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

高丽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225700

摘要:目的:探析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到2020年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核心,以抽签法为主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效果较之对照组,差异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干预前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较之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价值(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血糖控制均有一定意义,但是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对比,循证护理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提升护理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循证护理;常规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效果

引言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比较多见的疾病。因胰岛素分泌欠缺,人体无法对胰岛素进行科学利用诱发该病。该病基本特征是血糖水平提升。2型糖尿病是慢性代谢疾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影响患者本人的健康,需要对其实施科学治疗与科学护理[1-2]。循证护理是一种优质护理模式,其在多疾病的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3-4]。本次将我院2018年10月到2020年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核心,以抽签法为主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手段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8年10月到2020年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核心,以抽签法为主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范围65-89岁,年龄均值77.00岁;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范围66-89岁,年龄均值77.20岁。两组基本资料可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需要对患者实施口头指导,并定期监测其血糖水平,了解护理效果。

观察组:循证护理。

需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以及统计,提出循证问题与依据,并在知网以及万方等网站查阅相关资料,掌握2型糖尿病诱发原因,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开展科学护理。

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心理状况对其实施情绪疏导。通常针对不良情绪严重的患者,需在护理中保持态度认真及耐心,向患者解释2型糖尿病控制过程以及饮食细节、用药细节,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理解。针对不良情绪轻微患者,可以介绍成功案例给患者,或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方式,使其不良心态缓解。

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存在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询问患者的病情以及血糖控制器,结合患者的需求制定并发症干预计划。若使其有多尿以及口渴,应在医生指导下开展相关护理。另外,需要提醒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监督,避免其出现随意用药情况。

1.3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主要是指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且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有效主要是指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一定调整,且患者的多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主要是指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指标与之前对比,基本一致。护理效果是前两者占比之和、并发症发生率是低血糖以及酮症酸中毒发生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与护理效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效果较之对照组,差异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与护理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护理效果

低血糖

酮症酸中毒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35

29(82.86%)

5(14.29%)

1(2.86%)

34(97.14%)

1(2.86%)

0

1(2.86%)

对照组

35

10(28.57%)

25(71.43%)

9(25.71%)

26(74.29%)

4(11.43%)

5(14.29%)

9(25.71%)

X2

7.467

7.467

p

0.006

0.006

2.2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

观察组在干预前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较之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价值(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s,mmol/L)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观察组

35

8.96±1.25

4.02±0.06

23.363

0.001

9.26±0.63

5.69±1.02

17.617

0.001

对照组

35

8.89±0.85

6.25±0.52

16.674

0.001

9.24±0.84

8.63±0.02

4.286

0.001

t

0.274

25.204

0.113

17.049

p

0.786

0.001

0.911

0.001

3讨论

2型糖尿病发病到一定程度会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应加强对2型糖尿病的有效干预。常规护理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有限。循证护理以患者本人为中心,并做好病因预防与控制。并评估患者的症状,评价护理风险以及困难,结合患者的护理需求实施对应护理指导,满足患者需求,并监督护理计划落实过程,纠正其错误,保证其血糖水平以及护理效果有效提升[5]

以上研究可知,循证护理的实施,可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提升护理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张利娟.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护理效果及SDS评分比较[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131-134.

[2][2]甘菊萍.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现代养生,2021,21(16):113-115.

[3]徐月明.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比较[J].名医,2021(10):151-152.

[4]都业辉.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175-176.

[5]赵艳琴,林维宝.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