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茶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研究

金春凤,方晓国,李清声,卢秦华,许勇泉

杭州千岛湖界橘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是产茶大国,茶树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我国茶叶种植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就已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随着一系列优秀的技术进步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传统的茶叶种植方式和生产加工工艺早已无法融入当前对优质茶叶的要求。因此,大家要及时转变种植管理模式,整合优良种植方法,从技术上引进茶叶种植产业基地,提高茶叶生产加工的技术创新,确保茶叶种植管理方法更加科学规范,并确保茶叶生产制造的质量。

关键词:茶叶种植;加工;技术

引言

如今,我国茶叶的种植水平以及加工水平大幅度提升,茶叶贸易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且茶叶贸易在国内的发展方向和传播路径威名较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茶叶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且茶叶的种植面积也比较广泛,每年茶叶的产量也比较大,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先进的茶叶种植理念和管理理念比较重视,这些理念被广泛地应用在茶园种植当中。

1茶树种植管理技术

1.1土壤管理

在种植茶叶的茶园当中,土壤对于茶树的生长情况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对茶叶的质量有所关联。在传统的种植模式中,一般会对种植的茶树增加豆科绿肥或是与此相似的农作物,这样可以帮助土壤增加养分。目前,纯天然且无公害的种植在当前社会上逐渐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种植无公害茶叶时,必须选择没有被农药污染过的土壤进行种植,而且最好选择附近没有污染源的企业和垃圾场的茶园,相对于土壤来讲,必须选择酸碱性合适的土壤。且在茶树种植期间,需要针对不同的茶树品种进行科学、有效的施肥,有效地促进茶树在生长期间得到充分的养分。

1.2施肥

肥料是茶园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项目,一方面通过施肥能增强土壤肥力,使土壤更利于茶树生长;另一方面施肥可为茶树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是提高茶树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优质高效有机茶园建设的必然要求。当然,不同地区、不同土壤情况、不同品种的茶树对于施肥的要求有所不同,但需要遵循一些普适性原则。一方面,为茶树提供营养物质的施肥要求。茶树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的需求有所不同,以成龄茶园为例,此时茶树的生长已达到一定标准,新鲜茶叶的采摘可以提上日程,为了获取新鲜硕大的叶片,施肥时应注意氮肥的补充,与幼龄茶园中氮磷钾相同比例的施肥要求不同,此时氮肥施用量要提高到原来的3倍,磷钾的比例保持不变。另一方面,改善土壤情况的施肥要求。施肥的另一个目的是改善茶园的土质,如茶园的土质酸碱度偏高,施肥时可以通过酸性肥料提高土壤酸性,使茶园土壤更适宜茶树生长。此外,因不同肥料的特性不同,施加基肥和追肥时肥料的选择不同,如有机肥对改善土壤状态具有较好的作用,但肥效释放缓慢,因而施肥时多以有机肥作为基肥,很少将其作为追肥使用。而无机肥肥效快,但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因而无机肥多作为追肥使用,很少作为基肥使用。

1.3修剪管理

科学修剪是增加茶树总采收面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阶段。可合理减少各种病害的影响,促进茶树大量幼叶的萌发。在明确茶树的采伐方法时,要综合分析茶树的地形地貌,全面综合分析茶树的品种和生长发育阶段,以及目前的现状。要充分结合施肥方法和茶树病害。茶树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修剪的目的和方法也不同。促进茶树干快速生产、增加总采收面积、提高花蕾质量是幼苗培育的关键标准。老茶树的主要目的是对茶树进行升级,以提高产量为关键目标。此外,茶树进入老年后,修剪方法是否有效,对茶树树干的枝条及其抗病特性的影响最为直接。对于幼龄的茶树,要进行修剪。一般当茶苗长到25-30cm时,会出现一两枝。如果一株合格的茶苗达到75%,就可以进行第一次修剪。在实际修剪时,将树枝剪离道路15cm。砍伐一年后,若树高35-40cm,可进行第二次砍伐工作。一般剪裁的高度应保持在25-30cm。如果在茶树的操作中发现茶树的高度不匹配,则要延迟整形和修剪。在第二次修剪的高度为10cm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第三次修剪。这时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茶树分枝,产生茶棚。茶树要按要求剪平。在整枝修枝的过程中,一定要减掉茶树技,有病害的树技要立即砍掉,实际切割时间以每年春节后为最佳,也可在秋季进行。

