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奶牛产后疾病的关键风险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2
/ 2

刍议奶牛产后疾病的关键风险控制

侯育浦

洛阳市畜牧良种繁育推广中心 河南 471000

摘要:奶牛健康是提升养殖效益的关键,在生产后由于身体虚弱和产奶,对体内的循环代谢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奶牛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会随着生理状态的下滑和下降。本文将通过分析奶牛生产前后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对可能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为之后奶牛养殖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奶牛;产后疾病;风险控制

在奶牛养殖的过程中,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兽医治疗成本以及奶牛的更替都会直接影响到养殖的经济效益,在生产之后,由于奶牛的抵抗力下降,可能会出现多种疾病,例如乳房炎、胎衣不下、生产瘫痪等病症,为了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养殖人员需要加强对奶牛生产环节的管理,加强护理工作,进而保障奶牛产后的健康状态,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产前饲养管理

(一)饲料喂养

首先,在干奶期之前,养殖人员需要对奶牛的饲料进行控制,日常的喂养饲料应该以粗饲料为主,尽量减少精料、多汁饲料的使用,以此来降低奶牛的泌乳功能,使奶牛乳房萎缩,在此期间,精料的使用量应该是体重占比的0.6%左右,大约是4kg,精料和粗饲料的比值最好控制在30:70左右,如果待生产的奶牛过于瘦弱需要适当延长干奶期,以此加强奶牛的体能储备;

其次,从乳房萎缩开始一直到预产期前20天,每天的精料供给应该在2kg左右,也可以结合实际的养殖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逐渐增加精料,需要注意的是,每天的增加量不宜过多,以防奶牛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增量一直增加到预产期前一周,主要是为了促进奶牛乳腺的发育,同时加强奶牛在产后对精料的适应能力,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促进胎儿发育的矿物质,例如骨料等,每天的添加量应该保持在140g[1]

最后,奶牛在生产前7天,多数会出现乳房肿胀现象,为了防止乳房肿胀过度,需要减少精料的喂养量,可以停喂多汁饲料,并降低饲料中的含盐量,防止奶牛出现便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些轻泻性的粗饲料,同时需要大量减少奶牛对含钙元素的摄入。

(二)日常管理

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需要给予奶牛洁净的饮用水,并控制水温,夏季生产时需要将水温控制在10摄氏度左右,冬季时应该在15摄氏度,同时避免奶牛饮用冰水,养殖人员需要对奶牛身体进行清洁,每天的擦拭工作应该保持在2次,在干奶后开始,每天需要对进行乳房按摩,促进乳腺发育,还需要带领奶牛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出现奶牛过度肥胖的情况。

(三)风险控制

    第一,由于在在生产期减少了精料的供给,奶牛可能在分娩后期摄入的能量较少,进而导致产后抵抗力下降,需要通过变更为更富有营养的饲料来改变奶牛的身体状况,因此需要养殖人员在前一哺乳期考虑饲料变更问题,避免在后期奶牛对新的饲料产生抵触。

第二,通常情况下,过度肥胖的奶牛在产后患病的风险比正常奶牛大,主要原因是产前增重过多,会导致奶牛在生产之后更容易消瘦,从而影响体内的正常新陈代谢,容易出现疾病,因此养殖人员需要在生产前期严格控制奶牛的体重,既要保证奶牛具备一定的体力,同时要避免出现过度肥胖的现象[2]

第三,对处于干奶期奶牛的身体哦状况进行严格的管控,应该按照奶牛所需的能力标准进行饲养,同时避免过度使用含有高淀粉的饲料,减少出现酮病的概率。

第四,养殖人员应该避免奶牛在生产之前体能消耗过度,奶牛的体能对于预防产后疾病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体能的过度消耗,很有可能导致奶牛在生产无法充分适应环境,进而引发疾病,因此养殖人员需要提前增强奶牛的食欲和干物质的摄入量。

二、产时注意事项

(一)供给营养

奶牛在生产之后,需要保证五天之内每天摄入一次营养粥,营养粥需要加入麸皮0.5kg、红糖0.5 kg、催衣排露散1 剂,并使用12kg左右的开水冲开,在引用营养粥五天之后,可以适当加入一定的精料,但是需要重视添加的剂量,在饲料中需要多添加一些高质量的粗饲料。

