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探讨

李四海 ,卢强

单位:兰天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邮编:710054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其中,施工现场管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工程的快速增长,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施工现场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

1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

1.1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要求,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明确施工作业的安排和实施,统筹协调各项施工活动,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首先,应编制科学、实用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是指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施工组织方案。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施工作业的流程和相互关系,明确各项施工作业的实施方式和施工要求,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应确定施工分部分项工程的组织方案,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是指在总体施工组织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施工任务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方案,明确各项施工作业的实施细节和要求。此外,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是指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高效运行。同时,还需要建立施工现场的管理体系,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程序,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施工质量控制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要求,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1.2 现场材料管理

现场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所需材料进行科学、严密的管理,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准确计量、合理使用和安全保管,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现场材料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材料进场管理、材料储存管理、材料保管管理和材料使用管理等方面。

1.3 现场人员管理

现场人员管理指到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管理,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现场人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配置和管理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确保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现场人员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人员配备管理、安全管理、劳动保护管理、培训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

2 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的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遵循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进行全面、系统、精确、可靠的管理工作。科学性原则要求管理者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指导管理实践,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2)规范性原则。施工现场管理必须符合规范性原则,必须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进行管理。指的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标准和企业规章制度等规范要求,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3)合理性原则。施工现场管理必须符合合理性原则,它是指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方案、执行管理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合理性原则是现场环境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保障。

(4)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必须是可行、可操作的。即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保证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可以有效地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3 施工现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1 施工现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管理不善,导致质量问题。比如管理不到位导致工人施工不规范,使用不合格材料等。

(2)进场材料不合格,影响施工质量。比如进场材料未经检验,不符合要求,可能对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人员管理不当,导致施工安全事故。比如对工人的安全教育不足,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等,容易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4)现场环境卫生差,影响工作效率。比如现场卫生不好,垃圾积聚等问题,容易引起疾病和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

(5)现场设备管理不善,影响施工进度。比如设备未按时到位、未调试好,影响施工进度。

3.2 应对策略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现场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第一,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要求从组织上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计划、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任务,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确保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推进。第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需要加强现场材料管理,确保现场材料的质量、数量、配送和储存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有序,杜绝现场材料浪费、损失等情况发生。第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还需要遵循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现场材料管理、现场人员管理和现场设备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和效率。

(2)加强材料管理。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合格的材料,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第一,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材料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材料验收标准、储存标准、使用标准和管理程序,严格执行材料的验收、储存、领用和使用等各项规定。同时,要加强对材料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对超出计划使用的材料进行及时处理和妥善保存。第二,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验。施工现场应建立完善的材料检验制度,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并对不合格材料进行处理,避免不合格材料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第三,施工现场应合理规划材料储存场所,采取防潮、防晒、防鼠、防火等措施,确保材料的安全储存和保护。

(3)加强人员管理。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人员安全,并定期进行人员的安全培训。第一,应该遵循合理分工和明确职责的原则。在施工现场,各个工种的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职责和任务来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同时,需要明确每个工种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第二,需要注重培训和技能提升。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的工种需要掌握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来提高工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施工需要。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第三,建立激励和奖惩机制。通过合理的激励和奖惩机制,可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增强工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意识,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四,人员管理还需要注重施工队伍的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施工文化,可以凝聚施工队伍的力量,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施工安全。同时,也可以增强施工队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提高工人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4 结论

施工现场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施工现场管理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在实践中,应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同时,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责任体系,推动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提高,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海波.施工现场管理在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城市住宅,2020,27(06):237-238.

[2] 闫文娟.工程质量控制中施工现场管理研究[J].门窗,2019(1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