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新形势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李肖杰

130481198511220917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的发展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关系着城市的交通。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市政道路桥梁质量管理的关注力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文章首先探讨了当前质量管理常见的不足,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地质、水文以及气候等方面。所以,要想做好对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就必须重视这些外部因素。这其中包括了工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等内部原因;同时,也包含了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来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各种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系等。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补救方式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难以操作,所以,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重视这些外部因素对质量控制的影响。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是指,按照国家工程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工程设计方案、合同协议所约定的质量要求。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管理的过程。现代工程管理理念下,质量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动态化的过程,与工程施工质量有关的材料、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相关,可确保工程施工的阶段性成果及最终成果符合各项质量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个领域对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化,质量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也与具体工程施工内容息息相关。例如,针对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要求确保构筑物强度、稳定性、耐用性达到露天环境下各类车辆长期通行要求;道路装饰工程方面,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保证装饰效果符合设计要求,等等。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应当贯穿于项目施工管理全过程,同时要达到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要求和标准。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

施工管理制度有利于协调管理分责、管理路径、施工问题的判定及处理等工作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工程现况,打造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如此才能切实有效保证施工管理效果。从一些道路工程施工的管理问题来看,“缺少符合项目实况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引发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缺少施工管理制度的指导,施工管理出现缺乏目标的情况。例如,在泰州永定路段的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单位未在施工管理制度中明确道路边坡支护处理的作业方法,部分施工人员在未采取合理安全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展开作业,出现摔伤的情况。因此,在施工及养护质量管理中,施工单位应当优先对施工管理制度内容作出有效规划,再通过施工管理制度内容指导施工,为后续的道路工程作业提供安全且有效的保障。

2.2工程裂缝问题

在市政道路桥梁的工程建设中,裂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显著的,如果对其修复缺乏充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话,势必会导致出现巨大的冲击,导致整体结构出现损坏。裂缝问题的出现概率相对较较多,但是主要原因是施工作业规范性相对较低,比如对混凝土材料的应用缺乏充足的科学性,对检测材料的过程控制相对缺乏等等,此类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裂缝出现几率上涨。此外,在浇筑混凝土时,因为混凝土振捣操作并不完整,导致热累计显著增长,混凝土内外部温差相对较高,而这就自然会导致出现温度裂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都将会受到相当显著的负面限制。

2.3未做好路基防护工作

道路桥梁路基在空气中暴露,正是因为其这一特点,外界因素比较容易造成影响。在遭受恶劣天气和部分客观性因素的影响下,路基就会被侵蚀。因此,要定期做好路基的相应养护工作。然而,工程施工过后,路基的养护工作通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路基受到破坏,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防治措施

3.1优化施工管理制度的应用

施工管理制度应围绕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现况进行规划,确保施工单位能够打造出有利于推进各项工程建设的系统化施工管理制度。施工单位提前对铺筑后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并从多个角度对施工管理制度内容作出有效决策,保障施工管理制度与实际管理工作之间的协调性。首先,由于该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属于该地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单位需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道路桥梁工程设施韧性的施工理念,将养护过程的综合风险普查、干线道路桥梁灾害防治、道路桥梁防灾抗灾等作为施工管理制度内容设计的要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管理分责制的工作模式助力施工管理制度的落实。其次,为了实现道路桥梁工程养护便利化的发展目标,施工单位需要以道路桥梁养护周期的地理勘察资料、气象资料、道路铺筑施工资料等为依据,制订了相应的道路季节性养护措施及管理计划,通过协同化应用管理计划与制度,改善部门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为施工养护作业提供精准化的工作指导。

3.2桥梁裂缝预防措施

为了能够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更好地分析桥梁裂缝出现的原因,确定最终的解决措施,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控制好温度应力,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内外温差值,确保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可以时刻维持平稳。为了避免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膨胀的情况,则应该考虑应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这样能够确保后续的混凝土维护工作更加顺利地运作,混凝土材料在凝固后也能够维持其结构的稳固性。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注重强化混凝土振动工作的质量,确保振动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混凝土间隙的均匀缩小,确保整个混凝土结构均匀稳定性,并维持在适合的硬度范围内。对于控制预应力的问题上,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对预应力的分析,在经过反复计算后能够对其中的数据信息加以确定,更好地控制好混凝土桥梁施工工作的质量,确保其最终的拉伸效果,提升桥梁本身的承载力,从根本上减少桥梁裂缝的几率。

3.3路基的防护

首先,坡面防护。根据工程施工地区的环境特征,以及对边坡损害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保护方法。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但排水仍能对边坡产生一定程度作用的特殊情况,也可采取植物保护的方法。针对容易遭受风化作用冲刷与损坏的路基,可对灰浆等混合材料进行实际应用,针对斜坡表面进行填筑和保护的处理。其次,冲刷防护。以往所采用的方法是应用抛石、挡土墙稳定性保护,在通过改造后,主要是使用高强度土工格栅代替铁丝进行石笼的制造,并采用了聚酯或者聚氨酯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护面板,以针对容易遭受水流冲击的边坡进行有效保护,此种情况下,能够和土体不均性的沉降之间相互适应,从而发挥比较良好的防护作用。

结束语

总之,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前进之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并随着各地区车辆数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进而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在建设施工质量上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也对我国社会经济今后在发展以及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升方面也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大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上的重视程度,对其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质量通病进行积极的排查,以此来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进行全面保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在后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莎日娜.新形势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居业,2021(11):214-215.

[2]滕志琴.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探究[J].居舍,2021(30):151-152.

[3]卓江波.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J].居舍,2021(27):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