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融合下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信息技术融合下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

胥顺

522121198409102617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中,信息化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工作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优势,然后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希望使学生更为高效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策略

在教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信息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确保教师更为充分地利用各项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大发展,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而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兴趣设置活动主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各种图像和音频,使教学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社会、学校与家庭有更为充分的认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大发展。

其次,信息技术还可以使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源更为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教师在为学生设定学习主题之后,需要对网络平台进行合理应用,结合活动主题为学生提供录像、文字、图片等各种素材。同时,还可以科学应用其他院校的优质资源,使学生活动领域得到有效拓展,合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活动主题具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有效增强学生问题分析的能力。教师通过科学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对教材中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升,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数码相机、电脑等信息技术设备,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自学能力和主体作用,使学生兴趣爱好得到更大发展,使学生的发展具有更强的个性化。

最后,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深入研究学生发展规律,使活动主题与学生心理特点有效结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课堂掌控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总之,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技能。

二、信息技术融合下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

(一)调动学生热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课堂内容,使课堂内容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确保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具有更强的能动性,主动探索相关知识,使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故事里的端午节》时,在具体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分组收集和查询与端午节相关的资料,并归纳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小组活动成果,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应用该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确保学生在小集体内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共同参与活动项目,进而使学生迅速内化所学知识,确保学生充分理解端午节文化,学习思路得到有效拓展。与此同时,应用该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形式得到合理丰富,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效地交流讨论,使学生发挥更大的能动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活力,实现教学质效的进一步提升。

(二)创设教学情境

具体情境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为直接的情感刺激,强化学生的态度体验,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在以往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普遍是通过语言描述向学生展示具体情境,并在课堂内组织相关活动。而现在,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设置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展示相关景物和事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例如,教师在开展与篮球相关的实践活动时,首先向学生讲述与篮球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篮球比赛规则、篮球场大小和篮球发展历程;其次,可以组织学生看一场篮球比赛;最后,要对学生进行认真做事习惯和合作精神的科学培养。教师在为学生设置活动任务时,可应用信息技术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例如,向学生展示国内外的经典镜头,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篮球明星和重大篮球事件。总之,教师在开展综合活动时,需要在课堂导入环节合理设置教学情境,利用各种篮球场景对学生的篮球兴趣进行有效激发,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各项任务,提升任务的完成效率。

(三)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普遍缺乏抽象逻辑思维,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应用信息技术,以确保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突破。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饲养小动物》一课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往的饲养经历进行回顾,组织学生共同讨论饲养经验。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可以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小动物,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和自由组队。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饲养动物需要完成哪些准备工作。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饲养仓鼠,在饲养之前,分析仓鼠的生长习性和仓鼠生长中常见的病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资料,掌握仓鼠的饲养方法。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查询网络资料,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与其他同学和教师实时交流,对学生学习途径进行有效拓展。

(四)提升学生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需要科学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行科学培养。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活动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确保学生得到更大发展。当实践活动难度较大时,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相关内容反复播放,使学生对活动步骤有精确了解,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服装秀的活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服装设计流程。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对服装设计流程进行综合探究,以充分了解学生对服装设计的认知。随后,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适当调整视频播放节奏,使学生对服装设计步骤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分组,要求学生在组内进行加工设计,完成服装设计工作。通过该方式进行互动合作,可以使学生团队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结语

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科学应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热情,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确保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突破,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科学撷取各种活动素材,并对活动评价进行合理优化,确保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更为有效地融合,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波.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深度融合策略: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视角的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22(1):217.

[2]梁朝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6):163.

[3]肖泽.主动求知,积极探索:小学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花溪,2021(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