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与通风事故防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与通风事故防范研究

马成军

身份证号码:320304196811022013

摘要:煤矿通风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然而经常存在着管理不善、技术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煤矿通风安全进行评价。在评价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安全指标时,应根据煤矿的环境条件和生产规模,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作为煤矿经营者,需重视煤矿通风安全评估,制定更有效的煤矿生产通风管理方案,减少安全事故和降低经济损失。

关键词:通风;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在煤矿中,矿井通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增加对该领域的兴趣,并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随着国家对煤炭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确保职工安全的同时,确保供应高质量煤炭已变得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应加强通风事故预防工作,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实现煤矿经济的稳定发展。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保障煤矿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通风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煤矿发生通风事故的可能性。同时,良好的通风安全管理还能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采煤效率。

1. 煤矿通风的重要性

1.1确保矿井氧气供应

煤矿矿井的空间狭小,且与地面距离较远,导致井下氧气供应不足,不能满足工作人员采矿需求,这不仅影响了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对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出现晕眩、呕吐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为了保障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通风管理和瓦斯防治十分重要。这些措施能够确保井下有足够的氧气供给,避免因缺氧而降低矿井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2减少安全事故

当矿井内的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范围、未及时排除矿井外时,可能导致瓦斯爆炸、井下坍塌等煤矿事故。合理运用矿井通风技术,确保矿井内保持良好通风,不仅可以稀释瓦斯浓度,还能为井下作业提供安全保障。充分发挥矿井通风技术的应用优势,有效保护煤矿安全,消除矿井潜在的安全隐患。

1.3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通风系统在工作面排除有害气体,供应新鲜空气以降低粉尘浓度,并保障井下作业人员健康与煤矿安全开采。井下作业人员普遍患有矽肺病,其与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下从事作业活动直接相关。人体肺部过多积聚尘埃会导致肺部出现肿块、纤维化等问题,对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增加了因肺部疾病而死亡的风险。因此,应当采用矿井通风技术来提高井下空气质量,并采取措施有效降低粉尘含量,以预防矽肺病,保护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2. 我国煤矿风安全管理的现状

2.1 通风系统不合理

煤矿作业必须进行通风系统的布置。然而,因为不同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各异,其运行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通风系统设计不规范,安装过程中未综合考虑煤矿环境,通风设备的安装无法满足通风工作的需求。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为通风系统的使用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些煤矿企业的通风系统未进行技术更新,导致设备老化、应用性能下降,对煤矿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困难。

2.2 煤矿周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我国的绝大多数煤矿都采用井工开采方式,然而由于地下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对煤矿的地质类型了解甚少。此外,人为因素也会引起地质的变化,进而引发地震、爆炸等灾害,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在煤矿通风措施中,进风和回风巷道的畅通是确保通风安全的关键之一。然而,由于地质环境复杂,矿山压力巨大,井下巷道的布置往往无法保持长时间的通畅。

2.3 通风相关设备和系统的老化

作为煤矿通风安全调查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风设施在通风管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对于煤矿行业来说,选择适合不同煤矿特点的通风设备,根据矿井特点选择不同质量的设备类型,可以更有效地实施相关通风措施并推动其改进。但是,一些煤矿企业在选择通风设备时忽视了社会效益,只考虑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选用了一些低质量的通风设备,不重视通风设备的后续管理维护。因此,采煤时通风不良,通风装置后期维护次数少,通风装置寿命缩短,质量受损更严重,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

3.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更加高效地进行矿井安全通风管理工作,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注意完善现有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矿山开采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建立后,应有效地落实。在制定制度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对管理人员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高度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规定。同时,管理人员还应扮演良好的榜样角色,带头履行各项管理工作的责任。其次,要全面评估现有的监督管理制度是否完善,重视对员工进行高效的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定期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提高工作人员辨识安全隐患的能力。最后要做的是进行系统性预防工作,提前提出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来确保后续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3.2注重对通风环境管理

为了有效管理通风环境,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其次,可以通过科学的系统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第三,对矿井中存在的有害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并确保气体参数处于安全范围内,一旦超出安全范围即刻采取解决措施,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最后,需仔细检查生产过程中所用设备仪器的安全性能,如发现使用故障,应立即修理。

4.通风事故防范措施的建立和推广

4.1危险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

建立危险预警管理系统的关键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平台搜集危险信息,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和风险预警。其次,重视指定人员对工作区域进行深入检查、调查和管理,以确保对数据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收集和分类。第三,是关于危机信息传递的问题,要建立一个安全责任监控体系,以减少信息传递的复杂性,并确保将安全信息迅速传递给相关部门,以减少延迟。最后,要确保建立完备的救援体系和专业的紧急救援组织。在煤矿生产遇到紧急情况时,可利用救援系统加速救援计划,实施应急保险机制,迅速救援相关人员和物资,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完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

4.2建设良好的煤矿通风环境

煤矿企业有责任创造良好的矿井通风环境,建立完善的通风安全系统,注重防范工作。首先,煤矿企业应当尽可能雇佣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筛选出队伍中素质较低的工人。其次,应建立矿井安全通风的考核机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并建立激励措施。煤矿企业应根据岗位的重要程度对工种进行细分,合理划分员工的职责、权利和福利,以提高矿井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并确保通风管理队伍的稳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履行个人责任,重视生产,并避免以往对安全的轻视思想和做法。此外,企业还需定期评估和核定煤矿的安全与通风能力,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需要增加安全经费投入,改进矿山的安全设备,并配备必需的仪器仪表,实时监测危险因素如瓦斯、温度和粉尘,并与上级监管部门进行联网通信,以完成各类数据的传输。最后,必须使用专业气体监测设备,对地下环境进行连续监测和检测,并实施全程在线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报告和处理,以确保矿井的安全。

4.3 对矿井风量调节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在实际的矿井安全生产中,由于矿区的地形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矿井中的总风流和巷道风量,以确保地下工作区域具有适量的通风。同时,还需要根据矿井的施工需求,对风流进行调节,以确保其能够顺利地到达目标地点。局部风量的调节可分为三类:使用辅助通风机进行调节、增加风阻进行调节、降低风量进行调节。为了实现风阻调节方法的简单化应用,并增强风阻,以阻力值为基准,对网络中各风路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供需平衡。同时,为了控制巷道内的实际风量,调整风路时,需要确保一侧的风阻小于另一侧。该方法的使用还有一些限制,只适用于总风阻比例和年限较短的矿区,不适用于风阻较大的矿区。

结束语

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必须重视煤矿通风的保障。为此,需要加强矿井通风的安全管理,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目前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着几个主要问题,包括对通风安全管理的疏忽、安全设备及时维护的不足以及安全生产意识的缺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应采取有效措施。在监测、检修和维护安全设备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并提高矿工的整体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七兵.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8(08):146-147.

[2]许文军.浅谈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J].科技风,2018(25):99-100.

[3]高凤利.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治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8,9(1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