2茶叶加工技术

2.1采摘

采摘是茶叶种植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茶叶采摘的规范性一方面影响茶叶的质量和价值,另一方面直接影响茶树的后期培养。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众多茶园已实现机械化采摘,提高了茶园的采摘效率,但相对茶农人工采摘时能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做出随机的判断,机械化茶叶采摘难以根据茶树的不同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因而茶叶的质量相对人工采摘有所下降。茶叶采摘过程中对茶树的高度、采摘时机和后期的培育都有一定的要求。从茶树高度来看,茶叶的人工采摘对高度要求不高,但以50~60cm为宜,一方面有助于茶农观察茶树的生长状态,快速地做出判断进行采摘;另一方面适宜的高度有助于提高采摘效率。而机器采摘对茶树的高度有严格的限制,应保持在70~80cm,同时对树冠形状等也有一定的要求,一旦超过要求,茶叶采摘质量将大大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从茶叶采摘时机来看,理论上春茶占采摘叶芽的70%左右,因为春季新长出的嫩芽色泽明亮、质量较好,因而采摘的春茶在市场中价格较高,能获得较高的市场效益。但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茶树的生长情况,根据每年的降水、天气等情况确定茶叶采摘时机。从茶树后期培育来看,茶树的种植前期投入较大,经过五六年培育才能投入茶叶生产,因而在茶叶采摘过程中除了考虑当下的质量和产量,还要考虑后期培育,要考虑茶树的可持续性生长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一般在茶叶采摘过程中,留取一两片叶用作后期培育,但也有茶园为了提高茶园当时当下的产量,采取留取半叶的方式用作后期培育。具体是全叶留存还是半叶留存,需要考虑茶树的生长状况。

2.2揉捻

揉捻茶叶的关键分为两个步骤。即冷揉和热揉。冷揉法适用于春茶叶及其高档茶原料,待工艺结束后,再冷却30min。冷揉捏一定要掌握实际的标准。夏秋两季茶叶可采用热揉法。热揉也一定要彻底均匀,撒叶量不能太多,揉的速度不能太快,揉的时间不能太长,撒布的压力不能太大。在进行揉捻的时候,应该注意施加的压力先轻后重再轻,收放结合。

2.3做青和干燥技术

做青技术是影响茶品质的最关键工序,为了对茶树品种和鲜叶嫩度等各个参数和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可采用智能调控系统,改变传统制茶工艺对天气的依赖,集振动摇青、做青环境调控为一体。对做青工艺进行创新,将做青工序融入摊放环节,实现一体化作业。研究表明,不仅可以提升绿茶的营养物质含量,而且花香品质明显。干燥技术对茶产品的色香味都有重要影响,可采用微波、远红外、低温真空、电磁、红外耦合等干燥技术。

结语

在未来的茶叶加工中,要不断创新工艺技术,以标准化生产线集成各类高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茶叶品质、香气、营养物质含量、口味,开发健康绿色的茶产品。

参考文献

[1]贺麟,李宗琼,张拓,等.夏季茶鲜叶加工花香型绿茶工艺技术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9,35(6):195~200.

[2]王伟伟,张建勇,陈琳,等.安吉白茶速溶茶粉加工技术研究[J].食品科技,2020,45(7):82~87.

[3]郭顺平.茶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探析[J].农家参谋,2020(6):61.

[4]叶志祥.探析茶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J].福建茶叶,2020(1):15.

[5]晏保繁.茶叶种植管理与加工技术探析[J].北京农业,2018(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