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智能化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李原春

身份证号:410222197911253533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传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分析,能够发现传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虽然可以使电气系统自动运行,但很难大幅度提高控制效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将智能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可以使电气系统的运行品质得到提高。所以,在电气行业中,如何将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相结合,是推进电气行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智能化为代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收益。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控制应用中遇到问题出发,系统阐述了其应用领域。相比于国外,我国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要积极鼓励企业与技术人员开展智能化技术的科学研究,增加应用范围与技术水平,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1电气工程系统中的智能技术特点

简化控制模式。与传统的自动控制器相比,智能控制器具有更好的紧凑性。由于控制对象具有复杂的动力学方程特性,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完全把握其控制目标,从而影响控制模式的设计。而采用智能控制器,可以使控制模型得到简化,从而避免了在操作过程中无法预测对象、模型评估不合理等问题。无人化操控。过去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在某些环节仍需要人工操作,才能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而智能控制器的运用,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利用相应的时间、鲁棒性等来实现对电网的控制,也就是说,在电气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实现完全的自动控制,员工的工作仅仅是对有关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了电气项目的人工费用。另外,通过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电气系统的远程智能控制,从而使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高精度控制。将智能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将会涉及多个CPU控制系统、RISC芯片等领域,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它在控制精度、控制效率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同时,避免电气工程中的控制误差,可以使电气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

2智能化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2.1数据收集与信息获取

现代工业生产要想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需要对生产数据与信息实时监控,而这在以往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属于难点。近年来,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工业生产信息化成为主流。利用智能化技术对传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造,可以将生产信息纳入到智能控制终端,并将生产环节各项数据信息储存,通过数据链连接,调配生产原材料,并按照生产流程生产,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能将生产出的产品信息收集整理,应用于后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实现生产信息化与自动化控制的结合。

2.2将智能化技术与电气工程实践相结合

虽然在电力工程中电力电气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对于加强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提升电力运维能力与水平,确保电力安全,降低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发挥出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智能化技术的实施与运用,仍然需要人力的适当干预和全面管理。这就意味着,电力队伍成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将会直接影响电力电气智能化作用的发挥。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技能培训与思政教育两个方面来进行,技能教育包括对先进智能化技术的理论应用与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思政教育主要从职业素养上来不断夯实,通过技能培训与思政教育双管齐下,切实提升电力队伍成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为电气智能化的有效运用创造良好条件。

2.3模糊控制法的应用

模糊控制法主要包含了推理体系的智能技术,其依托模糊化集合理论创建模型,进而对目标系统进行控制,此方法操作简单、控制精准高,将其融入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环节,可将部分相关数据录入至系统中,通过模糊理论技术对输入数据的既有理论依据进行综合计算,而后提取推导数据的输出,以此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由于模糊控制法的运行特性较为便捷,数据处理的精准度较高、效率更快,所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应用较多。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流程较为烦琐,单一的线性模型无法满足现阶段复杂数据的处理要求。因此,当前多采用非线性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模拟处理,以此提取更加精准的运行数据。据了解,模糊控制法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日常运行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当前的电风扇、电热炉等电气设备运行系统中便融入了模糊控制法;交通信号灯的快速转换则是在前后主列队一致决定的前提下,利用二维模糊控制技术进行调控,进而满足交通指挥的需求。另外,模糊控制法的通用性强,可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要求,可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经济性。

2.4蒸汽发动机的电液控制

目前,电控系统是汽机电液调节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通常采用高压防油结构,通过三种不同的结构,分别实现转速、功率和调节级后的压力。再加上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电液调节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蒸汽发动机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为例,采用智能自诊断系统后,系统的各个功能都会被分配到各个部件中。部件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某个部位的功能丢失,智能系统会将部件与系统隔离开来,并发出警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汽轮机启动后,整个智能控制系统将会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如:冲、热、升、换阀、并网、带初始负载、加载等,从而保证了机组的平稳运转。

2.5在材料选择及运输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应用,不仅可以在生产环节发挥作用,在材料选择与运输中也能实现对产品的智能筛选与运输。将原材料信息输入到自动控制系统中,通过运输平台完成材料的识别与规格选择,并根据运输路线进行运输。智能化操作模式下,能够模拟人的运行路线完成材料精确送到,避免以往机械臂固定不动的弊端。在实际操作中,技术人员要重视数据通信端的安全,将每天所需的数据资源导入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原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控制,使整个行业的结构得到优化,确保产品的质量。

结语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其不仅能提高整体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不断优化、改善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过程中的不足,鉴于智能技术的多样化特征,电力企业在应用过程中要对整体系统结构进行统筹规划,通过科学配置、合理选择,将合适的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全过程中,以此推进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振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2(11):137-139.

[2]齐航,王艳艳.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2(09):41-43.

[3]黄德强.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2(09):94-95.

[4]欧继宏.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特点及具体运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2(07):134-139.

[5]宋鹰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3,7(01):137-139+147.

[6]顾正明.探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9(28):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