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能治好?中医疗法立竿见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2
/ 2

膝关节能治好?中医疗法立竿见影

李昌麟

资中县中医医院,骨伤二科,64120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青壮年还是老年人,膝关节疾病都比较常见。尤其是膝关节疼痛,常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很多人习惯性认为膝关节疼痛是风湿,但是实际上,真正患有风湿性膝关节炎的患者并不多,大多数患者都是膝关节疼痛数月甚至数年,并且疼痛逐渐加重。实际上,膝关节疼痛与腰椎病变有较大的关联,患者如果经过西医治疗未经起效,可以尝试中医疗法,利用《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腰腿疼痛疗法,效果立竿见影。

一、现代西医解剖论下的膝关节疼痛

为什么中医说膝关节疼痛与腰、髋部有密切联系呢?我们从现代西医解剖角度来进行分析,人体腰椎处分布有坐骨神经和股神经,一直分布至人体双下肢,而闭孔神经从人体的髋部经过,这条神经经髋部向下肢延伸,膝关节是其途径的一个点位,一旦人体的腰部、髋部发生病变,会对腰部、髋部的神经造成刺激,大脑将接收到疼痛信号。虽然大脑明确该疼痛信号是从坐骨神经、闭孔神经和股神经发出的,但是无法对信号进行精准定位,不知道这个信号到底是坐骨神经途径的腰椎处发出的,还是膝关节处发出的。大多情况下,大脑在接收此类疼痛信号时,只能将其来源判定为膝关节。因此,大多数患者产生了膝关节疼痛的认知,忽略了腰痛和髋关节痛。

二、膝关节疼痛的临床表现

膝关节疼痛临床上常表现为:(1)膝关节治疗超过3周效果不理想,并且疼痛反复发作;(2)中老年女性为多发人群,一般出现单侧膝关节疼痛,无法正常活动,或者在长时间站立、行走后疼痛加剧,经过休息疼痛能够减轻;(3)膝关节经常感到肿痛,并且持续数月以上;(4)膝内、外侧为疼痛多发区域,膝关节屈伸时疼痛较为剧烈;(5)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均效果不明显。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应当掌握以下诊断要点:(1)膝关节按压疼痛,活动不顺畅,经过治疗未见起效;(2)麦氏征检查、研磨试验、浮髌试验阴性;(3)轻压患者腰部,发现脊柱旁有痛感,脊柱发生凹陷或者棘突;(4)双下肢长度不等,双侧骶髂关节明显不对称。尤其是针对长期、多次治疗膝关节疼痛未见起效的患者,要注意检查其脊椎情况。这是因为人体上腰段常发生脊柱侧弯,股神经和闭孔神经从腰部的1/2/3神经根引出,对股四头肌和股内收肌群起到支配作用,将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引起膝关节内外平衡不好,致使关节出现炎症、充血,进而引发膝关节病变。所以,当患者长期膝关节疼痛且治疗不起效时,医生必须关注其腰部、髋部的经筋是否存在异常。

三、膝关节疼痛的中医治疗依据

中医治疗膝关节疼痛主要依据《黄帝内经》中的足阙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其走行路线从双足大脚趾甲后丛毛处起始,从足背向上,到内踝前一寸中封穴处,再往上,沿着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的地方,交由足太阴脾经,继续向上经过膝盖内侧,沿着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绕生殖器官到小腹,夹胃两旁,属肝,连通胆,向上从膈肌通过,在胁肋处分布,经喉咙的后部,进入鼻咽部,继续上行连接双目与督脉会合,于头顶部出。这条经脉的一条分支从双目分出来,沿着脸颊向下,在嘴唇周围环绕,另一支则由肝脏分出,横过横膈肌,直上至肺,与手太阴肺经相交。该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肝胆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以及本经经脉所过之处的疾病。典型疾病除了膝关节疼痛以外,还包括胸痛,少腹痛,疝气,遗尿,遗精,月经不调,头痛头晕,下肢麻木等。

四、中医治疗膝关节疼痛的方法

(一)推拿治疗

  1. 按揉

用手掌中的大鱼际,或小鱼际,或掌根部,或手指罗纹面等部分,用力吸顶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然后放松手腕,做一个轻柔柔和的环旋运动,不能与皮肤摩擦,而是要对该处的皮下组织起到带动作用,带动其一起运动。这种方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还能活动关节,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1. 捏拿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用两只手或单手的大拇指对接其他手指,将患侧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和腰部的软组织提起捏拿、按揉。这种捏拿法强调的是,动作必须轻柔、缓慢、连贯,发力均匀,进行持续的捏拿,以发力能够透过表皮抵达肌肉为宜。

