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视角下企业预算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3

财务共享中心视角下企业预算管理研究

李娜

211382198108124441

摘要:在财务共享的基础上,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集团的长期、稳健发展,从而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存问题,提出了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对策。

关键词:财务共享;预算管理;优化

财务共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财务处理、组织架构及流程的最佳化为核心,将集团内部各个分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及会计处理流程,并以此为目标,建立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并交于一个共享中心处理,以提升财务资料的搜集与分析的效能与品质,加强财务控制,为公司带来更大效益。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即时控制,加强了跨界融和的协同效应,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经营品质和经营效益。财务共享是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它基于财务业务,利用大数据、财务云、AI等信息技术,对财务业务进行集中处理,对管理体制以及流程进行梳理重构,实现业务规范化、集约化处理。与常规财务管理相比,财务共享业务呈现集中化、业务一体化和战略性财务专门化等特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思想,它通过整合信息、数据、业务、人力资源,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业务类别,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实施、执行、控制、分析、考核等多种过程来进行成本控制,达到统一规划以及动态控制的目的。这种管理模式有全面性和战略性两大特征,前者主要体现在覆盖范围广、全过程跟踪、全员参与等方面,体现了闭环管理的特征。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型和思想,是由企业的战略目标所决定的。

1.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存问题

1.1人员思想意识淡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尽管一些集团公司已经搭建了一个财务信息共享的平台,但是很多公司并没有把它与全面预算相融合,这就造成了公司高层和员工对这两种管理模式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它重视不够,在工作中还采取了一些常规的方法来进行预算编制、实施和执行,使得执行的成效并不理想,并没有达到公司的期望。

1.2组织结构不够健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集团公司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但由于其运作成效不够完善,导致了预算执行不顺畅,其原因表现为:组织架构不够健全,导致预算决策、编制、执行机关职责不明确,无法建立起完善的协作和制衡的工作机制,影响了对系统的指导和监督,各项工作的执行缺少系统规范,对整体预算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程序化执行产生了障碍。

1.3预算编制方法单一,预算目标不够合理由于在预算制定和实施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调查的重要性,并对市场状况的分析和对决策的理解不充分,致使预算指标的科学性和弹性不够,在影响因子产生的时候,没有根据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造成了预算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计划脱节。一些集团公司采用的是常用的增量式预算,但由于其使用的方式过于单一化;或基于以前一年的财政预算资料,没有根据现实发展状况选取合适的编制办法,造成了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1.4监督考核制度缺乏,预算执行偏差较大

目前,一些集团公司的企业对此缺乏足够认识,致使其缺乏足够的力量来对其进行有效检查,从而使其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利于集团企业的发展。在集团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评估系统来约束员工的工作,但由于公司高层只注重对员工的管理,而不注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总体提高。由于缺乏对预算执行者的监管,致使其在实施相关工作中容易受到以往工作的影响,具有主观意识,无法严格根据规定落实有关工作内容,导致执行实际效果与预算目标存在较大偏差。

1.5信息整合能力较差,存在信息壁垒现象

在财务共享的基础上,尽管集团公司使用了大量的财务软件,对公司的整体财政进行了改进。但是,对整体的预算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对各种资料的整理还停留在逐步向上的阶段,综合水平很低。这种缺陷导致了集团内各个分公司之间的“信息孤岛”,导致了集团内部企业不能及时了解其实际的经济情况,且报表中常常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缺陷,导致预算不合理、过程控制不当等现象,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

2.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策略

2.1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2.1.1提升业务能力

财务人员是企业各项财务设想落地实施的主要实践主体,其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与工作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应当关注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企业可以举办培训学习活动,提升现有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开展能力。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财务人员工作需求的不同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以基础核算工作的负责人员为例,基础核算工作的难度较低,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在将基础核算人员作为主要培训对象的学习活动中,培训讲师应加强基础财务知识的学习。对于决策岗位上的财务人员,则应该丰富培训形式,将培训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延伸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多个角度剖析企业业财融合和财务共享工作的本质,全方位提升决策岗位财务人员的能力。

2.1.2树立工作作风

提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在财务工作人员内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在思想意识层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财务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工作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与企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财务人员应该保持严谨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以较高水准要求自身,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失误。对此,企业可以将财务人员集中起来,组织学习会议,以作风建设推动工作建设,使财务人员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引导相关人员树立财务共享意识,在工作中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升级。

