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及测量要点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4
/ 2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及测量要点探析

李丽敏

130324198902103061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为工程项目展开提供诸多必要数据及资料,工程测量对建筑工程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工程测量技术可以说并不仅是工程建设施工环节中的应用,它对工程勘察设计和质量控制有着极大现实意义。建筑工程施工中测量是施工的关键,测量精确度关乎着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及测量要点,并提出实用性测量方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测量要点

一、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概论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环节施工测量是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必完成的工作,精确施工测量可充分确保建筑物体高程和平面位置适应于设计意图。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大都是因施工需要所展开的,测量时各个阶段均要和施工组织之间互相协作,以便有效确保施工测量精确度,不只是对图纸尺寸全面掌握,更要结合施工现场具体状况选用适宜测量方式。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各子工序交叉工作,地面往往受到各类施工机械设备震动及破坏等方面工作影响,施工测量标志和选点务必先考虑保管及应用便捷等问题。通常较大建筑工程施工量极大且速度极快,此类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问题务必是在展开施工之前就开始部署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测量规划,正式放样施工时则利用不同方式以强化测量内外业校核工作,这样能保障施工测量精确度。

二、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必要性

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工作地位日渐提升,决定工程开始至结束交付管理间施工各方面质量,同时提供正确方向及依据给施工操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化建筑设计及应用要求更高,不再局限于传统风格及模式上,这时提升了建筑物体施工质量,科学有效的工程测量是建筑物体质量坚实基础,更是正确引导方向。

三、控制测量工作

工程测量工作可谓是一项要求极为精准作业,各个程序都务必严格实施,从而确保测量结果能实现理想效果及状态。工程测量其间则务必确保控制测量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整体至局部,立体至平面,各个方面须达到精准状态。测量工作通常是施工开展之前进行的,因此利用的测量方式主要是导线网及三角网。

四、建筑工程测量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最关键内容则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体平面,采用放样形式充分的将其体现于实地,务必是整体至局部,基于先控制后细部分原则展开。施工测量之前应构建施工控制网,勘察环节构建的施工控制网往往是并未考虑施工需要,所以这时控制点布置和精确度都不能合理满足施工各项要求,场地平整时则会损坏某些测量控制点,这时正式施工之前务必对场地施以施工控制网重新构建,这通常是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这两方面。施工中利用平面控制网务必有效结合建筑场地实际大小和地形与建筑平面综合考虑布设形式。结合实际经验对某些相近丘陵地形,高程起伏地区选用侧边网及三角形网,通常状况较差而地形平坦则采用导线网。建筑物体密集的某些场地通常是利用方格网。地势平坦且建筑物体多、布设规则且密集的场地则主要利用建筑方格网,将方格边与建筑物体轴线相持平,这样有助于施工开展。

建筑物体定位均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把建筑物体外墙轴线交点测设至实地,确保精确度,这样才能充分确保建筑物体基础放样及进行放线。建筑物体定位策略务必考虑实际施工现场,结合实际经验决定。通常新型建筑物体务必结合其和原有建筑物体间关系进行定位,建筑物体内再新建建筑物体时则设计图纸上应给予新型建筑物体及已建有的建筑物体之间位置关系,建筑物体放线关键是按照已经测设的对应交点桩和建筑物体平面图,最终详细测设建筑物体轴线交点桩。

五、建筑工程中测量技术应用

GPS终端设备及GPS接收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等构成GPS测量技术,此技术主要是捕获卫星高度截止角再利用信息大量提取及处理,设定出实用的检测位置三维坐标图。利用GPS技术持续推广及应用更是促使建筑工程测量方式持续更新。现如今则主要是利用静态定位方式和快速静态定位实现GPS测量技术。

静态定位测量关键是应用接收机天线对GPS定位过程进行观测,整个观测并未出现位置方面的变化。之后的各项数据处理则是把接收机天线位置看为不变的量,不会随着时间变化出现变化,此类方法主要运用于高精确度要求测量中,比如基础性测量和工程定线工作。不过对精确度要求偏低的工程则观测运用时间较长。

GIS测量技术通常是重视地理数据采集和储存与管理,加上分析及三维可视化和结果输出一体化的一种有效测绘技术,此类技术主要是用于水利工程及城市规划中。不过具体运用中则因为其自身所具备的便捷优势和国内GIS数据库健全,则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定位中。该技术还具备较高精确度及低测量工作量,主要是技术更新换代快且利于储存,应用于工程中也使得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也提高了测量工作实际效率,野外测量工作量相对减少。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系统于被测二维影响里有效提取三维信息,再利用被测区域多点影响拍摄及提取,从而获得测量工作中所需各项信息。数字成像技术往往是用于地形复杂且相应测量难度较大的环境下。建筑工程完工后则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可充分实现建筑应用时会出现的形变,展开变形性检测。运用计算机拍摄的各项信息,科学合理的评价挠曲及水平位移等问题,以便充分确保建筑物体使用安全。

六、工程实例

轴线控制网布设原则及方式,导线控制网精确度和覆盖面积均适应放线要求,则为避免出现误差积累,直接按现场导线控制网布设轴线控制网。因为基础结构放线通常状况则轴线控制线偏离轴线一定间距。轴线桩点保护是采用红机砖砌于桩周围成方垛,内部灌入混凝土,利用砂浆抹好,顶端及桩头位置务必抹平,利用木方做三角架且刷红白格漆标记。

此工程是布设轴线控制桩,则地下部分是利用外控法,地上则利用内控法。基础位置线则保护层施工完毕时,务必根据建筑物控制桩给垫层投测建筑物主轴线,之后则校对轴线间距和轴线夹角与对角线尺寸。

该工程0.000以下的标高控制为基础施工环节随掘土深度,现场高程控制点向其基槽内部引测标高,利用悬挂钢尺方式从基坑上高程控制点至基坑内引测,这样可有效降低测站数目。提升引测精确度且务必重视悬挂标准物及钢尺尺长与温度进行适当校正。若是掘土快到槽低则按照该标高控制点来控制清槽拣低。八米则打一个钢筋棍,应抄上槽低且控制标高,利用拉线清槽。地下二层结构进行拆模之后则将标高返至结构之内,从而放出建筑一米线。基槽之内标高控制点务必严格监察,防止出现误差和问题,以便及时校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具体测量工作开展时应务必按建筑工程具体状况选用适宜的测量方法,此方面主要应用技术为GPS/GIS测量技术和数字成像测量技术这几种技术,通常开展较高精确度和工作难度测量时,这几类技术可为之后工程有序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工作展开时务必重视平面控制测量及建筑物体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这几个方面,以便确保建筑工程测量数据高精度、安全可靠。

参考资料;

[1]刘小春.推进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做法[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1).

[2]易勇.地质勘查工程测量中利用GPS(RTK)代替传统测量工作的几点思考[J].信息通信,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