  1. 铲刮法

医生用两只手或单手的食指扶住拇指,用大拇指前端将患者膝关节疼痛部位或筋节索条顶住,贴着该处筋骨,向前推铲,或者使用食指边缘对髌骨周围筋膜进行松解,从而缓解疼痛。在操作时患者一般会感到较为剧烈的疼痛,但是在此之后疼痛将会得到有效地缓解,一般每次铲刮4-6下,视患者的疼痛耐受能力进行调整。

  1. 松髌法

患者取仰卧位,伸膝,医生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将髌骨关节两侧边缘卡握住,用力向中间挤压,使其分开,之后沿身体长轴上下滑动,以皮肤不摩擦,皮下活动为宜。最后,再将髌骨按照从下往上的竖直方向进行提拿,以达到增加髌骨关节间隙的目的,减轻关节压力。

  1. 点穴法

(1)痛点点揉法

用手指按压膝关节,找到主要痛点,使用单手拇指、食指指腹在痛点按压点揉。通常情况下,膝关节疼痛点位于膝关节内侧、外侧、髌骨上下位置、膝后腘窝处。对于膝后腘窝处可以使用食指、中指点揉,每个痛点点揉力度应当由轻至重,每次先点揉20次,再从重到轻点揉20次。这种方法可以加速炎症吸收,达到松解粘连的目的,尤其适用于慢性膝关节疼痛。

(2)穴位点揉法

对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穴位进行点揉,每个穴位点揉约1分钟,以感到酸痛为宜。首先是点揉血海穴和梁丘穴,点揉这两个穴位,可以改善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以达到防止肌肉萎缩的目的,尤其可以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屈伸困难;其次,可以点揉犊鼻穴、膝眼穴和尾中穴,点揉这三个穴位可以促进膝关节内润滑液的分泌,改善血液供应状况,避免膝关节在活动时摩擦感到疼痛;再次,点揉阴陵泉穴和阳陵泉穴,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膝盖下后凹陷处,阳陵泉穴在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骨前凹陷处。点揉这两个穴位可以促进下肢经络疏通,缓解小腿疼痛,软弱无力的症状;最后,点揉三阴交穴和足三里穴,以达到增强下肢力量、补肝益肾、健体强身的目的。

(二)中药疗法

  1. 中药熏洗

采用药物:鸡血藤、土元、桑桂枝、艾叶、伸筋草、透骨草、红花、防风、炙川乌、炙草乌、木瓜、威灵仙、海桐皮、五加皮、牛膝、炙乳没,以水煎之,每天对患处熏洗2次,每次约25分钟。此方可以温经驱寒、通络祛风、活血消肿。

  1. 中药内服

在中医痹症范畴内,认为膝关节疼痛属于节膝乃筋之府肝主筋,肾主骨,简而言之,就是膝关节疼痛与筋脉、肝脏和肾脏有密切关系。

若患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有触痛,关节活动受限,脉滑数,舌苔黄腻,则治疗时以清热祛湿,消肿利水为主。可使用四妙散加味进行治疗,具体方剂为:元胡、连翘、甘草、忍冬藤、苍术、黄柏、牛膝、苡米、防己、公英、地丁、泽泻、土茯苓、萆廨、泽兰;若患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并感关节局部冷,屈伸受限,遇热后疼痛减弱,寒冷时疼痛更甚,尤其是阴雨天疼痛剧烈,脉弦,舌苔发白,则治疗时以祛寒散风,止痛舒络为主,可以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进行治疗,具体方剂为:炙川乌、荆芥、鸡血藤、黄芪、桂枝、白芍、防风、五加皮、麻黄、元胡、红花、全蝎、丹参、甘草、细辛、木瓜、威灵仙 、牛膝;若患者属于肝肾虚痹,膝关节疼痛,软弱无力,行走受限,脉沉弱,舌苔淡白,则治疗时以温肝补肾,强身壮体为主,可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具体方剂为:补骨脂、鹿角胶、菟丝子、甘草、独活、寄生、白芍、桂枝、牛膝、川断、杜仲、黄芪、萸肉、五加皮、骨碎补、熟地、细辛。

经过以上的讲解,相信您对于中医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依据和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国中医博大精深,在具体治疗时还是要有专业的医生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