2.2明确转型工作目标

2.2.1塑造正确认知观念

目前,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渗透和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企业应当将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过程中,引导企业员工对比传统技术与数字化技术之间的差异,体会到数字化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优越性,进而主动将数字化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财务共享。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企业应当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统一企业各个层面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相关人员可以总结业财融合、财务共享、新型财务管理工具以及信息技术的基本信息,将其制作成宣传展板、海报等,布置在工作区域内,在潜移默化中向工作人员灌输正确的工作观念。

2.2.2制定科学战略目标

针对财务共享数字化转型升级目标不明确的现象,企业应当提高财务共享的战略定位,将财务共享的范围扩大延伸。相关人员在工作时应当做到“去财务化”,在关注财务部门工作需求的基础上了解业务以及其他部门的需求,将工作视野拓展到经济事项的全过程。财务部门需要在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业务情况等实际条件的基础上制定财务共享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目标,从实际问题入手,满足工作需求,提升财务工作的质量。

2.3完善企业组织架构

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开展财务共享的数字化升级时应当为相关工作配备完善的组织架构,为升级工作提供基本的支撑。一方面,建立三位一体的组织机构。以往的业财融合工作机制为业务组织型,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企业应当将其转变为价值组织型,将除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之外的其他经济事项部门纳入升级工作,优化以往较为简单的融合方式,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建设全面的业财融合与财务共享体系。在三位一体组织机构中,前台业务应当与基层财务工作及时对接,根据客户需求收集相关信息,并将其上传至财务共享信息中心,供其他工作环节的相关人员随时查阅。财务共享中心介于基层工作与管理工作之间,将各个层次的财务信息整合到一起,由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与上下游各个部门及岗位进行业务对接和财务沟通,统一管理数据口径。另一方面,搭建一体化融合机制。专业化的分工将各个部门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作流程的人为切割,不利于业财融合以及财务共享工作的推进。企业可以建立一体化的融合机制,实现业务流、财务流、资金流的一体化。相关人员可以从组织、管理、流程、技术等多个体系的建设工作入手,从宏观视角搭建融合工作体系,为数字化升级创造组织环境。

2.4完善财务管理工作

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适应性不强,与实际市场环境和行业发展需求存在偏差。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程度,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2.4.1深化业财融合

财务共享工作的基础建立在业财融合建设上,在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提高业财融合的深度。企业应该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建立通畅的交流渠道。这一工作可以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帮助下进行,通过线上交流增强信息沟通和共享的时效性,降低沟通成本。当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经营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时,企业需要避免各自独立的情况。为此,企业可以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单独的沟通部门,将业务和财务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纳入其中,互相学习。

2.4.2优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战略目标、现有资源等实际情况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可以将业务战略作为工作中心,确定业务工作财务规划的输入和输出要求,在业务目标、财务资源以及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各个业务单元的财务规划。对于不同的业务内容和经营对象,相关人员需要根据生产及工作的成本规划预算。此时,企业可以使用差异化管理策略,使用不同的KPI结构开展不同战略意图和经营主体的业务。

2.5设立技术应用路径

首先,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数据信息的标准化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交流的难度,减少了数据工作的工作量,使业务和财务信息能够实现快速和高效传递。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可以增强OA及一体化平台功能,将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建设延伸到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无纸化办公,将各类信息上传到线上系统和平台当中,实现经营信息和管理数据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逐项统一数据口径和格式,避免财务共享工作因数据格式出现问题。在数字化升级过程中,企业应该逐步扩大业务信息的数字化记录范围,增加数据颗粒度,从多个维度处理财务信息和数据。其次,在准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互联。在现有系统对接问题尚未出现较为高效、科学的解决方案时,企业可以利用RPA技术实现互联互通。作为一种准智能技术,RPA技术能够在不改变系统底层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平台和软件之间的自动化操作。该技术在实际工作中仅能在既定规则的引导下处理简单重复的工序,因此称为准智能技术。最后,利用智能技术盘活数据。企业需要将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与财务共享结合起来,建立智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信息技术的数据挖掘功能为基础,建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云凤.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22(7):146-148.

[2]刘福蓉.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