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关键点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关键点探究

董方方

610123198101143271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土木工程施工是建筑项目施工的重要组成,其施工质量事关整个项目施工水平的高低。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仅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确保整个项目结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国内部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粗糙,应用设计不合理,严重阻碍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为建筑项目的高质量施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控制关键点

引言

现阶段建筑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力支撑起我国经济上、中、下游多方平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国的总体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建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建筑工程人居环境、实体质量、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绿色环保理念越来越关注,要求现代化的建筑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与时俱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在施工技术上有效运用措施和策略,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才能让企业在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能力。文章对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技术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建筑行业技术进步尽一份绵薄之力。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改革不断推进,从各个城市的发展状况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极大程度提升,建筑企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土木工程建设数量近年来持续增加。建筑项目的种类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趋势,但是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建筑施工种类存在一定差异,施工技术表现出多样化与流动化特点,一些项目自身比较特殊,因此施工技术需要跟随项目的特殊性发生改变。大部分建筑施工项目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使施工技术能够正常开展,不受环境影响,建筑工程需要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优质的施工技术才能呈现出最佳的施工效果。建筑施工技术有一定的固定性,该特点表现在施工工程要尽力保证施工技术不受环境影响,这是施工效果科学合理的保障。在建筑技术中存在多个环节,不同环节之间存有一定的联系,施工流程环环相扣,但是不同的施工环节所运用的施工技术不同,需要相互配合协调才能保障项目顺利开展。对施工技术实施分析,能够发现施工技术能够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中将施工效果呈现出来,施工技术的种类具有多样化,运用范围广泛,所以施工技术也具有复杂性。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

2.1钢筋施工控制关键点

一方面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的绑扎,且需要留足预埋位置、设置保护层,实际的绑扎过程中,扎头需要置于浇筑层外,更为重要的是,水泥强度要满足相关的施工标准,做好其强度检测;另外常应用机械连接、焊接、绑扎搭接方面进行钢筋连接,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特点的钢筋焊接方式。按照实际设计等级,选择机械连接。根据设计要求,留足搭接区域、长度的基础上,选择绑扎搭接。

2.2预应力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跨度大且结构复杂的情况下,预应力技术的创新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施工人员可以考虑应用体外预应力技术。体外预应力技术是指将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预应力技术。该技术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它能满足现代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对预应力技术应用的相关要求。现阶段,体外预应力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结构复杂、跨度较大的桥梁建设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体外预应力技术分为有黏结体体外预应力技术和无黏结体体外预应力技术两种。这两种技术具有不同的优点和应用范围,施工人员在具体应用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取。在应用有黏结体体外预应力技术的过程中,由于管道孔设置在结构外部,预应力损失大幅减少;在应用无黏结体体外预应力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采用单根张拉工艺进行施工,单根无黏结筋的摩擦损失较小,能够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作用。

2.3模块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

首先,在模板组装方面,技术人员应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轨道进行模板组成,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提出,在细节方面,需要做好拼接处缝隙、接头的处理,一旦缝隙过大,很容易导致浆体漏出,影响整个模板结构的安全性能。为此,施工人员在模板组装过程中应做好固定,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偏差。其次,在顶板模板组装方面,一方面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搭设模板、支撑体系等,另对于跨度超过4m的梁,在保证支撑体系稳定的基础上,需要达到受力要求。最后,柱模板的拼装方面,稳定性放在首位,实际拼装过程中,在充分了解圆柱体的尺寸大小的基础上,打好控制线,需要注意的是,实际选取的模板宽度、高度都要大于设计,避免因各种因素而导致的模板变形。

3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的路径分析

3.1践行精细化、全过程管理思想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驱动施工技术管理得以高效落实的前提基础。因此,在接下来的建筑工程项目领域,施工单位首先要做的是要在具体的管理思想上做出巨大的调整和改变。正确认识和看待施工技术管理这一要务所呈现的实践地位,以及促进整个建筑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具备的支撑价值。并在接下来的管理工作领域,要积极学习和了解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形势,引进更加先进的管理思想。首先,要将精细化理念有效贯彻下去。也就是说,要全面考量整个建筑工程的具体管理工作要求,从施工技术基本要素的层面着手进行精细化的分析。以保证接下来所构建的工程管理目标更加的细致、全面,所开展的管理工作更为规范,提高整体的针对性。其次,还需要在今后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将全过程作为重要的思想导向,融入于管理工作当中。引领管理人员本着全面具体的实践原则,深入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关于管理方面的具体组成要素,明确接下来的管理目标。不断构建更完善性的管理体系,在细化管理内容,优化设置管理标准的前提下,能驱动各项管理工作得以高效能地开展。同时,还需要遵循全员参与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在实施管理工作期间,要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在这一领域,可以适当发挥大数据所具备的桥梁作用,构建良好的互动平台,将与建筑工程有关的重要信息进行传输和共享。以便各部门人员能根据所掌握的数据信息,确定接下来的工程管理目标。并结合所处的工作岗位,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建筑施工环境。也能在多主体协同的前提下,提高整体的管理实践效能。

3.2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作为整个施工活动的主体,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质量、管理水平起着很大的影响。为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领导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领导的作业,科学、合理验收施工工序,在不违反施工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并做好施工监管工作。一般而言,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需要监测的部分包括加密绑扎区、焊接位置等,更为重要的是,相关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尤其是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是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的重要环节。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在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深入了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关键控制点,进而做到合理的施工。然而,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涉及项目多,施工难度大,需要注意的细节多,导致现有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粗糙,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基于此,文章在概述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上,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进行论述,为促进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关键点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186.

[2]冯学勇.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关键点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216.

[3]秦红波.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关键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