进行全过程跟踪、验收记录。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开展原材料的复核,对到货后特种材料、关键部件、接触腐蚀性介质及其它特殊要求的原材料必须全部进行材质复核。同时根据辨识的关键控制点,现场对设备加工、安装过程对照设计文件逐项进行验收,尽可能保留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监造过程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与制作单位沟通确保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存在制作过程中变更的,要按照变更管理开展相关分析、辩证工作。

2.2合理开展设备维护保养

日常维护保养。擦拭设备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运行;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处理;做好设备辅助电气、仪表等系统、附件的检查维护,保证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测量、联锁等的真实有效性。

定期维护保养。对设备局部进行拆卸、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设备油路、管道,检查、更换设备安全、辅助附件,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保持设备及其辅助系统的稳定有效运行。

明确设备维护保养完好标准,并定期开展相关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安全防护、联锁装置齐全有效,线路、管道完整,设备零部件无缺损;设备内外清洁,有无灰尘、油污、结晶物、锈蚀、无跑冒滴漏等现象;按时加油、换油,滤油,设备的油视镜、油杯等齐全,油位标识醒目,油循环管道畅通;对所有备用设备定期进行盘车和切换,正常备用期间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和交接班制度,操作、维护维修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结构和原理,遵守操作规程,正确、合理地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可靠,安全阀、防爆板、报警联锁装置等按规定时间进行校验、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加强设备机械完整性管理,完善“动、静、电、仪”设施的完好标准。设备机械完整性管理可以采取技术改进措施和规范设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整个系统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完好性。完整性管理工作具有整体性、全过程、动态、需持续改进的特点,通过定期对设备完好状态进行评价,确保设备符合完好标准要求,同时确保设备符合安全、环保、节能、品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韩星.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机械,2015,15(8):47-49

[2]王延明.危险化学品管理模式浅析[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8,24(6):18-19

[3]王兆洋,王卓,刘颖.浅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中国化工贸易,2009,(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