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与维护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2
/ 2

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与维护策略研究

张洁

身份证号:211322199507016761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维修,可以更好地提高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更好地降低各种机械设备的失效概率,保证其在最好的工作条件下,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为提高机械工程建设企业的整体效益提供坚实的保证。有关管理部门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大幅提升设备管理与维修团队的整体素质,强化管理与整体维修,在健全与完善的管理与维修机制下,降低设备故障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提升机械工程的安全效益,为行业的绿色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机械工程;设备管理;维护策略

1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开展价值

1.1延长设备使用年限

在新时代背景下,由于其所牵涉到的工艺越来越复杂,要求各学科之间相互协作。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机械项目所需的机器品种增加,因此,在进行科学地计划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机器的利用价值。大多数机械装备由于其本身构造比较复杂,为了适应工程需求,往往要在户外工作,一旦遇到雨、雪等恶劣气候,就会产生渗水现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高效的治理,就会产生各种形式的锈蚀,从而降低装备的使用寿命。科学地设备管理与常规的维修工作,可以以各类机械设备自身特点与操作环境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地维修与维修,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使工程整体成本不会继续增加,从而可以降低机械设备更新环节的成本。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常规维修,可以对其已经发生磨损的零件进行及时地替换,使其处于最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其整体效率,从而达到科学地提高其使用寿命的目的。

1.2确保提高生产安全

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维护,包括设备配置、运检、维护与保养等方面,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总体使用性能,设备会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日常生产与操作,保证了机械工程在设备安全运行下的有序与高效开展。在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中,大多数的安全事件都是由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的品质决定的,如果没有能够被及时地找到可能存在的操作问题,那么就会对后续的生产环节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在设备投入使用的全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与全面管理,使得管理人员可以严格依照制度规定,进行高品质、高水准的管理与维护,从环境管理、运行荷载调整、定期维护和更新等方面着手,依据经济与技术标准,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保,通过进行提前检查与系统维修,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与长久运行,提高其整体的安全性,降低其意外事故的概率,同时增强其安全生产和安全意识,为生产安全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

2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机械工程设备管理问题

在实施机电装备经营的过程中,装备经营体制的健全与否,将会对企业经营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机械装备的品种较多,员工的调配频率较高,会使装备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一些机械工程管理者注重降低机械装备的管理费用,适当地调节了装备的管理力度,仅注重提高经济效益,而没有在管理过程中很好地避免了一些潜在的失效风险,从而给后续的机械装备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从而使管理机的本质存在缺陷。管理力度比较弱,一些机械工程管理部门没有用大局观来不断提高管理团队的质量,忽视了对专业人才的引入与管理。在机械工程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严重地缺少专门的人才,一些工作人员本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这些都会对设备管理的最后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机械设备的进行,无法充分地、高效地发挥出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2.2机械工程设备维护问题

在使用中,机器装备容易发生零部件的老化和各种形式的磨损,从而使机器的工作效率降低。一方面,一些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地关注到对机械设备进行后期的维修工作,忽视了对其进行系统化和长期有效地维修工作,从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安全隐患和设备故障隐患等隐藏问题。一些机械项目经理过分强调时间的控制和降低费用的目的,致使一些机器在运行中出现了超载现象,从而增大了出现故障的概率。此外,在设备发生了故障以后,一些管理部门还会积极地进行相关的维修工作,但是却无法从多角度对设备具体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从而导致了人员和设备资源的过度浪费,从而暴露出了维修工作没有得到完全重视的根本问题。另外一方面,机械工程管理人员所采用的设备检测技术有一定的滞后性,他们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对检测设备与技术进行及时且全面的升级。在遇到结构复杂的大型机械设备时,他们的维修工作无法与设备的实际维修与维修需求相匹配,因此,他们对故障风险的事前预控制能力比较弱,因此,由于维修水平较低,导致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被持续地缩减,从而严重地影响到了机械工程最后的综合效益。

3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与维护主要策略

3.1加强专业人员对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与维护意识

在建筑工程中,机器的使用日益增多,这就需要提升专业人士对机器的整体管理与保养的整体意识,并提升他们在后期对机器的保养与保养。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机械装备的保养与保养,将导致在后期的运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进而导致工程进度缓慢,进而降低工程进度。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但会严重地影响工程总的工期,还会导致工程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所以,要加强对工程装备的管理与养护,把对工程装备的养护与养护作为重要工作,按照施工制约因素制定非常详细的养护与养护方案,与装备生产厂家合作沟通,做好日常的检验与养护工作。在具体的维修工作的最后阶段,工作人员要按照设备所提供的指导文件,进行有目的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针对机械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要对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并制定出相关的技术方案。

3.2提升专业人员工程设备检测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对机械工程设备进行维修与维修的过程中,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更好地保证对机械工程设备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对机械工程设备的维修与维修,并根据当前设备在运转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来加以解决,并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技术方案,从而让它可以在后期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就当前而言,很多项目都是在进行后期的机器设备的测试时,使用了光电机械一体化的设备,这就要求相应的测试人员拥有很高的维修和维修能力,在具体测试的过程中,要使用很专业的测试技术,来更精确地判断机器工程设备的问题,还能够有针对性地预见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将其问题抑制在一个萌芽的阶段,然后,当机器发生故障时,利用相应的监控技术,能够及时地进行响应,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来进行处理,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的维修和维修人员就能够提早制定出相应的计划,针对维修人员进行明确的工作分工,从而将所发生的问题加以处理,将对后期的故障问题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总体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的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关键的,不仅要用科学的指导来对其进行维修,还要继续增加对专业人才与资金的投资,从而对其进行全面地探索、开发以及先进的管理维护方式和方法,并对其进行持续地努力和探索,从而让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公司还必须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士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整体知识理论和业务能力,使用更为科学化、规范化的方法来推动设备的维修,这也可以给公司的发展提供极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吴豪,王雪霞,李鹏.公路工程建设中机械设备维护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05):181-182.DOI:10.19475/j.cnki.issn1674-957x.2020.05.090.

[2]夏令辉.探析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与维护策略[J].科技视界,2018(25):261-262.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119.

[3]张巍.基于工程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策略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8(13):50-51.

[4]晏永建.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与维护策略探究[J].智能城市,2018,4(04):165.DOI:10.19301/j.cnki.zncs.2018.04.113.

[5]李欣,张旭.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与维护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41.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8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