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标准化管理思路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2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标准化管理思路探索

马超鹏1 ,王颖2

1身份证号23010319890402241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6

2身份证号230921198606042222  黑龙江省七台河154600

摘要:现代房屋建筑工程规模大、复杂程度高,若要保证工程质量,一方面需要选用并执行正确的施工技术,另一方面需在施工现场构建并实施生产标准化管理机制。只有同时从技术的应用及施工管理两个层面做好相应的工作,才能提高施工水平。实际上,施工技术与生产标准化管理应当有机融合、相辅相成,从而稳步实现最终目标。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现场标准化管理

1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的要点

1.1开挖地基土方技术

开挖地基土方属于核心性的房建施工措施,房建施工的现场技术人员针对房屋地基结构应当致力于土方开挖的规范化实施。按照房建施工的基本实践要求,开挖地基土方必须要达到工程设计的房屋标高要求,确保能够完整展现房屋基础部位的持力层。房建施工人员在回填超挖的地基土层结构时,主要采取适当强度的素填土或者砂石材料,避免出现房屋地基土方开挖超标的后果。在目前的现状下,房建施工人员有必要采取机械化与手动挖掘相结合的地基土体开挖操作方法,从而节约了房建施工的土体开挖时间资源,保证房建地基的良好稳固程度。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开挖施工后的地基土层应当保留180mm左右的土体结构厚度,确保预设的地基开挖标高要求能够予以全面满足。房建施工的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检查开挖场地的积水与淤泥土层状况,确保清理现有的杂物淤泥并且排空坑内积水,然后对于基坑周围区域的土体进行规范化的回填操作处理。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重点处理存在软弱土体结构以及特殊粘土结构的房建工程地基,确保经过测试的房建施工地基能够符合良好的施工技术指标规范要求。

1.2钢混施工技术

房屋钢混结构应当发挥出支撑房屋建筑体系的重要作用,那么目前针对于房屋钢混的建筑体系结构应当给予规范化的房屋施工操作。具体在浇筑房屋混凝土的施工开展以前,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要清理浇筑施工的场地空间,对于浇筑房屋混凝土的施工开展过程应当保持良好的操作持续性,将振捣棒适当插入到建筑混凝土的材料结构中。对于振动邻近点位的时长应当限定在30s以内,但是不要短于15s。施工人员如果要再次实施材料振捣操作,那么必须等待30min以后才能继续进行。针对房屋混凝土的外观表面结构需要做好全方位的洒水润湿养护,防止房屋混凝土的外表与内部存在温差裂缝与膨胀冷缩等缺陷。房屋钢筋材料的伸长率、抗拉特性、构件屈服强度、重量偏差与弯曲特性等各项指标数据需要得到专业化的测试,确保限定于10%以内的钢筋伸长率。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抽样测试得到的钢筋材料施工指标数据应当进行准确完整的记录,在安装与焊接钢筋的操作开展之前必须要保证钢筋的外表部位整洁。在焊接钢筋的施工步骤中应当合理进行焊接参数的设计选取,对于存在扭曲或者弯折缺陷的钢筋结构材料应当禁止进入到焊接施工环节。施工人员在牢固绑扎房屋钢筋的前提下,应当限定在10d的钢筋平直部分尺寸,确保对于箍筋进行严格的绑扎施工操作。房屋主筋结构与箍筋结构需要保持良好的相互垂直角度,采取机械化的房建施工操作方法来促进钢筋稳固性能的提高。

2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要点

2.1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加强管理,要利用优质的材料进行施工。要从根本上解决材料保管不善造成的施工工期延误问题,为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做好充分准备。施工材料对建筑工程具有决定性作用,施工单位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进行施工,对施工质量要给予严格的要求,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在进行材料选择过程中,要结合的材料质量进行选择,对原材料的厂家生产渠道进行深度咨询,了解原材料的类型,对原材料进行系统性比对,选择具有国家资质的原材料企业,以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材料购进。原材料的类型繁多,企业要建立原材料库,方便与建筑工程企业进行原料选择。建筑工程企业要随时随地定期对材料库进行招投标,选取最为经济实惠,质量高的原材料进行施工,在成本上形成节约制,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品质,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要对材料进行妥善保管,避免受人为因素、天气因素造成的损失,从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比如,降雨、降雪天气,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避免原材料受到雨水的冲刷而造成变质。损坏或因人员存放不当造成原材料品质降低等具体问题。再比如,受到城市运转的实际问题,影响在建筑工期较为紧张的条件下,对工程施工材料的完整度造成一定影响,使施工人员运用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进行施工组建,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水平低,建筑水平弱等实际问题。

2.2加强管理人才的引入和培养

建筑企业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成效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综合性管理人才。因此,现阶段,建筑企业的工作重心需要放在管理人才的内培外引方面。首先,企业应提高管理人才的准入门槛,尽量面向社会选聘一些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并掌握一定建筑工程施工知识的综合性管理人才,以此优化原有建筑工程管理队伍,通过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其次,企业应定期组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促使他们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时掌握新的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以此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综合素养,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能,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进度和质量。最后,企业可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奖惩、评价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以此提高其工作责任意识。

2.3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企业想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强化,需要从施工现场入手,利用严格的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规范施工现场的秩序,通过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为施工现场的安全奠定坚实的管理和组织保证;还需要采取合理的人员轮换机制,避免员工疲劳工作的情况发生,并通过对施工指挥人员的指导和督促增强现场操作的科学性,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建立有效的制约。另外,还必须明确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规定,由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机械设备发生人为损坏,同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继而为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安全保障。

2.4加强成本控制能力

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建筑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控制能力。首先,应做好建筑成本核算工作。加强成本核算是提高成本控制的关键,在成本核算环节财务部门起到重要作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合理规划各个施工环节的使用资金,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做到合理分配,不铺张浪费,避免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保证资金链的及时衔接。其次,应加强优化建筑施工方案设计,提高施工现场的勘探能力,充分结合施工需求,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此提高施工图纸设计标准,尤其是在每次施工设计方案形成之后,应先采取预施工操作,及时发现实践中可能与设计方案存在的冲突,并合理地优化、调整,直至寻求到最为理想的设计方案,这样不仅可从根本上控制工程施工质量,也可合理控制其成本支出,减少施工资源浪费。

3结语

灵活使用施工技术开展房屋建筑施工能切实提高其施工质量,标准化的施工管理能从安全、进度等多维度着手给予其相应的保障,对房屋建设成效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工程管理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岗位道德和责任意识,深入各环节,通过动态监管和各项技术的使用,为房屋建设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磊.房屋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4):132-134.

[2]薛河洲.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标准化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3(01):19-21.