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豫剧《花子拾金》中饰演花子范陶的角色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浅谈豫剧《花子拾金》中饰演花子范陶的角色体会

田相伟

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   河南省鹤壁市   458030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豫剧《花子拾金》中饰演花子范陶的丑行角色体会。丑角作为豫剧四大行当之一,在戏曲艺术中扮演着独特重要的角色。该剧通过范陶一路唱戏的经历,展现了丑行角色的独特艺术魅力。通过分析范陶这一丑角角色,本文深入挖掘了豫剧丑行的表演特点和艺术魅力,探讨了丑角在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地位。研究表明丑行在豫剧中作为喜剧元素的重要代表,为豫剧表演艺术增色不少。最后,本文对丑角在戏曲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戏曲艺术爱好者和从业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豫剧《花子拾金》;丑行;角色体会;豫剧表演艺术;范陶

引言:

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丑行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豫剧丑角作为豫剧四大行当之一,以其独特的漫画式表演魅力而备受观众喜爱。本文将以豫剧《花子拾金》中饰演花子范陶的角色为例,探讨丑行在该剧中的表演特点和体会。丑角的雅俗共赏特质使得他所表演的内容贴近日常生活,使观众更易理解与接受。通过对丑行角色的分析,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豫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丑角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1 角色对白分析

范陶虽然是一个讨饭的叫花子,但是他性格开朗乐观,苦中作乐。只见他清早起来,一手拿讨饭棍,一手拿讨饭碗,边走边念白:“穷种穷种不怕夏凉就怕冬冷,说俺穷俺是穷腰中系根稻草绳。昨夜晚我做了一个梦,财神爷赐我银两封,俺爹俺妈死得早,有了钱我梦里给他把孝行,给俺娘扯了一件大红袄,给俺爹买了烧酒整两瓶,油条麻糖串几串儿,还买一摞大烧饼,俺爹咧嘴笑,俺娘喜盈盈,俺娘说小啊小,如今咱家发了财,娘给你说个媳妇中不中,一句话问得我脸通红,也是我只顾心高兴,一伸腿‘咚’破棉裤蹬了个大窟窿。”

在戏曲表演中有这样一句话“千斤念白四两唱”,即道出了念白在整个戏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丑角来说,念白的意义也同样十分重要。念白是丑角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这段念白诙谐幽默、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不仅交代了花子范陶的苦难身世,而且表现了他心地善良、孝敬父母的本性。

接着,花子范陶唱道:“俺头戴开花帽四季安康,身穿着飞龙袍冬暖夏凉,白日里周游列国,到晚上安睡在宫殿堂。走村镇好似刘秀访将,论清闲论清闲赛过那八贤王。哟哟哟,哪呀嗨!”这段唱腔欢快、得意,唱出了花子苦中作乐的乐观心态。

然后,花子念白:“小叭狗它与我常来常往,一进村它就迎我门旁。大门外喊一声如同雷响,有人忙于我拿馍汤。眼看天气已明亮,回乡里要饭走慌忙,急忙忙赶饭时我把路上。”不仅表现了花子乞讨要饭的生活常态,而且也反映了村民淳朴善良、乐善好施的优秀品德。

花子被绊倒在地上翻了一个跟头,边揉头边说:“哎哟,这一回要把我花子摔伤骨头疼。哎哟,这是啥东西绊我一个跟头,差一点磕掉了门牙,不能再啃干馍头。嗯,那黄橙橙的是啥呀?”花子面部露出既喜欢又恐慌的表情,拿起又放下,“哎呀,好一个大元宝呀!”这回该给我花子发财啦!”花子把金子捧在手里,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的样子,表现了他捡到“天上掉馅饼”的兴奋心情。

花子念白:“常言道外财不富命穷人,这不明不白的钱财,我花子岂能受用?金元宝,金元宝,但不知是哪家主人把你丢在这里,我为你喊一声”。这段念白,表达了花子心地善良的本性。

花子唱道:“我好比吕蒙正赶斋一样,薛平贵虽要饭后来称王,咱要饭讲仁义不偷不抢,韩湘子把玉花篮带在身旁,昨夜做梦财神爷送银两封,莫不是财神爷显灵了?是财神爷给我的元宝,不由人欢天喜地,一霎时抖精神浑身有力,从今后再不受那财主的气,叫花子我要在人前站立。这句唱拖腔,表达欢喜的心情。花子对着金子磕头喊着:“我发财啦!”此时,采用倒立蹬腿、满地打滚的表演动作,表现花子内心的喜悦。

