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多系统融合协同办公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1

大数据背景下多系统融合协同办公模式探讨

张思明,李鑫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济南)

摘要通过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多系统融合协同办公的模式,保障办公管理向规范化、信息化、协同化发展,注重知识管理的实际应用,融协同作业、信息发布、资源管理、行政办公、业务流程、信息集成于一体。通过协同办公系统提高全集团各部门及员工的办公效率、整合各类系统资源,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实现集团信息资源有效管控大大降低无效办公、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关键词】大数据多系统融合协同办公

一、背景及意义

山能集团是以矿业开采、高端煤化工、现代物流贸易为主导产业,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大型国有企业,OA、ERP、电子印章等信息化系统被陆续引入,然而这些系统大都各自为政,无法形成整合效应来帮助企业进行更高效的管理决策。所以,如果可以整合相关信息,实现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将节约企业相关人力、物力成本投入,大大提高企业效能,从而对于企业管理者直观、快速有效的参与决策带来巨大的帮助。OA系统作为审批流平台,可以通过开放接口配置策略,与多个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协同办公,解决企业管理与业务处理过程中带来的各种矛盾,因此,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多系统融合协同办公的研究是整合企业信息应用、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模式。

企业构建开放性好、兼容性强的协同办公一体化平台是时代所需,项目充分考虑企业未来发展所需,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扩展建设原则的总体目标,做到统一标准、统一交换、统一管理、统一认证、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充分确保系统方便协同办公,保障集团办公管理向规范化、信息化、和谐化发展,融协同作业、流程审批、多系统集成为一体,通过创建良好的办公环境和沟通协作平台,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提高公司整体办公效率,助力山能集团建设成为国际化新型综合能源集团和产融团。

二、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1.智能语义分析技术

智慧运维支持将海量的业务知识、业务需求文本进行语义、逻辑识别,抽取出实体(业务、故障、异常、需求等)之间的关系,在智能问答系统中实现语义搜索、智能问答、可视化业务知识搜索,解决85%简单咨询降低运营成本,7*24秒级响应,快速反馈用户问题,提升感知。连接内外部业务系统,结合用户信息和咨询问题,满足智能查询、业务办理。

2.大数据整合分析技术

系统首先要有基础源数据,然后再利用ETL工具kettle,主动抽取业务系统的明细化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将原始数据装载入企业中间库,生成元数据。元数据是数据分析决策系统的数据基础,在元数据的基础上构成各种数据报表模型和分析模型,搭建规范数仓。提供给报表查询、报表输出、数据分析可视化使用。最后前端使用FineReport,进行数据的数据模型定义、报表处理、展现、数据分析,及数据可视化。

三、创新点分析

1.智慧运维管理平台-系统外嵌

浏览器嵌入智慧运维,实现服务台职能的前移,加强系统服务时效,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关联知识库,提供智能问答及关联协助支持,服通过用户输入的连续字符串进行全文的检索匹配,将相关数据带出并展现。

2.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转人工服务

用户在问答时,提问3次以上,弹出可选人工服务的提示语,用户点击该提示语,弹出触发审批流程的按钮。

OA系统点击智慧运维的转人工/转流程按钮后,若用户已登录OA,直接在OA系统调用OA系统流程进行提报。若当前用户未登录OA,自动跳转至登录页面。

3.智慧运维管理平台-知识写入

问题处理人发现在处理OA问题的时候,有些问题是经常需要回答,可以在流程审批时,纳入到知识库中,OA系统通过接口把知识录入到知识库中,成为知识库的积累。

4.大数据审批效率分析

目前建成了一个统一的系统来收集OA系统的流程数据并组建相应的数据仓库,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自主分析,并可视化展示,发布数据来辅助不同层面的管理层包括公司高层,业务部门、项目公司进行经营决策分析。

通过超级链接实现报表的数据下钻:打开一个网页,钻取另一张报表,支持下载文件,数据排序,结合传参实现联动等等。其应用范围广,功能丰富,JavaScript 类型的超链更是可以通过代码实现诸如 Excel 导出这样的效果,超链应用范围广,设计自由度高。并且支持三种打开链接的方式:新窗口、对话框、当前窗口。

四、总结

本项目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扩展的建设原则,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多系统融合协同办公的模式,保障办公管理向规范化、信息化、协同化发展,注重知识管理的实际应用,融协同作业、信息发布、资源管理、行政办公、业务流程、信息集成于一体。通过协同办公系统提高全集团各部门及员工的办公效率、整合各类系统资源,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实现山能集团信息资源有效管控、与ERP等应用系统高效集成,大大降低无效办公、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