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散文教学中的策略探讨——以《散步》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1

五人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散文教学中的策略探讨——以《散步》为例

朱伊凡

西安湖滨中学,710100

摘要:西安湖滨中学基于“271”教学模式下的五人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模式为散文教学提供了一片沃土。此模式符合教学大纲中对语言审美能力和理解作品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课堂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小组探究结果与预期不符或过程不可控的情况。故本文将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案例为基础,选取散文《散步》为例,探索优化五人小组合作模式在散文教学课堂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散文教学;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探究

七上课内散文大致分写景散文、叙事散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散文教学如何设计教学环节、组织课堂合作探究,如何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力是教师在教学前、中、后都要思考的问题。

一、基于“271”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介绍

西安湖滨中学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顺应教育教学规律浪潮,探索实践出“271”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把课堂时间分为前20%,中间的70%和后10%,倡导课堂教学应该由知识目标转向能力目标,践行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原则。教师讲授学习目标,基本概念或重点知识等,时间不超过整节课的20%;70%的时间是学生自主探究,这一环节需要学生以4~5人为一个小组,合作探究,汇总探究结果后在班级范围内展示,针对探究结果,不同小组之间继续展开讨论;最后10%的时间则是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形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散文的教学重点

《散步》一文的教学重点应是在理清叙事的基础上,理解作者要传达的关于家庭和生命的思考,有能力鉴赏文中写景叙事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对家庭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三、基于文本《散步》的五人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教学实例及问题分析

在以往的教学实例中,以笔者自己所带班级为例,《散步》这课中设置了三次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问题依次是:

1.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语句,把它们找出来,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2.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

3.品味语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畅所欲言,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合作探究的第1个问题下,不少同学认为文章第4段对于“南方初春田野”的描述:“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是在暗示“我”的母亲经过了一个冬天,迎来了重生。

学生的回答与作者写景的本意不符,深入反思后,发现学生的偏误是没有紧扣文本中心,只是简单凭借以往阅读散文的经验来理解。

四、基于文本《散步》在五人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策略

基于上一小节对教学实例中的问题的思考,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关于《散步》一文在五人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模式中的教学策略:

  1. 充足预习

“271”教学模式和五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想要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就要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掌握散文文本的基础字词,作者背景,熟读课文,清楚课文结构。

2.紧扣文本主题。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注意把控文本解读的尺度,确保文本解读源于文本、归于文本。尤其在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教师需要给学生正确的,贴合文本中心的思考方向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想想这一画面:春天来了,一切都是新的,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共同走在景色怡人的小路上,活动筋骨、抖去冬日的慵懒,迎接新的生活。这种基于文本内容的联想,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又有效保证了解读尺度,彰显阅读训练价值。

3.根据班级整体学情进行拓展,把握最近的发展区,勿好高骛远。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语言到主旨,循序渐进地解读。如果像笔者一样,在文本解析中,延伸到了“生命”这一主题,学生就会觉得文章晦涩难懂,从而失去散文阅读兴趣,也影响学生对文本其他主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架空文本,仅抓住“生命”这一点就大做文章,给初一学生大讲“生命与文华说”“人生选择说”,就学情而言,背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经验基础,从而难以被学生理解、接受。

4.以读促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揣摩课文,进而不断提升阅读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定期引导学生整合同类课文,帮助学生系统化、整合化掌握不同文体、不同主题文章的阅读、写作方法,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阅读、写作能力,进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整合。

以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构思,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要做到详略得当、合理取舍,将一件事说清楚、讲明白;根据正确的逻辑思维,对写作顺序进行调整,确保文章思路清晰。

五、小结

散文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建立健全人格,熏陶高尚精神品质的重要载体,散文充满个性, 不同的散文体现不同作者的文化人格和审美情趣;散文也存在共性,不论是记叙性散文还是写景抒情散文,都有着同样的语言美和情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