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及控制执行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及控制执行策略分析

番自奎

腾冲市房地产综合开发总公司

摘要:预算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运营所处的内外环境开展的全面分析,以此为企业将来的生产运营做出一系列的规划与安排。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投资、生产、经营以及财务成果的反映,而所谓的控制执行就是指企业对将来经营活动进行定量规划与管控工作。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控制执行策略分析

一、企业全面预算编制管理概述

(一)全面预算编制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编制管理是一种以战略目标为逻辑出发点,并以此来估算和计划企业将来全部经营活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财务成果的一项工作,它能再配置企业所有资源的同时,监控并分析管理过程的执行情况,并把评估结果及时汇报给企业管理层,以此来纠正企业的经营行为,协助企业开展合理的管控工作,并让企业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此项工作包含了运营预算、专业决策预算、财务预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1]

(二)资源分配与风险预防

为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履行其所有的职责,并使其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就需要有关人员对其各部门的性能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

过去固有的预算管理因缺少策略与业务的有机结合,忽略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市场的供需、仅关注降低成本忽略了价值的创造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资源有效配置及价值最大化的需求[2]

基于此,企业通过横向价值链的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获取自己在差异化竞争中的优势,进而避免自身陷入到恶性竞争中,并以此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胜利。通过对纵向价值链的分析,企业能够对供应商和客户的经营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自身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对供应商结构开展优化,并制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和风险防范措施。

其次,全面预算编制管理指的是按照企业的战略计划和经营目标,利用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基于此,企业将产业与金融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工作方式,可以在强化企业各个部门、子公司之间沟通与协作的同时,对资源配置的标准进行量化,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其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征相结合,再采取适当的预算方法,从而实现精确预算的工作目的,减少企业资源错配和浪费等问题,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工作目的。

二、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及控制执行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全面预算编制管理意识不足,业务水平不高

全面预算编制管理包含了“全员参与”、“全业务覆盖”、“全过程跟踪”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它牵涉到了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然而,就目前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企业整体预算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理念落后,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编制管理的认识也不够深入[3]

(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首先,是没有制定好的预算体系,以及适合的定额标准体系。由于预算编制基础不清、内容不清、程序不清、方法不清,导致预算的不完善和不合理,这些均是企业中的常见问题。

其次,财政预算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由于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使得绩效评估工作难以进行。导致了考核不公平、奖惩执行不力等问题,这种情况极大地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还会让其出现消极的情绪,对全面预算编制管理工作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三)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企业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全面预算编制管理观念尚不成熟。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实施此项工作时,仍采用以电子表格形式编制为主的预算模式,并且还会使用到财务软件系统。近几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建构的资讯系统模组也日渐完备,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它还处在萌芽状态。现阶段,很多企业仍依赖于手工进行预算工作,而非依赖于信息系统进行预算,这就造成了信息交流滞后、计划与需求评价不准确、预算精确度下降、编制时间过长等问题[4]

此外,我国各大企业在全面预算的控制执行阶段,普遍采用“财务共享”等现代信息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在实施中往往只是强调了对过程的控制,从而造成了实施的困难。同时,由于缺乏对企业信息化投资的管控,而且与之相适应的配套体系也相对滞后,使得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四、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及控制执行策略分析

(一)增强管理意识

全面预算编制管控工作的最佳工作模式,就是协助企业规划好每件事,落实好每件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重点开展全面预算编制管控工作的宣传与培训活动,从管理层到基层,让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都意识到,在自身在各个环节中的影响作用[5]

首先,企业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预算编制管控培训工作,并以学习结果为依据对人员进行考核。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使用综合管控、知识奖励等方式,或使用小测验的方式,来提升人员的预算管控能力,并以此提升他们对预算管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

其次,企业管理层要对全面预算编制和控制执行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并起到表率的作用,在执行过程中要以预算的标准作为基准,以此来指导员工去习惯、去适应全面预算的工作[6]

最后,要严格执行预算评价制度,对员工预算执行控制的成果进行公开、公正的评价,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激励,从而将员工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完全激发出来。

(二)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就是要构建一套完整的预算编制管理体制,同时也要解除固有的工作观念,以保证预算管控工作的先进性、可操作性、适应性、方向性和系统性[7]

第二,是建立一个完善、有效、规范的预算评估体系,该体系应遵循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实现"权、责、利"的完整统一,以此为基础,对评估过程与结果进行完整的记录,并对其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8]。此外,有关人员还应选择适合的考核时机,运用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做到及时考核、及时奖惩,从而全面展现出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已不再适用。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企业预算管理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着新机会,也面临着新挑战。基于此,企业必须要采取适合的管理理念,以及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从而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使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更加长效、健康的发展,并协助达到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敏,冯珍慧,章倩等.基于业财融合的医院全面预算编制管理的实践与创新[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1,32(10):1349-1351.

[2]赵飞.论企业全面预算编制与管控的改进对策[J].纳税,2021,15(15):187-188.

[3]张庆超.软件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及控制执行要点分析[J].财经界,2021(14):39-40.

[4]张永政.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编制问题探讨[J].财政监督,2021(02):95-100.

[5]李小媛.浅谈电网公司集体企业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对策[J].商讯,2020(26):87-88.

[6]孙雨南.浅析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保障措施[J].现代商业,2020(14):98-100.

[7]罗有松.软件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及控制执行要点[J].商讯,2020(05):107+109.

[8]张鲲鹏.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全面预算编制问题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9(36):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