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检测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建设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检测工作探讨

王学荣

372501197510036048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给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开展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实体质量监督检测工作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传统的检测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工程实际需要,想要充分发挥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价值,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对实体质量监督检测工作进行创新与完善。基于此,文章将围绕该检测工作对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展开分析,探讨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有效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检测工作

引言

通过综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交底工作由来,考虑到近年来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与原有实体质量监督交底的不匹配性,结合各级关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质量标准化监督交底概念。文章阐述了质量标准化监督交底工作的目的和作用,并结合成都市新都区质量监督交底经验,对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流程、方式及内容进行探讨。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针对建筑设计、施工、审核环节开展监管工作,不仅包括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同时包括政府监管机构、第三方监督机构。其中,政府监管机构、第三方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建筑工程外在质量;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负责监管建筑内在质量。尽管不同监管机构的分工不同,但都属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主体。

 2建设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检测工作探讨

2.1健全质量监管体系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需要对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使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监管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其监管体系的构建也能为各机构中的管理人员监管工作提供相关标准。建筑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企业都应参与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构建中,使体系构建中各方能够达成一致。建筑工程在建设施工中,需要对各单位的职责进行明确,使其各单位中的人员都能够参与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将各部门中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使其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推动我国建筑市场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已经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工程建设相关部门也对建设市场中的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对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执行标准进行了合理制定。针对质量监管工作现状,其监管体系在构建中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质量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基于此,我国现有的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开展监管工作时,应对现有的监管体系以及监管理念进行创新,同时还可以吸取国外质量监管工作的经验,使其可以对国内现有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以此来推动质量监管工作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推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

2.2完善施工监管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应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规范,通过学习和借鉴质量管理标准与规范,建设科学的质量监督体系,细化质量监督控制内容,实行施工全过程管控。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竣工验收等内容,科学管理各类工程报表,建设基本参数数据库,由专人负责和审核数据。管理人员还应当编制、设计与分析图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安全,科学审核计算过程,利用计算模型分析质量细节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予以管控,减少质量偏差与损失。此外,施工企业应当明确各级行政权力,注重工程人员职责监督,保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落实到每个环节中;注重项目标准化考核,将绩效指标纳入到项目建设中;注重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落实资格准入机制,引导专业人才进入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行列。

2.3优化管理模式

    由省市级质量管理部门针对下级机构落实考核评估工作、组织培训工作及业务指导工作等,下一级的县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区域内的工程质量投诉工作和监管工作,针对不同工作进行跟踪管理,并对不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这种管理模式够推动监督管理工作一致性发展与统一性发展。针对被监管企业和监理部门,可以采用分层管理方式;针对差异化管理对象,采用差别化管理方式。在对一般资质企业进行监督管理时,可以采用抽查方式、巡查方式等。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为保证施工进度,以往项目管理工作的落实会采用边建设、边审批的方式,该种方式会给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也是当前城乡快速发展背景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此类问题需要监管人员给予更多的重视,从而避免出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混乱的情况。

    2.4遵循检测工作注意事项

    在进行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严格遵守,如果忽视这些内容,也会影响到整个检测工作的实施效果。首先,需要了解检测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法制意识与责任意识,并对检测工作中的项目信息、检测次数、质量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与考察,以便更好地保障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其次,在开展监督检测工作计划之前,应当对相应的计划方案进行研究,从合理性与可行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确保检测计划能够发挥出价值最大化。最后,还需要考察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确保检测结果能够全面反映出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逐步实现监督检测工作的长效发展。

2.5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开展中,其监管水平是由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所决定的。因此工程项目施工中,若想提升监管水平应注重监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对人员进行选聘时,优先选择具有管理经验的人员,同时还应确保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住建主管部门应对现有监督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以及素质培训,培训工作还应对监管工作中的新规范、新技术以及新的管理方法进行培训,使其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能够提升管理能力,在熟悉现代化以及精细化的管理理念的同时还能提升业务技术能力,提升对技术的判断力。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还应对监管人员开展定期考核,使监管人员能够对近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以及反思。

2.6熟悉并落实技术标准

    在项目施工期间,不仅要遵循管理标准,还需要落实技术管理措施,了解和掌握施工图纸内容,优化处理施工工序。同时要考虑施工队伍水平、材料供应、机械设备、资金等问题,兼顾施工现场交通环境、气候因素。制定详细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使用网络图表示,明确不同施工环节的负责人。此外,注重技术储备与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以及施工人员,组织管理人员新技术与新工艺培训,注重技术交底工作,以保障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施工企业具备高素质、高专业施工团队,能够有效维护施工质量。建立质检制度,基于技术角度分析施工质量达到设计与规范要求,准备好相关仪器设备与工具,配置试验人员、质检人员,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尽早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建设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研究,有着深远的现实价值。因此,质量监督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必须要提高对监督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对其的创新与完善,通过提高检测人员专业素养、健全监督检测工作体系、优化监督检测工作方式、加强人员违规处罚力度等方式,来切实提高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该检测工作在工程项目的应用价值,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达标,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云.大数据时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23):69-71.

        [2]洪伟.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1(18):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