(二)产时护理

奶牛在生产时,养殖人员需要将产房进行封闭,避免冷风吹到奶牛身上,对于产后的奶牛需要披盖保暖物,防治奶牛出现感冒,同时需要对产房进行定期的清理,及时清除掉羊水和其他污物,并对奶牛的生长环境进行消杀处理,在奶牛分娩之后需要用聚维酮碘消毒液对奶牛的身体进行清理,在奶牛生产之后的2小时之内需要进行补液、消炎、止血,可以注射生理盐水、宫炎洁以及安络血等试剂。

(三)风险控制

在奶牛生产之后,在挤初乳时需要注意少挤、勤挤,第一天的挤奶量应该在1kg之内,挤奶的次数保持在5次左右,第二天每次的挤奶量应该在2kg左右,次数可以适当减少,以此类推直到六天之后,可以使用正确的挤奶方式,一旦奶牛的乳房出现水肿,需要立即使用“乳房水肿消”,应该连服3天,在产后的第十天,如果奶牛由于子宫感染出现恶露不尽,需要使用益母清宫液注射到子宫中,并配合使用宫净安。

三、产后保健措施

(一)精料供给

首先,奶牛在生产之后,养殖人员需要在饲料中增加碳水化合物,在泌乳早起,精饲料的每天摄入量应该在0.3kg之内,同时精料的增加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全价的营养配方,合理配置精粗饲料的比例,既要保证奶牛的食欲不会降低,同时又要让奶牛保持丰富的营养摄入

[3]

其次,养殖人员需要为奶牛提供各种维生素,应该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例如,为了预防酮病,可以使用维生素B12,同时需要重视饲料中钙和磷的含量。

最后,在进行喂养时,养殖人员应该尽量减少分组,可以按照日常管理的方式进行喂养,并合理分配饲养空间。

(二)风险控制

产后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营养的摄入方面,首先,养殖人员需要合理配置精料和粗料的配比,精料需要逐渐增量,避免奶牛出现瘤胃酸中毒,保证粗饲料的质量可以有效避免奶牛出现食欲下降,进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喂养时需要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饲料的配比;其次,养殖人员应该保证奶牛群体避免出现争斗现象,减少奶牛由于食物的竞争出现应激现象。

(三)疾病预防

1、乳房炎

乳房炎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主要分成隐性和临床型两种,隐性乳房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奶牛并没有明显的肿块,乳房温度处于正常状态,但是产奶量会有所下降;临床型乳房经常会出现红肿、疼痛症状,产奶量存在明显下降,严重时会停止泌乳,奶牛的精神状下降,最后可能导致出现败血症进而死亡[4]

乳房炎的预防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奶牛进行体细胞检测,并对泌乳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其次,加强对奶牛的卫生健康管理,在挤奶的前后都应该进行清洁消毒,必要时可以采用药浴的方式,同时对牛棚也要进行通风消毒,全面提升奶牛生长环境的卫生。

2、生产瘫痪

生产瘫痪发病较为迅速,一般不会超过12小时,奶牛会出现精神状态低迷,食欲降低等临床症状,养殖人员在保证奶牛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的同时,应该尽量减少热应激以及其他的刺激,同时养殖人员需要加强对牛群的管理和监测,并对奶牛的采食量进行观察,一旦出现生产瘫痪症状出现,应该立即进行药物治疗。

结束语:总而言之,奶牛在生产之后,体力消耗大,引发疾病的可能性较大,为了保证奶牛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养殖人员应该加强对奶牛生产环节进行管理,科学喂养,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对疾病风险进行控制,进而促进奶牛养殖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鄂文艳. 奶牛产后不发情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J]. 现代畜牧科技,2021(2):143-144.

[2]黄菁华. 奶牛的产后保健与疾病防治[J]. 中国乳业,2020(9):29-31.

[3]李池菊. 奶牛产后综合症的防治措施[J]. 兽医导刊,2020(18):125-126.

[4]刘广生. 多元化保健,将奶牛产后疾病防患于未然[J]. 今日畜牧兽医(奶牛),2019(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