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研究

田雨

420683197808187220

摘要软土地基是指由湖沼泥沙、河流冲积物或沉积泥土等构成的低强度土层。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其不稳定性和容易发生沉降等问题,软土地基的施工需要特殊的措施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找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工程施工的发展和提高工程质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研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桥梁工程;软土地基

引言

道路桥梁的建设和发展对软土地基施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软土地基的特性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沉降、变形和不稳定等问题,给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风险。本研究旨在探索软土地基施工的关键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综合调研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我们将深入探讨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其对施工的影响。

1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研究的意义

1.1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不稳定性和易发生沉降等问题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带来风险。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工的研究,可以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工程在软土地基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提高施工效率

软土地基的特殊性质导致其施工需要特殊的措施和技术。研究软土地基施工,可以探索一些针对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1.3拓宽工程实践经验

软土地基施工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研究软土地基施工,可以积累实践经验,并总结出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教训,在未来的项目中指导实践,避免重复犯错。

1.4推动工程技术发展

软土地基施工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的领域。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工的研究,可以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相关施工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并为未来的工程项目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2影响软土地基施工的相关因素

2.1地质条件

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力学特性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地质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土质组成、含水量以及地下水位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特性。

2.2湿度变化

软土地基对水分的敏感性较高,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干燥和湿润的季节交替、降雨和排水等因素都会对软土地基施工产生影响。

2.3荷载作用

道路桥梁承受着来自交通和工程设施的荷载作用,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这些荷载可能对土体产生变形和沉降,进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工程设置和设计

合理的工程设置和设计对软土地基施工至关重要。土体的均匀压实、深层加固和土体改良等工程措施的选择和实施方式将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2.5施工技术和方法

软土地基的特殊性质要求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处理、加固措施的实施以及排水系统的建设等都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

3开展软土地基施工的有效措施

3.1地质勘察和分析

通过野外调查,收集相关的地质资料,包括土壤类型、堆积层、地下水位、岩石类型等。这些资料有助于了解地质背景,确定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和性质。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取样和试验,获取软土地基的实际土样。常见的试验包括原位测试(如标贯、动力触探)、标准试验(如颗粒大小分析、液塑性指数测定)以及一些专用试验(如剪切试验、压缩试验等)。这些试验数据将有助于了解土体的物理特性、力学性能和变形特征。根据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岩土工程参数的计算。常见的计算包括承载力计算、变形特性计算等。这些参数计算的结果将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地质勘察和分析,可以准确了解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和变形特征,为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对潜在的地质风险和问题有所了解,可以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通过加固软土地基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桩基础(灌注桩、钢管桩)、地下连续墙、土体改良(灰浆土、土壤稳定剂)等。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开挖工程,通过在开挖过程中使用等量的支撑压力来平衡土体失去的自重力。可以减少地下水的渗流和土体沉降。对于较湿润的软土地基,采取排水和防渗措施,如排水槽、抗渗屏障等,减少地下水的作用,改善土体的稳定性。

3.3控制湿度变化

了解当地的气候状况、降雨情况以及季节性的湿度变化。通过预测和持续监测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等参数,及时了解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有效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地下排水管道等,以确保软土地基的排水畅通。这有助于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从而减少软土地基的变形和沉降。尽量避免在高含水量条件下进行软土地基施工。如果无法避免,在施工前务必进行降水和排水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水分得到合理控制。同时,采用适当的防水和防渗措施,减少水分影响。

3.4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步骤、工艺流程和所需材料等都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应考虑软土地基的特性和工程要求,包括地质条件、荷载要求、时间限制等因素。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职责,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这包括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实施验收和检测等。设立专门的施工监督机构或指派专人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监督员应熟悉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通过质量检测和测试,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壤、材料和结构进行检验,确认其是否满足要求。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孔隙比、液塑性指数、强度测试、变形特性测试等。

3.5监测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了解软土地基的变形、沉降、孔隙水压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变形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应变计、孔压计等。监测数据可以通过自动监测设备和人工测量手段获取。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和评估,判断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变形和稳定性状况是否符合预期。通过与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对比,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有效的监测和调整,可以及时发现软土地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监测和调整应与施工计划和操作紧密结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软土地基施工是道路桥梁工程中重要而复杂的一环。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对软土地基施工的关键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然而,软土地基施工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施工计划和措施。我们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够为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在软土地基施工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并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宋桢.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J].中外企业家,2018(02):93.

[2]许懿.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研究[J].建设科技,2018(01):113-114.

[3]喻德松,孙宇,梅杰.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建设科技,2018(01):127.

[4]金鑫.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5):230.

[5]蒋国庆.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