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方面的引导与把关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方面的引导与把关作用研究

郝 ,雪1,刘春光2,杨永生2,高 ,旭2

(1.沈阳建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沈阳 110168;2.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沈阳  110168)

摘要:为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方面的引导把关作用,分析了学术期刊对科研诚信的重要意义,阐析了学术期刊的引导与把关作用,梳理了学术期刊引导把关作用发挥的各个环节,探索了工作人员对稿件进行初审、复审、终审与编修、校对以及编务工作中引导与把关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学术期刊编辑引导把关作用发挥探索更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学术期刊;科研诚信;学术不端;引导

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指出,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学术期刊已经成为刊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产出的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

1 学术期刊对科研诚信的重要意义

学术期刊如果刊发的稿件质量高、学术水平高能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多的启示,能使有需求的企业发现适合的成果,进而促进成果转化,推进科技进步;但如果学术期刊刊发的稿件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则会成为科研诚信问题的显现地,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既为投机取巧的学术不端作者提供了沽名钓誉的可能,也影响了真正恪守科学道德准则的研究人员的成果,还为广大读者作了不好的示范,出现此类问题后,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影响整个学术环境。因此,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展示阶段的有效载体和辅助平台,其在科研诚信中的引导把关作用对科研诚信有着重要意义。

2 学术期刊的引导与把关作用

作为公布与宣传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与保证其学术质量的重要关口,学术期刊为了真正为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供发表平台,不让学术不端稿件浪费有限的资源,应注重做好引导和把关。

2.1 引导作用

当前,学术期刊通过发布科技人员最新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引领科研方向、推进科技创新的作用,对推动国家的科技发展及提升人民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学术期刊但对科研诚信及学术方向起到引导作用,担负着引领职责。论文作者依托学术期刊总结并公布科研成果,要经过反复修改,期刊出版要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这一过程中,学术期刊严谨的工作流程、严格的工作要求,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编辑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细的工作作风都会对论文作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科学道德和科研诚信方面具有引领作用。

2.2 把关作用

学术期刊是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科研成果通过学术论文得以体现,而学术论文反映科研过程、展示科研成果、描述科学事实的行文过程与科学研究有着相似的过程,引言、正文、结论、文献等部分都与科研工作的各部分相对应。学术期刊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运用专业能力与技术手段,严格执行各项国际标准,在组稿、审稿、编校、出版、发行每个环节严格检验、认真把关,运用外在的约束力促使作者坚守科研诚信,以更严谨的态度开展研究、更专业的方法进行科研,进而产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科学研究的规范化、严谨化。

3 学术期刊各个环节的引导把关措施

科研诚信管理不规范、审核把关不严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辨识不足、惩戒力度不够等,是科研诚信问题屡禁不止的一大重要原因[1]。要将学术期刊对科研诚信的引导把关作用体现在工作人员对稿件进行初审、复审、终审与编修、校对以及编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在所有工作人员严谨、规范、主动、认真的工作中[2]

3.1 初审环节

初审环节中,由编辑结合经验并合理运用相关软件,全面审查稿件[3]。认真考量稿件对现有研究成果(包括他人与作者本人的)的借鉴情况与引用情况,并通过一投多稿以及作者系统注册情况等分析判断是否为代写代发,对涉及学术不端的稿件予以一票否决。同时,从整体研究框架着手,梳理其内在逻辑性、研究其表达合理性等,从入口上把好关。 

3.2 复审、终审环节

专家复审及主编终审环节中,充分发挥同行评议作用。由相关学科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凭借其深厚的学术素养、广博的知识结构、高深的专业能力、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借助相应数据库的相关收录,重点考察稿件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借鉴尺度及其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实验的可复制性、研究结论的合理程度等实质内容。在专家复审和主编终审环节,审稿专家与主编要从专业的角度给予中肯的评价,并做好监督。

3.3 编修、校对环节

编修、校对环节中,由编辑对稿件的论点、论证、论据,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进行认真梳理。同时,对文字表述、图表使用、数据来源、公式运算、符号标准、单位标准、参考文献等具体用法进行仔细推敲,真正做到入细、入微,不留死角、不容质疑,通过精细化工作、规范化操作,在与作者的沟通过程中掌握其对稿件内容的研究程度,进而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发生。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在细节上进行把控。

3.4 编务环节

编务工作中,规范操作、严谨细致。有效利用纸质期刊、网站首页及新媒体做好预先告知工作,完善版权协议书、导师知情承诺书等签字材料,对留存材料做好存档工作,在过程服务与后续服务中保持一致。在宣传学术诚信的同时,及时对学术不端行为及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并做好学术不端问题记录,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在服务中筑牢底线。

4 结语

学术期刊主要依靠编辑、专家开展各项工作,由于期刊的规范性、流程化特点使得工作人员始终处于流水作业线上,单靠自觉,专家可能强调学术水平、编辑可能囿于各种标准而各有工作侧重,忽视了隐蔽性较强的学术不端行为,因此,要在各个工作环节的加强引导与把关,营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科研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孙娟,何丽,宋勇刚,等.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与实施路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2):153-157.

[2]董毅敏,龙寅.科研诚信体系在科技期刊领域的建设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20(12):57-61.

[3] 孙超渊,孙丽娜,陈瑞芳,等.试谈科技期刊编辑从收稿环节防止学术不端行为: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为例[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6):1092-1094.

基金项目: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学项目(培育项目)(PY2021012);沈阳建筑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SQYR-2021-008)

作者简介:郝雪(1976—),女,辽宁凤城人,副研究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