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大修质量管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核电站大修质量管理技术

周远亮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116300)

摘要:在核电站大修质量管理体系的涉及的范畴内,组织的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体系都可以提出质量要求,产品、过程、体系都具有固有特性,所以质量的主要特征是不仅指产品的质量,也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质量”一词与核电站大修工作有着密切联系,质量就是核电站大修的成败,质量就是设备的可靠性,质量就是机组的发电能力,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

关键词:核电站;大修;质量。

核电站大修质量控制(QC)管理通过质量组实体运作的方式,落实相关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措施,实现质量控制的目的。核电站大修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九个方面,即:①大修质量控制管理、②工作包质量控制管理、③大修工具/备件管理、④大修CCM维修活动管理、⑤大修重大项目管理、⑥大修项目演练/技术交底/专项培训管理、⑦防异物管理、⑧缺陷偏差管理、⑨QC人员管理。其过程管理涵盖大修准备、大修实施和大修总结三个阶段。

一、换料大修质量基本要求

为了防止在换料大修期间出现重大的安全问题,保证在换料大修后机组重新启动和换料大修期间的运行安全,必须制订换料大纲以确保按照规定的要求实施换料大修和确保换料大修的质量。

除一般性的管理要求外,换料大纲中至少还要包括如下内容:

1)确定换料的方针和原则;

2)组织对换料停堆中的临界操作和特殊活动进行验证;

3)监视堆芯状况,恰当地审查和修改换料大纲;

4)编制换料安全分析报告。

1.1.工作项目清单

有关单位必须制订一份换料大修的工作项目清单,以便指明在换料大修的各个不同阶段要完成的工作。此清单至少必须包括以下项目:

1)在换料操作期间反应性和硼浓度的监视;

2)对安全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在役检查;

3)对安全相关构筑物、系统和设备的定期试验;

4)安全相关构筑物、系统、设备和部件的预防性与纠正性维修和再鉴定;

5)设备改进和鉴定;

6)技术遗留项(包括DER);

7)对换料操作有关的构筑物、系统、设备、操作工具、输送设备以及堆芯监测仪表的检查、标定和试验;

8)燃料的装卸与检查,对保持压力边界的一回路进行水压试验;

9)换料后机组的物理试验。

10)在换料大修后,为了使机组重新启动,必须进行下列检查:

11)已维修、大修、改进和试验过的系统的可用性;

12)大修中出现的严重缺陷处理的状态;

13)按照试验计划和已批准的试验程序进行升温、重新启动、临界和堆芯物理试验。

1.2.设备管理

公司编制核电厂设备管理程序,规定设备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包括:

1)关键敏感设备管理;

2)设备监督和趋势分析;

3)纠正行动及技术问题管理;

4)维修优化;

5)设备老化和寿期管理。

1.3.维修服务供方管理

必须制定管理程序和措施,对维修服务供方的资质认定、选择、使用等进行控制,对其所承担的维修工作进行监督,主要控制和监督内容如下:

1)验证承包商是否具备承担将要委托其工作的能力;

2)验证承包商人员的培训、授权与资格,对于国家规定的特殊授权资格要求的,必须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3)应验证承包商是否正确开展所委托的工作,是否正确执行公司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措施;

4)公司应负责向承包商提供准备好的工作包或对承包商负责准备的工作包进行验证。

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步骤

高质量的大修是高质量的团队创造出来的,高质量的团队是通过高质量的管理体系运作出来的,高质量的管理体系是逐步建立起来的:

1)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2)确定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过程和职责;

3)对每个过程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性确定测量方法;

4)运用测量方法以确定每个过程的现行有效性,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5)寻找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机会,确定并优先考虑那些提供最佳结果的改进;

6)为实施已确定的改进对战略,过程和资源进行策划;

7)实施改进计划;

8)监控改进结果;

9)对照预期结果,评价实际结果。

三、大修准备阶段

1)大修质量控制管理:组建大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策划制定大修质量管理方案;

2)工作包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对大修工作包准备质量进行审查,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设点;

3)大修工具/备件管理:组织对大修工具、备件进行梳理,及时提出采购申请;确定重点关注备件清单,并制定无法按时到货的应对预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备件、工具的功能性检查;

4)大修CCM维修活动管理:识别大修CCM维修活动清单,按照CCM维修活动管理相关规定进行CCM工作负责人资质控制、CCM工作包准备及审查;

5)大修重大项目管理:确定大修重大项目,按项目管理方式进行项目准备,大修前由大修指挥部对各重大项目准备情况进行评审;

6)大修项目演练/技术交底/专项培训管理:梳理需演练、技术交底及专项培训的大修项目清单并制定计划,大修指挥部抽查见证执行情况;

7)防异物管理:识别大修期间的开口点工作,并制定防异物措施,组织防异物培训。其中,大修指挥部对一回路及SG二次侧开口点、常规岛重要容器关孔前联合检查设置相应的控制点;

8)缺陷偏差管理:关注机组日常运行情况,收集日常产生的缺陷,并与TEF进行定期沟通;

9)QC人员管理:确认QC人员资格及授权,成立QC组织,审查工作包并设点,组织开展质量审查等活动。

四、大修实施阶段

1)大修质量控制管理:落实准备期间制定的质量管理方案,按照每日例会制度检查落实情况;

2)大修CCM维修活动管理:严格执行大修CCM维修活动管理规定,包括:执行大修CCM维修活动状态控制单、CCM设备关键点检查单、CCM设备QDR管理、CCM设备缺陷根本原因分析;

3)防异物管理:配合大修FME小组落实和检查大修期间制定的各项防异物措施,其中大修指挥部核岛经理还要对一回路及SG二次侧开口点封口前进行现场见证;常规岛经理要对重要容器关孔前进行现场见证;

4)缺陷偏差管理:及时跟踪大修新增缺陷,通过QDR管理、DER管理、大修技术问题管理等途径,各专业技术组及大修指挥部对大修期间出现的所有设备缺陷进行妥善处理。

五、大修总结阶段

1)大修质量控制管理:各专业QC组长及大修副经理分别代表各专业处及大修指挥部对大修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总结,编写报告;

2)缺陷偏差管理:收集大修装料到并网阶段出现的重要设备问题进行二次分析,针对因大修期间检修工作原因导致的设备问题制定纠正措施,反馈改进。

六、结论

生产实践证明,质量不仅包括结果,也包括在质量的形成和实现过程中人的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用工作质量确保产品质量。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质量和体系质量,所以搞好核电站的大修检修质量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邹献奎.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必要性与实践[Z].

[2]  钱嘉豪.电气设备检测与维护[J].电气基础,2007,11.

[3]  《发电厂检修规程》

作者介绍:

周远亮(1983-03-16),性别:男;籍贯:安徽省淮南市;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职务:大修副经理;研究方向:大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