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对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高血压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对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

乔丽莎

沙雅县人民医院 新疆阿克苏 8422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对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高血压的患者4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使用常规、高血压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两种方式展开干预,观察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高血压结构化与教育课程的方式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展开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得分、收缩压、舒张压等均优于甲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实施高血压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对于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均有积极临床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结构化治疗;教育课程;高血压;护理干预;影响效果

引言:

结构化教育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将患者的需要与其自身的文化素质相联系,利用教育者与患者、患者同伴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与激励,对患者进行分阶段的、与患者的知识层次和文化背景相符的、具有综合性、灵活性的、能够符合患者个人的身心需要的一种健康教育方案[1]。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教学多采用结构化教育课程。《高血压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HSTEP)是为中国高血压患者量身定制的一门结构化教育课程,它具有内容系统全面,易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好,教材便于使用,执行流程规范等优点,在预研中获得了广大患者和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好评。为此,本研究选取部分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实施高血压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观察该种方式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高血压的患者4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患者男女比例均为1:1,患者年龄分别为42-79(60.58±3.55)岁、40-75(62.44±3.26)岁。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且患者基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甲组患者以常规健康教育的方式展开护理干预,在患者在入院的时候,会向患者分发与高血压病有关的教育手册,在管理的时候,对患者进行一些疾病的指导,同时还会组织一些关于高血压的知识和知识,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乙组患者实施HSTEP课程。

1.课程目标认知领域

①患者能对其临床症状和危害性进行描述;②患者可以说出其高血压发病的风险因子;③患者对肥胖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④患者对各种热量食物能够区分;⑤患者可以分辨出食盐量不同的食物;⑥患者可以重复运动的方式,时间,频率等;⑦患者可了解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效果;⑧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其血压达到标准。情感方面:①患者能清楚认识到自己对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②患者对血压升高的危害性有一定的认知;③患者对食物的营养价值有一定的认知;④患者对适度锻炼的益处有充分的认知;⑤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耐受性有充分的认知;⑥患者对自己的血压控制有正面的看法。运动能力方面:①患者可以运用血压表进行自身控制;②患者能正确地写出血压日记;③患者可以调节膳食,减少热量摄入量;④患者可以掌握每天食盐摄入量;⑤病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⑥患者可以按时服药;⑦患者能恰当地处理高血压和出现低血压的情况;⑧患者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心理压力;⑨能够按时做体检,做好高血压合并症的体检工作。

2.课程内容

第1节:①高血压的基本常识,主要内容有:血压的产生,正常范围,血压的等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性;②强调病人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性;③加强对患者血压的监测;④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激励与回馈。第2节:①肥胖对血压升高的影响;②饮食方面的教育,包括食物热量,减肥三大黄金法则,以及茶与咖啡的降压作用等;③对病患者进行适时的激励与回馈。第3节:①对食盐限量的说明;②运动方法、时间、次数等方面的教育;③戒烟;④用药辅导,内容有:常用的用药误区,常用的降压药种类,服用方法,不良反应,服用注意事项,并与大家交流用药心得;⑤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处理措施;⑥心理压力对血压变化及相应的监测,如:定期随访,监测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2]

1.2.3教学内容①6-8人小组进行分组教学;②课时安排:一周1次,3个课时,每个课时1.0-1.5小时;③教学工具:教学计划,教学挂图,63种食品卡片,评价调查表,课后复习问题,问题卡,分类卡,患者手册,患者日记等;④采用示教,反示教,游戏,提问,讨论,互动,同伴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及体质指数进行汇总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在这一次的观察和研究中,笔者使用了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差异,并明确两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以从数据层面获得有效的量化解释,以验证高血压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对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研究显示,乙组患者在干预后三个月、六个月是的血压控制效果均优于甲组,且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效果的比较(x±s)

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

三个月

六个月

三个月

六个月

甲组

20

140.58±10.56

145.58±6.95

83.59±7.54

85.94±6.95

乙组

20

133.68±8.64

138.94±5.06

80.67±6.03

82.69±5.48

T

-

5.621

8.495

6.003

7.564

P

-

0.025

0.008

0.016

0.033

2.2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比较

乙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于甲组,且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比较(x±s)

组别

例数

三个月

六个月

甲组

20

2.15±0.31

2.06±0.52

乙组

20

3.29±0.64

3.59±0.86

T

-

6.068

2.678

P

-

0.003

0.015

三、结论

HSTEP是我国第一个为高血压患者开设的结构性健康教育项目。有别于传统的患者教育,该项目以心理学和行为学为指导,以讲授、互动讨论、示教与反示教、图片演示、游戏等形式,以提高患者的学习体验,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3]

本次研究对乙组患者实施该种方式,其不同时间段乙组患者的用药的依从性、血压的控制效果均优于甲组患者,但体制指数未出现显著差异。说明该种干预方式对于患者各方面数据改善及健康的提升均有积极临床效果。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了HSTEP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HSTEP可显著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改善血压控制。因此, HSTEP对我国的高血压健康教育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尝试,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基层社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等边远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洪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4):4.

[2] 林晓晖.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护理对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2021, 011(027):63-64,67.

[3] 徐志浩,石秀园,蒋理添,等.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22(00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