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活动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活动指导

梁雪梅

广州市白云区新楼小学,广东  广州  510450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组织活动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小组合作活动是最为常见的基本形式。小组合作活动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本文从小组分工合作、小组活动方法、小组交流互动和小组活动安全等方面谈如何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实施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活动;分工合作;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小组合作活动是最为常见的基本形式。小组合作活动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参观、访问、调查、观察、实验、展示等活动大多是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进行的。这也是跟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相适应。

、小组分工合作活动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体验,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知识与能力、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逐步培养,引导学生根据活动需要,明确分工,做到人尽其责,合理有效。具体而言,可以从分工合作、活动方法、交流互动、活动安全等方面进行指导,

因此就要小组分工完成。小组成员一般包括:组长、副组长、记录员、联络员、资料保管员、安全员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管理员负责学习资料的管理工作;报告员负责撰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展示等等。在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时,教师要从旁引导和指导,让分工更加合理,使活动能顺利地开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小组合作方式为主,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来指导学生分工,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管理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这样的分工有利于学生作多种尝试,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既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究竟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分工,要视各小组的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学生责任心强,有能力、有威信、有合作精神,能胜任组长的工作;有的学生书写速度比较快,字体端正,写作水平比较高,充当记录员最为合适;有的学生乐交流、善交际,比较适合做联络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各司其职、各展所长,高效地完成活动任务。

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学生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我们班上有几位同学学习成绩较差,胆子也比较小,在班上总被同学冷落,缺乏自信心,对他们要委以任务,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开展《走进红葱基地》主题活动时,我特意把他们分到不同的小组,还请能力较强的报告员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让他们做一些能所能及的事情。一个活动下来,这几位同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强了,自信心也不断增强。又如班上有几位调皮捣蛋又聪明的同学,经常违反纪律,但却很热心为班集体做事。为了让他们一展所长,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对他们委以重任,让他们充当联络员。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学习的劲头也足了,成绩也提高了,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责任感。

小组活动方法的指导

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为了使活动能有效地开展,教师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的指导,小组探究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如在《学校安全自护我能行》指导学生制定“学校安全隐患调查”活动计划时,通过范例引导,我与学生一起分析了各种活动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经过商量、讨论,学生都认为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比较合适。于是,进一步引导他们制定观察访问计划。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访谈的准备(笔、笔记本、录音机、照相机等)、访谈中的注意事项等都进行了指导。

有了多次的实践经验后,学生在活动方法的选择上有了明显进步。在开展《合理使用零用钱》活动时,学生们采用问卷法调查“零用钱的来源”。在问卷调查之前,我先指导他们制定调查问卷,然后让学生根据本组实际选择编写方式。在编写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特别是内容的编写。针对这一情况,我通过范例引导、交流讨论等方式,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等方面进行了指导,顺利地完成了问卷的设计。在问卷调查结束后,还及时引导他们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由于方法指导具体细致,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三、小组交流互动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交流习惯的良好时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懂得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在小组合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还要对活动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小组合作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增强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性。

小组之间交流互动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交流互动不局限于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同样重要。如方案交流课上,各小组把制定好的小组活动方案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补充和完善。小组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汲取别人的经验,学会取长补短,学会理解与宽容,赞美与分享,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热情。反馈指导课上,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合作达成共识,把实践所得与其他小组交流分享,小组成员的相互补充,其他小组的评价互动,也同样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让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别人的经验做法,共同分享活动的成果,汲取教训,反思不足。

)小组活动安全的指导

小组合作活动过程中,有一项重要内容需引起我们注意的,那就是小组合作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学生在开展活动时,不拘限于学校,不拘限于课堂,课外活动、合作活动所占比重大,突发事件多,加之家庭和教师的过多保护,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容易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伤害。同时外出调查采访存在不确定的因素,为了确保学生活动中的安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加强对小组活动安全的指导,同样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才能使活动顺利地开展。

我们建立了小组活动安全保障机制。每次活动都强调每个活动小组必须要安排一名安全员,在活动中,强调活动小组中各成员不要擅自行动,必须结伴而行,不要脱离本小组集体活动,必须向小组长和安全员报告其活动地点、时间、范围及联系方式,小组活动脱离本班活动必须向指导教师报告其活动的大致范围及联系方式等等,确保学生活动中出现意外情况能及时反馈、及时救援、将学生安全事故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课程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而,教师要重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让其贯穿于活动过程的始终,让其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服务。

参考文献: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行动手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

第 1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