丑角在舞台上的表演,除了已经固定化的丑角身段与动作外,还需要有手、舞等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凸显其的性格特征。

“财神爷,我叫花子整天挨门乞讨风里来雨里去,从小死了爹娘受的那么多罪,看来还是你老人家最可怜我。这是喜事,应该高兴啊,财神爷对我花子的大恩大德,我花子终身难忘。我给你唱出大戏七天七夜,让你老人家好好过戏瘾。”花子这个人物性格的展现在表演过程中运用念白或用唱功配合动作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花子先唱豫东调《打金枝》:“有为王坐江山非容易,全凭文武保华裔。安禄山反唐兵马急,他要夺万岁锦绣社稷。多亏了老皇兄郭子仪,才斩了安禄山贼的首级。有为王见人头满心欢喜,金殿上才把他官职来提,我封他汾阳王人称千岁,咱的儿金枝女做他儿媳……”

再唱《三哭殿》:“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勤朝政安天下五谷丰登,实可恨摩利萨犯我边境,秦驸马守边关卫国干城,将士们御敌寇疆场效命,但愿得靖边患狼烟扫平。金钟响打坐在龙位以里,是何人殿角下大放悲声……”纯正、质朴的唱腔,让人感受到“豫东调”的独特韵味。

接着,花子又演唱了豫剧牛派名剧《七品芝麻官》选段:“锣鼓喧天齐把道喊,青纱轿里坐地我七品官,想当年我在原郡我把书念,凉桌子热板凳 铁砚磨穿。盼到了北京城开了科选,我辛辛苦苦前去求官,三篇文做得好万岁称赞,恩命我任河南信阳五品州官……”然后又演唱《唐成后传》:“十八年未戴过乌纱帽,十八年未穿过锦绣袍,十八年阅尽人世不平事,十八年苛政之下我受煎熬,今日里戴乌纱帽,报君恩秉公道,我要为民撑腰。”这段经典唱腔,掌握了牛派唱腔“鼻腔共鸣”的技法,唱出了牛派艺术的韵味。

总之,《花子拾金》就是一个丑角演绎的幽默诙谐的杂剧,也可以说是豫剧经典唱段的大联唱、大串烧,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戏中串戏,剧中对花子范陶所唱的内容和曲调都没有具体规定。因此,要求扮演范陶的演员需要筹备很多剧目中不同角色的唱段和表演,必须对戏曲的剧情、唱词和曲调非常熟悉,这样才能连接自然,妙趣横生,同乐队的配合默契,否则,绝难胜任。

2 丑角特性分析

豫剧《花子拾金》充分表现了丑角的语言特点、念白特点、唱腔风格、表演风格,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与理解了丑角行当在艺术表现领域的独特之处,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了丑角的艺术魅力。

豫剧丑角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风格鲜明的艺术特征,其表演夸张变形、率直欢快,善于运用细节以及特技表现人物,在表演上讲究嘴皮子功和身子骨功,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丑角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在舞台表现中起到很好的渲染效果,将人物性格充分凸显,运用细节描写勾勒贴切、真实的人物形象,通过将细节巧妙外化为舞台语言,塑造了充满幽默趣味,活灵活现、真实可爱的人物形象,给人带来丰富的观剧感受。丑角艺术的喜剧色彩浓烈,呈现出大众化,平民化,能够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欢迎。

 丑角的唱腔与其他行当的唱腔相比而言,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的地方。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声腔、归韵、吐字的力度,同时在技巧与风格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丑角在演唱技巧方面则十分注重唱腔的挑、勾、抹、滑的起承转合技巧,这样的唱腔无疑会带给观众更多的幽默感。丑角在唱腔处理上,会十分注重唱腔的艺术风格与人物心理特性的吻合,并结合挑、勾、抹、滑、收、放等众多演唱技巧,才能使得丑角在唱腔上富有浓郁的韵味。

3 结语

丑角行当是一种唱念做舞并重的综合艺术,不仅要求演员具备“四功五法”的戏曲基本功,还要对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有充分的理解,更要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深刻的探究,然后通过在语言的表达、肢体动作、表情神态的表演和唱腔的抒发演绎,表现丑角自身独有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塑出活灵活现、令人啼笑皆非的人物形象,给观众带来身心的愉悦和快感。

参考文献

[1]张萱.民国时期豫剧剧目的形式与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