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法行新生儿股静脉斜刺采血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直视法行新生儿股静脉斜刺采血的体会

张琼燕

海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海南海口    570311

摘要:目的  采用直视法行新生儿股静脉定位斜刺采血,安全操作简易,节省护士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因成功率高,减少反复给患儿造成痛苦,减少感染的几率,利于患儿的康复。方法  直视法。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屈膝外展,操作者抓住患儿膝关节处固定大腿,在大腿的上1/3处即可出现一个倒立的三角形隆起(中间隆起周围凹陷的倒立三角形,即股三角)。目测确定股三角区域,股三角的底边与尖部距离约3-4cm,用0.5%安尔碘消毒液消毒皮肤2次,范围超过5cm,在股三角尖部采取倾斜式以300角朝着底边的中点刺入,见到回血,固定针头,根据需要血量抽足后拔针。触摸法即在患儿腹股沟中点处触摸股动脉搏动点,在其搏动点的内侧0.5cm处采取垂直或倾斜进行采取血标本结果  直视法平均采血时间2.9min,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1.8%;触摸法平均采血时间7.5min一次性穿刺成功率76.5%,二者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直视法可明显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直视法定位、股静脉、采血

股静脉穿刺是新生儿临床上采集血标本常用方法之一,股静脉属于深静脉,在穿刺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是见不着的穿刺,因此在穿刺时体表的定位决定着穿刺的成功与失败。常规的采血采用触摸法定位:即在患儿腹股沟的中点处,操作者使用食指触摸股动脉的搏动点,在其内侧0.5cm处采取垂直或倾斜式进针采取血标本。但因现在孕产妇营养充足,导致大多数新生儿体胖或碰到病情危重、休克患儿时,股动脉不易摸清,在穿刺时存在定位不太准确的弊端。经临床实践,笔者发现一种简便采血的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本科收治患儿165例次,其中男97例次,女68例次,孕龄28-41周,日龄1-28天,体重0.75-4.2kg,阿氏评分3-10分,采血量1-16ml,采用直视法97例次,触摸法68例次。两种采血法的新生儿性别、孕龄、出生日龄、体重及阿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采血方法①直视法。患儿取仰卧位,同时固定其大腿于外展位,呈蛙状,将腹股沟区垫高2-3cm,充分暴露局部皮肤[1],在大腿的上1/3处即可出现一个倒立的三角形隆起(中间隆起周围凹陷的倒立三角形,即股三角)。目测确定股三角区域,股三角的底边与尖部距离约3-4cm,用0.5%安尔碘消毒液消毒皮肤2次,范围超过5cm,在股三角尖部采取倾斜式以300角朝着底边的中点刺入,见到回血,固定针头,根据需要血量抽足后拔针。②触摸法。按常规操作进行。

1.2.2评价指标:计算采血时间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1.2.3统计学方法:所得评价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x2检验

2.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效果比较见表1。

方法

例次

采血时间

(min.x)

一次穿刺成功

例次

%

触摸法

直视法

68

97

7.5

2.9*

52

89

76.5

91.8*

与触摸法比较*P<0.01

   上表可知,97例次直视法定位采血标本;一次性穿刺成功89例次,占91.8%;触摸法68例次中一次性穿刺成功52例次成功率为76.5%,两者比较,直视法定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说明直视法定位采取血标本,可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少血管的损伤。采血时间相比,直视法定位平均为2.9min,触摸法定位平均为7.5min,两者比较,直视法定位明显地缩短了采血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讨论

3.1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2]。在患儿四肢浅表静脉很难采到足够的血量,故临床常采取股静脉采血,因是见不着的静脉,故其在体表的定位决定着穿刺成功率。另外,新生儿可供穿刺的股静脉较短,且循环障碍、病情严重等患儿的股静脉波动较弱,易会增加股静脉穿刺的难度,极易造成穿刺失败[3]。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其与股三角存在着密切关系。股三角是位于大腿的前面上部,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中间隆起,周围凹陷的三角形(在绷紧皮肤的情况下呈现出),即上界(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和长收肌构成的肌性凹陷。从外向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及其分枝,其中股动脉是髂外动脉的延续,起始于腹股沟韧带的深面,同股静脉和股神经一起进入股三角[4]。另腹股沟下缘有一长约3-4cm呈漏斗形隆起的股鞘,鞘内2条纵形的纤维隔将鞘分为3个腔,外侧容纳股动脉,中间容纳股静脉,内侧形成股管[5]。笔者根据股静脉与股三角的生理解剖关系,采用直视法定位行股静脉采血,在股三角的尖部采取倾斜式以300角进针后朝着底边中点刺入能够达到抽取股静脉血的目的。

3.2直视法定位与触摸法比较。使用触摸法时,操作者是在大腿根部摸到股动脉后定位,如碰到危重、休克或肥胖、哭闹的患儿时,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摸清股动脉搏动,导致定位不准确而影响到穿刺成功率。对于危重、休克患儿则难以及时了解内环境情况,影响到抢救用药。另外触摸时还需消毒手指这一环节,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且耗时。采用直视法定位,只需握住患儿膝部,绷紧大腿部皮肤显露出股三角后就立即找到穿刺点,不会因为摸不到股动脉搏动而导致穿刺失败,故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给危重、休克患儿赢得抢救时间,利以康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减少了反复穿刺的次数,减少了损伤,减少了感染的几率。减少了因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出血而形成血肿,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本组结果显示,直视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触摸法,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另采血时间两者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直视法优于触摸法。

参考文献

[1]刘宜玲,鄢建华,杨佳,划线定位斜刺法对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544-3545

[2]江春香、马梅峰,直视法行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13),56

[3]顾芳华,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方法比较[j]医药前沿,2016,6(13):312-313

[4]吴德昌、孙殿久、金保纯、宋玉良,人体机能解剖学,科学出版社1993.389。

[5]席焕之、曾志成,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